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研究所选观察对象为本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并发症3例(7.5%),实验组发生并发症7例(17.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时,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张振张珂珂张潇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并发症
- 雷洛昔芬对大鼠垂体瘤GH3细胞Seladin-1基因表达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雷洛昔芬对大鼠垂体瘤GH3细胞株的seladin-1基因表达及其对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0.1~1 000 nmol/L)的雷洛昔芬作用于大鼠GH3细胞,培养48 h后检测雷洛昔芬的作用效果;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eladin-1mRNA和蛋白;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雷洛昔芬在10~100 nmol/L的浓度范围能有效抑制selandin-1的表达,瘤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结论雷洛昔芬能够有效抑制大鼠垂体瘤GH3细胞株selandin-1表达及瘤细胞生长,可作为垂体瘤的药物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李彦斌滕良珠吴洪喜张永超辛涛郑志明张振
- 关键词:雷洛昔芬GH3细胞垂体瘤
- 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
- 2009年
- 韩韬张振
- 关键词:垂体腺瘤非肿瘤性疾病
- 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介绍8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颈枕后路钉棒系统辅助下齿状突复位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所有患者都选用强生公司钉棒系统、Y型枕骨板和钛棒,其中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固定4例,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及双侧C3侧块螺钉固定3例,行右侧C2椎弓根螺钉、左侧C3侧块螺钉及双侧C4侧块螺钉固定1例。术前后均行X光片、CT扫描观察齿状突复位效果及螺钉位置, 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钱氏线( CL)、寰椎齿突间隙(ADI)和延髓脊髓夹角(CMA), 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8例患者中手术后齿状突均达到不同程度的复位,CT复查螺钉位置理想,所有病例均形成良好骨性融合。随访2~40个月, 所有患者术前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对症治疗1月后好转。结论 颈枕后路钉棒植入并撑开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解除齿状突脱位导致的压迫症状。
- 宋涛辛涛张振范海涛郭华
-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枕颈融合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6例(脑梗死范围直径>4.0cm),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脑梗死灶范围变化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及脑梗死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GCS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梗死灶面积明显缩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满意,能降低病死率,是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 张永超杨洪安张振刘威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 氯化两面针碱对垂体腺瘤GH3细胞的抑制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垂体腺瘤GH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作用于GH3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其作用效果:CCK-8检测各组GH3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凋亡试剂盒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H3细胞凋亡率;PI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以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B1、CDK1、p21和p27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Cyclin B1和CDK1蛋白,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氯化两面针碱可抑制GH3细胞增殖,促进GH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AKT及ERK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氯化两面针碱有效抑制垂体腺瘤GH3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有效治疗垂体腺瘤的潜在药物。
- 李涛吴洪喜张永超郑志明张振滕良珠
- 关键词:氯化两面针碱垂体腺瘤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垂体瘤质地与MR信号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瘤体质地的软硬度与MR扫描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的关系,为预测手术风险及手术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的质地软硬和T1加权像上扫描结果无明显关系(P>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比值与瘤体质地呈明显相关性(P<0.05)。瘤体质地软的患者平均胶原含量显著低于瘤体质地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质地软的瘤体T2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值显著高于瘤体质地韧的患者(P<0.05),T2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值与瘤体胶原含量呈负相关(r=-0.794,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中肿瘤的质地决定了手术切除的理想程度;通过MR信号强度分析判断肿瘤的质地,可预测手术效果。而MRI中T2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可作为术前评估垂体瘤质地的一个指标。
- 张永超张振吴洪喜刘威王国栋
- 关键词:垂体瘤磁共振
-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 2017年
- 目的探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183例脑血管疾病经介入治疗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183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20.22%。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生殖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留置尿管等。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由于卫生预防措施不全面,会导致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到患者疾病治疗和恢复,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利于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 张振张甄珂张潇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