张晓暾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105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张晓暾于建宪
- 关键词:CD105转化生长因子Β
- 尸体解剖标本中CD105、CD34及Ⅷ因子表达的差异及意义
- 2004年
- ①目的 检测CD1 0 5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与泛血管内皮 (EC)标记物CD34及Ⅷ因子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②方法 采用小鼠抗人CD1 0 5单克隆抗体E9、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人Ⅷ因子单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0例尸解标本心、脑、肺、肝、脾和肾组织冷冻切片中CD1 0 5、CD34和Ⅷ因子的表达。③结果 各脏器之间 3种EC标记物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H校 =4 1 .2 2 7~ 77.6 1 2 ,P <0 .0 1 )。各脏器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1 0 5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5 2 4~ 2 8.378,P <0 .0 5 ) ;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CD34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0 .82 8,P <0 .0 1 ) ;肝、脾和肾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小血管上Ⅷ因子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0 4 1~ 1 6 .2 5 4 ,P <0 .0 5 )。大多数脏器标本中CD1 0 5标记的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的效果明显 (χ2 =30 .2 39~ 5 0 .733,P <0 .0 1 )。④结论 小鼠抗人CD1 0 5在人脑、心、肝、脾、肺、肾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广泛表达 ,应用CD1 0 5标记毛细血管EC比CD34和Ⅷ因子标记有明显优势。
- 于建宪张亚青陈桦张晓暾卫红军纪萍
- 关键词:CD105CD34免疫组织化学
- 单克隆抗体E9检测胃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该文研究通过应用一种新型抗体-小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E9,以新生血管EC上大量表达的CD105为标记物,来研究肿瘤中新生血管组织,从而减少了实验中将正常血管计为新生血管的假阳性错误;该研究还检测了胃癌组织中T...
- 张晓暾
- 关键词:胃癌组织TGF-Β1血管形成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中TGF-β_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04年
- ①目的 了解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中新生微血管密度 (IMD)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分别检测 5 1例胃癌癌旁良性组织和 5 5例胃癌组织中TGF β1、5 5例胃癌组织中CD10 5和CD34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法 ,检测 5 5例胃癌组织中TGF β1和CD10 5表达。③结果 5 5例胃癌组织中 ,TGF β1表达阳性率为 5 4 .5 5 % ;TGF β1表达强阳性组的IMD显著高于阳性组和阴性组 (F =7.6 39、16 0 .2 14 ,q =3.80 1~ 2 3.194 ,P <0 .0 5、0 .0 1)。 ④结论 过表达的TGF β1在体内具有血管生成刺激因子的功能。
- 于建宪张晓暾陈桦张七一纪萍Shant Kumar
- 关键词:胃癌TGF-Β1微血管密度癌组织
- 良、恶性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5年
- 张晓暾于建宪
- 关键词:CD105膜蛋白新生血管化
- CD105和CD34染色在胃癌组织新生血管检测中的差异及其意义被引量:8
- 2005年
- ①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胃癌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对55例新鲜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其肿瘤的微血管密度(IMD)。③结果CD105染色极易将胃癌组织切片中的新生血管与非新生血管区分开来;而CD34染色切片中非新生血管亦有着色。以CD34为内皮细胞标记物计得的肿瘤内IMD值显著高于CD105组(t=12.08,P<0.001);以CD34计数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与无肿瘤转移组无明显差异(t=0.59,P>0.05);而以CD105计数所得肿瘤远处转移组IMD值高于无远处转移组(t=2.58,P<0.05)。④结论CD105是一种较CD34更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适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
- 张晓暾于建宪陈桦黄维清纪萍卫红军
- 关键词:CD105CD34膜蛋白质类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