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能片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美能治疗盘状红斑狼疮(DLE)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观察DLE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 病程2个月-8年,平均1.5年;用法:美能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每月记录一次患者的皮损情况,连续治疗2-6个月并观察...
- 张新军刘亚玲刘影涂彩霞
- 文献传递
- 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对 IgE 介导的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的作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采用 IgE 介导—卵清蛋白(OVA)特应性皮炎小鼠动物模型和二硝基...
- 涂彩霞张新军张蕴影赵晔刘影白明辉黄畋吕鹏
- 关键词:甘草酸苷湿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
- 甘草酸苷对抑制两型湿疹样皮炎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对小鼠皮炎IgE水平的影响及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IgE介导-异位性皮炎小鼠动物模型和二硝基氟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动物模型,分别以ELISA方法测定血中IgE 水平和诱发鼠耳皮炎的指标...
- 涂彩霞张新军张蕴影赵晔刘影白明辉
- 文献传递
- 小柴胡汤化裁方治疗女性外阴湿疹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化裁方治疗女性外阴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女性外阴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有2例退出试验,各组46例。治疗组予小柴胡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EASI评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4%,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691,P <0. 05)。2组患者满意程度分别为80. 4%、60. 9%,经Mann-Whitney U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Z=-3. 558,P <0. 05)。结论小柴胡汤化裁方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张新军都荣李煜俐魏然然王宝成
- 关键词:湿疮小柴胡汤派瑞松乳膏中医药疗法
- 双花等中药对卵清蛋白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异位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文利用卵清蛋白(OVA)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异位性皮炎病变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浮萍等中药的抗变态反应及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BALB/c健康雌性小鼠(体重25~30g)随机分为17组,每组10只,浮萍、...
- 赵晔张蕴颖张新军张荣鑫吕鹏涂彩霞
- 文献传递
- 浮萍等中药对卵清蛋白经皮致敏诱发异位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文利用卵清蛋白(OVA)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异位性皮炎病变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浮萍等中药的抗变态反应及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BALB/c健康雌性小鼠(体重25~30g)随机分为17组,每组10只,浮萍、...
- 赵晔张蕴颖张新军张荣鑫吕鹏涂彩霞
- 文献传递
- 人参皂甙Rb1对黑素生成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相关的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和p3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情况,氧化多巴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裂...
- 林茂魏振东张宝祥张新军涂彩霞
- 文献传递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复方甘草酸苷(美能)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IgE介导的小鼠皮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特应性皮炎患者84例,美能加皿治林片口服,对照组皿治林口服。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为动物模型,研究美能对其血清IgE、腹部真皮炎症细胞浸润和血清某些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显示84例患者口服皿治林加美能后与对照组相比,对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显示美能抑制血清IgE、真皮炎性细胞浸润、血清IL-4,上调IFN-γ,对IL-2无明显影响。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特应性皮炎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 涂彩霞张新军张蕴颖白明辉赵晔刘影黄畋
- 关键词:甘草酸苷特应性皮炎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异位性皮炎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对湿疹-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湿疹-异位性皮炎(AD)的小鼠动物模型来研究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1、临床疗效观察89例湿疹-异位性皮炎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皿治林组、皿...
- 张新军
- 关键词:湿疹异位性皮炎复方甘草酸苷毒副作用
- 文献传递
- 年轻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的4种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于辽宁省肿瘤医院首诊,年龄小于35岁者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合计...
- 张新军
-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子分型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