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
- 作品数:85 被引量:40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晚熟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与扩增
- 2008年
- 当前玉米晚熟种质资源主要以78599系统、旅大红骨旅系和Reid旅系为主,继续延长78599系统、旅大红骨旅系和Reid旅系传统的生命力,因此进一步发掘它们的育种价值,丰富晚熟玉米种质基础;并对其改良和扩增进行系统的阐述。
- 张志军任军张建新刘文国
- 关键词:晚熟玉米种质资源扩增
- 一种转基因玉米种子中羊凝乳酶的表达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玉米种子中羊凝乳酶的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PCR法克隆玉米globulin-1基因的启动子Glzm1,在启动子上下游分别添加HindIII和NcoI酶切位点,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 刘文国王云鹏路明张志军王敏吕庆雪赵万庆岳尧海刘宏伟张建新马英杰周旭东孟令聪李岩
- 文献传递
- 美国先锋公司玉米品种在我国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美国先锋公司育成的玉米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耐密、脱水快和茎秆坚韧等优点,且具有适应机械化和玉米产业化要求的优势,自2000年起在我国迅速推广应用,对我国玉米种业市场造成了强力的冲击。从美国先锋公司玉米品种在我国的审定情况、推广应用及品种间的系谱关系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明确美国先锋公司玉米种质资源在我国玉米产业中的发展历程和优势,为我国培育优良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经验和依据。
- 王楠李穆路明高婷婷郑淑波张志军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
- 近二十年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浅析被引量:8
- 2012年
- 对吉林省近20年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育种应用的主要种质集中在黄早4改良、瑞德改良、兰卡斯特、旅大红骨、P78599等类群上;选育的自交系主要以二环系为主;杂优模式以黄早4×瑞德、黄早4×兰卡斯特、瑞德×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P78599×其它为主要杂优模式。指出吉林省目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应当加强种质交流合作,施行循环育种策略,不断进行育种技术创新。
- 王敏张洪伟岳尧海金明华张志军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种质基础自交系杂优模式
- 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初探被引量:27
- 2004年
- 简要地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推广的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组配模式和种质的利用情况,并对耐密型杂交种的特征、组配原则及亲本自交系的选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 张志军刘文国张建新丁仕波焦仁海
- 关键词:玉米耐密型品种选育杂交种种质资源
- 青贮玉米栽培和发展前景的探讨被引量:37
- 2009年
- 阐述了青贮玉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关键栽培技术,浅析了国内外青贮玉米的发展情况,并就我国发展青贮玉米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 赵万庆岳尧海张志军
- 关键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 一种玉米品种小型田用标志牌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品种小型田用标志牌,包括标志牌体,所述标志牌体的一侧通过两个螺丝与管子固定连接,所述管子的中央处设有夹子,所述标志牌体的另一侧设有活页门,所述活页门通过活页与标志牌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玉米的...
- 苏义臣苏桂华陆明刘文国张志军王敏赵万庆刘宏伟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晚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本试验选用30个晚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行粒数、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P0.4=0.834 5**,r=0.805 6**)和千粒重(P0.3=0.527 0**,r=0.584 9**),相关和通径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穗行数,株高,穗位高。指出在吉林省晚熟玉米育种中,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适当增加穗行数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 赵万庆岳尧海张志军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优良玉米自交系吉A5002的选育与应用
- 2018年
- 吉A5002是以A-349×铁7922为基础材料,经北方和海南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好,株型清秀紧凑,根茎质量优良,结实性好,耐密植,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与铁7922相比,在熟期、株型、株高、穗位、脱水、穗部等性状上实现了改良创新。选育出吉单50、吉单47等玉米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 路明张志军贾立辉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王绍平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
- 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试验用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在5~6叶期用两种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进行人工加倍,并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从不同基因型的材料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加倍都是有效的,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有显著差异;0.5%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处理效果最好。
- 岳尧海王敏张志军张洪伟刘文国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加倍单倍体诱导秋水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