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作品数:8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科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江德勤 田杰 白永虹 吕铁伟 张文 张蕾 朱静 陈沅 钱永如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心功能恢复 心肌病变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MSC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04年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在病损心肌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将96只Wistar大鼠,用阿霉素成功诱导了54只心衰模型,随机分成3组,移植组为左室前壁注射MSC,对照组注射培养基,心衰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由彩色超声心动图(TTE)监测左室心功能参数。8周检测完成后取出心脏标本,做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病损心肌结构的变化及免疫荧光检查植入MSC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及心肌特有的连接蛋白(Cx43)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植入的MSC存活并表达了MHC及Cx43,其周围宿主心肌细胞肿胀明显减轻。在移植MSC 2周后,心功能开始改善,至8周时,心功改善能更明显。由此得出结论:MSC在病损心肌体内不仅能存活、分化为心肌细胞,使病损心肌组织病变减轻。而且可显著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 江德勤 田杰 白永虹 吕铁伟 张文 张蕾 朱静 陈沅 钱永如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心肌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心肌样分化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定向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培养至第6代。实验分3组:条件培养基组,用新生鼠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制成的条件培养基处理MSCs 48 h 2次,其间间隔48 h;混合培养组,新生鼠心肌细胞和MSCs按1∶1的比例混合培养1周;对照组,MSCs常规培养。检测各组MSCs中心肌细胞结构功能蛋白:心肌肌联蛋白(titin)、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 chain,MHC)、心肌组织缝隙连接的特异性组成蛋白质Connexin43(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条件培养基可诱导MSCs心肌样分化,表达心肌细胞骨架蛋白titin的Z带及A带部分,Cx43大量表达,但在检测期内未观察到MHC的表达;②MSCs在混合培养中与心肌细胞形成连接,表达titin,部分细胞内可检测到类似肌小节的结构,Cx43集中分布于细胞相邻的界面;③对照组中的部分MSCs可少量表达Cx43及titin。结论源于心肌细胞的各种因素可促使MSCs心肌样分化,分化的程度取决于作用信号的性质。 张蕾 陈沅 田杰 张文 朱静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诱导分化 大鼠心肌病模型的建立及彩色超声心动图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肌病模型建立的方法及无创超声技术对其心功能的监测.方法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心肌病动物模型,病理切片检查验证心肌病的建立情况:经胸超声技术检测大鼠左室容积、内径及室壁厚度了解其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变化.结果 (1)106只Wistar大鼠注射阿霉素8周后,成功建立了58只心肌病模型,成功率60%;(2)无创超声技术监测心肌病模型鼠LVEF、LVFS,较正常大鼠下降20%~3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霉素腹腔注射法操作简单,可建立可靠的心肌病动物模型;超声技术能准确、方便、无创地监测心功能变化. 白永虹 田杰 江德勤 张文 张蕾关键词:心肌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存活、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存活、分化的情况。方法:将雌性W istar大鼠30只经腹腔注射阿霉素6次(总剂量15mg/kg),建立心肌病的动物模型,在此模型的左室前壁采用微静脉注射法植入MSCs。8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标本,做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植入的MSCs在病损心肌组织中的变化及免疫荧光检查观察植入MSCs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及心肌特有的连接蛋白(CX43)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检查显示,植入的MSCs存活并有新生血管形成;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植入的MSCs,表达MHC及CX43,但较宿主表达弱。结论:MSCs移植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心肌微环境中能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 江德勤 田杰 白永虹 张文 张蕾 朱静 陈沅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心肌病 转录因子GATA-4与心脏发育 被引量:3 2004年 心脏发育的转录调控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多个转录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先后表达和相互作用。大量研究表明GATA 4作为与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 ,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GATA 4因子的结构、表达及其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与途径 。 张文 田杰 朱静关键词:转录因子 GATA-4 心脏发育 转录调控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相关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揭示MSCs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并传至第8代,用DAPI标记后注射到正常大鼠心肌组织内,分别于细胞移植后1 d、1、2、3、4、6和8周处死大鼠,在注射点获取心肌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MSCs植入后的形态变化,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MHC和connexin43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TGF-β、Nkx-2.5、GATA-4、MEF-2C、TEF-1和RARα等相关调控基因的动态时序表达。结果MSCs注入正常心肌组织后可逐渐向心肌细胞转化,从小圆形未分化细胞逐渐转变为与周围宿主组织连接的心肌样细胞;移植1周后出现MHC的表达,移植4周后宿主心肌细胞与移植细胞间出现connexin43的表达,Nkx-2.5和GATA-4基因诱导后1 d表达开始增强,1周时达高峰,以后维持在高水平,TGF-β、MEF-2C、TEF-1和RARα基因mRNA在诱导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Nkx-2.5和GATA-4基因在MSCs体内转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张文 田杰 吕铁伟 张蕾 江德勤 邓兵 朱静 陈沅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