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纲 作品数:46 被引量:40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5例。17例接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 DOF)方案:多西他赛40mg/m2静滴,d1;奥沙利铂85mg/m2静滴,d2;氟尿嘧啶400mg/m2静滴,600mg/m2持续泵入22h,d2~d3,2周为1周期。8例接受多西他赛、顺铂和卡培他滨(DCX)方案:多西他赛40mg/m2静滴,d1;顺铂25mg/m2静滴,d2~d3;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d1~d8,2周为1周期。25例均接受恩度15mg/天静滴,d1~d10。根据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根据NCI CTC 3.0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同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 PFS)和总生存期( OS)。结果2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获PR 10例,SD 6例,PD 8例;有效率为41.7%,疾病控制率为66.7%。毒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主要3~4级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仅1例患者出现心脏毒性。中位随访时间14.6个月,中位PFS为8.0个月,中位OS 为11.0个月。结论恩度联合多西他赛、铂类和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杜春霞 陈闪闪 刘潇衍 张弘纲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多西他赛 铂类 氟尿嘧啶类 一线化疗 抗代谢类新药替吉奥片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胃癌患者术后即使接受辅助化疗,仍有将近50%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而对于接受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尚缺乏标准的化疗方案。替吉奥片为新研制的抗代谢类抗肿瘤新药^[6]。本次试验中,我们对替吉奥片单药治疗复发的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与同期接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常规方案的一线治疗患者进行对比。 刘鹏 张弘纲 秦燕 冯奉仪 卢辉山 胡晓桦 袁苏徐 庄志祥 黄建瑾 欧阳学农 王宝成 陈焰 陈蕾 韩军 于浩 娄冬华关键词:胃癌 抗肿瘤药 晚期大肠癌化学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5 2008年 近10年先后批准了6个新药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包括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和帕妥尼单抗,新的治疗方案也不断涌现。与单用氟尿嘧啶一样,晚期大肠癌患者同样可从这3个细胞毒药物和3个靶向药物中获益。大量研究证实,随着这些新的药物和方案的应用,晚期大肠癌的中位生存期可以从最好支持治疗的6~8个月延长到联合化疗加靶向药物的30个月以上。本文试对晚期大肠癌化学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一个综述性评价。 冉飞武 张弘纲关键词:大肠癌 晚期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111例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积液控制情况和预后。结果111例患者中,治疗后积液消失12例(10.8%),减少36例(32.4%),稳定15例(13.5%),增多48例(43.2%),积液控制率为56.8%。女性、单纯腹腔积液、KPS评分≥80分、初诊合并积液、无肝转移和全身化疗有效的患者积液控制情况较好。11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KPS评分≥80分、初诊时合并积液、单纯腹腔积液、少量积液、无肝转移、接受全身化疗、积液控制、全身化疗有效、血红蛋白和白蛋水平正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有无肝转移和积液控制情况是影响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积液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女性、单纯腹腔积液、KPS评分≥80分、初诊合并积液、无肝转移和全身化疗有效的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合并恶性积液患者积液控制情况较好,无肝转移和积液控制好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 刘毅 杜春霞 张弘纲关键词:胃肿瘤 腹腔 预后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正>随着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继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食管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后,分子靶向药物... 刘潇衍 张弘纲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 酪氨酸激酶 胃腺癌 晚期胃癌患者 文献传递 预测大肠癌化疗疗效的分子或基因指标 被引量:3 2006年 用于治疗大肠癌的药物主要有氟尿嘧啶、卡培他宾、依立替康、奥沙利铂、昔妥单抗、贝伐单抗,使大肠癌的化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病人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大肠癌化疗中原发和获得性耐药现象很普遍。一些分子或基因指标有可能预测大肠患者能否从辅助化疗或姑息化疗中获益。这篇综述主要回顾预测大肠癌化疗药物疗效的分子和基因指标,分析其联系,从而指导临床按个体化原则用药。 吴芳 张弘纲关键词:大肠癌 CYP2A6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肿瘤患者S-1化疗获益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运用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CYP2A6基因多态性与S-1化疗获益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NKI、CBM和万方中文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关于CYP2A6基因与S-1化疗获益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6月。使用Rev Man 5.3和Stata 1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进入分析,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质量良好。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在东方人种中,CYP2A6*1/*1(W/W)频率平均为25.6%;CYP2A6*4A,*7,*9,*10存在一种突变(W/V)频率平均为48.8%,CYP2A6*4A,*7,*9,*10存在2种突变(V/V)频率平均为25.6%。Meta分析发现:1突变型V/V与野生型W/W及突变型W/V患者的S-1化疗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优势比(OR)为0.27(95%CI:0.14~0.51);2野生型W/W与突变型W/V及V/V生存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R值为1.71(95%CI:0.99~2.94)。结论 CYP2A6*4A,*7,*9,*10与晚期肿瘤患者S-1化疗获益存在一定关联性。但因为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需要有大样本、多变量的分析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本研究结果。 屈涛 张弘纲 崔成旭 杨林关键词:肿瘤 CYP2A6 单核苷酸多态性 S-1 META分析 胃癌内科研究新进展 胃癌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总生存率仅为15%0%。手术是可切除胃癌的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使在胃癌根治术中采用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仍有部分患者复发转移。荟萃分析表明辅助放化疗可提高根治术后胃癌的生存率,晚期胃... 张弘纲关键词:胃癌患者 PFS 食管癌患者 文献传递 原发性喉小细胞癌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起源、病理、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6例原发性喉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5例为单纯小细胞癌 ,1例合并鳞癌。患者中位年龄 5 3岁 ,男∶女为 2∶1。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多发生于声门上区。治疗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5例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采用60 Co,6 ,8MVX射线 ,常规照射 ,总剂量 40~ 70Gy ,4~ 7周。 5例术后化疗采用CE ,CAP等方案 ,平均每例 8~ 9个周期。 结果 Ⅰ期 2例生存均超过 6年后死亡 ,Ⅱ期 1例生存 45个月后出现左肺转移 ,Ⅲ期 1例 2年内死亡 ,Ⅳ期 2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喉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其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早发现。 胡兴胜 张弘纲 李泰生 徐国镇 储大同关键词:病理学 预后 肺外小细胞癌65例临床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 1996年 经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该院1958~1994年间诊治的65例肺外小细胞癌中,食管原发小细胞癌最为常见,其首发症状因原发部位不同而各异。57例有明确预后的患者中,手术组中位生存期10个月,手术+化防组中位生存期23.5个月,局限期患者2年生存率32.4%,5年生存率8.8%,广泛期患者2年生存率4.3%,5年生存率为0。研究提示:治疗该病除早期切除外,给予系统、足量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孔维红 冯奉仪 张湘茹 石远凯 王金万 徐兵河 张弘纲 孙燕关键词:肺肿瘤 小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