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英
-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试论并案侦查的条件及认定被引量:4
- 2007年
- 并案侦查是打击惯犯、累犯和流窜作案的一种强有力的侦查措施。通过并案侦查通常可以达到迅速破案、节约诉讼资源之目的。随着近年来流窜犯罪的增多,加强对并案侦查的实际运用及理论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
- 张志英
- 关键词:并案侦查
-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司法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不甚理想,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是法律规范层面的问题,也是相关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在疑难案件中,证人是否出庭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有着重大影响,证人不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则难以查清案件事实,影响案件判决的公允。证人出庭从程序上可以保障直接言辞原则的适用以及被告人对质权的实现,从实体上可以进一步保证事实的查清。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出庭的原因大体分为三类,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法律缺陷。对症下药,方能有效治疗顽疾。
- 张志英刘腾飞
- 关键词: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司法现状
- 对抗与合作: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 2023年
- 合作式诉讼在世界范围内生机勃勃,迸发出无尽的活力,国际社会的司法理念与纠纷解决方式正在逐步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单赢走向共赢。我国在多次司法改革和实践中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合作式司法道路。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及逐渐兴起的企业合规制度,都昭示着我国刑事司法的缓慢转型。当然,合作式司法能够兴起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激励,即给予双方急需之物以收到息诉止争之效。
- 张志英刘腾飞
- 关键词:刑事诉讼模式
- 媒体力量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
- 2009年
- “媒体审判”等现象凸显了新闻媒体在对我国司法活动进行监督时存在的问题,也给新闻媒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媒体在我国刑事犯罪中的侦查破案、缉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新闻媒体在对我国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的正面力量也不容忽视。下面,笔者将针对新闻媒体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作出具体分析。
- 张志英
- 关键词: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嫌疑人司法活动侦查破案
- 权力控制视角下初查阶段电子数据收集程序研究
- 2024年
- 初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初查侦查化”,呈现出与侦查权力相近的强制性色彩,但尚未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规制之中。“初查侦查化”主要集中在初查阶段的电子数据收集程序之中,具体表现为电子证据的取证手段具有强制性,大数据侦查在初查阶段屡有使用,初查中的电子数据合法性审查不足,初查阶段有关电子数据收集程序的规定不完善。为保障初查权的顺利运行,实现初查阶段电子数据收集程序中的权力控制,有必要以基本权利为基点规范电子数据的取证程序,优化刑事诉讼的立案标准,加强初查阶段电子数据的合法性审查,完善初查阶段相关的法律规定。
- 张志英付丽荧
- 关键词:初查立案标准权力控制权利保障
- 论有罪推定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转变路径——以刑事冤案的产生为切入点被引量:8
- 2009年
- 近些年,我国媒体频频披露出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司法人员的有罪推定思想和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违反程序的诉讼行为往往是导致冤案产生的重要因素。尽快使我国司法人员全面树立起无罪推定理念对于避免冤案的产生至关重要。
- 张志英
- 关键词:冤案有罪推定无罪推定
- 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程序问题研究
- 2023年
- 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是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核心领域,其有助于企业形成良性内生的合规治理体系,有助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有助于推动刑事理论的持续性变革。当前我国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进程中面临着3个方面的程序问题亟待解决,分别是相对不起诉制度无法充分契合于当前改革的发展趋势、适用范围上仍局限于较轻刑罚案件以及考验期限设置过短且无规范依据支撑。通过建立涉案企业合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将改革的适用案件范围有序向可能判处较重刑罚的案件拓展以及科学设置考验期并予以规范化,来解决当前我国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前述程序问题。
- 李君阳张志英
-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单位犯罪
-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2024年
-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融合了保障人权和司法监督之双重功能,但在制度运行中异化为发回重审不开庭、发回标准不清晰、司法说理不明确和发回重审适用率大于改判的乱象,制度预设的保障与监督功能无法实现。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背景下,应当坚持无罪推定的精神,对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在发回标准上,完善实体性和程序性发回重审的规定;其次,在审判方式上,应当开庭审理;再次,在重审法院选择上,将范围扩大到原审法院之外的其他同级法院;最后,限制程序性发回的次数。
- 张志英付丽荧
- 关键词:实证研究
- 民事诉讼中掉包纠纷案件举证证明责任之探究
- 2022年
- 在民事诉讼掉包纠纷案件中,对于此物是彼物、此物非彼物的举证证明责任应当由何方承担这一问题,学者们观点不一,有的主张由买方证明商品未进行掉包,有的主张由卖方证明商品已进行掉包,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类纠纷的处理也呈现出同样的两种态势。此类问题长期横亘在买卖双方之间已成顽疾之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建立在相关学说和相关司法判例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表明,由卖方对此物非彼物承担举证证明责任较为合理,更利于以现实困境为基点应对和解决纠纷。这不仅有利于在法学界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共识,亦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市场的发展。
- 张志英刘腾飞
- 关键词:纠纷
- 未决羁押制度完善之我见
- 2022年
- 在国际上的法律文献中,羁押表示一种强制性措施,区别于拘留与监禁。在汉语中,羁押是拘留与逮捕的意思。它并非作为一种强制性措施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拘留和逮捕后的一种当然状态。未决羁押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前,对其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笔者认为,在我国,羁押作为一种持续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措施,不论是审判阶段的羁押还是审判之前的羁押,以及正式羁押作出前与正式羁押作出后,都没有实质性区别。因此,判决生效前的一切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都可称之为羁押。
- 张志英刘腾飞
- 关键词:强制性措施有罪判决审判阶段未决羁押法律文献限制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