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金融
  • 2篇银行
  • 2篇市场化
  • 2篇金融发展
  • 2篇金融市场
  • 2篇金融市场化
  • 2篇货币
  • 2篇货币政策
  • 2篇场化
  • 1篇地方法人
  • 1篇地方法人银行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银行投资
  • 1篇有效性
  • 1篇政策传导机制
  • 1篇支付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转型
  • 1篇制造业转型升...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12篇张宏亮
  • 2篇王媛
  • 1篇李亚凤
  • 1篇司燕翔
  • 1篇古丹娜
  • 1篇左奇
  • 1篇冯梅
  • 1篇黄丹
  • 1篇张晓莉
  • 1篇王宇

传媒

  • 11篇西部金融
  • 1篇金融发展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胀水平影响问题研究
2013年
本文基于人民银行居民储户问卷调查时间序列数据,测度出通胀预期水平。通过建立协整模型,研究通胀预期和通胀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通胀预期与通胀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物价上涨预期会在短期内推动物价上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管理通胀预期的应对策略。
左奇张宏亮
关键词:通胀预期货币政策
金融业“营改增”的成本影响与优化路径——以陕西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选取陕西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进行"营改增"的税负变化测算,结果显示:一是采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位于城区的农村商业银行税负上升明显。二是采用简易计税法且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税负下降2.91%。三是采用简易计税法但不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税负下降超过四成。进一步调查发现,税率较高、缺少抵扣项、抵扣链条不完整和管理成本增大是造成税负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地方法人银行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推进中面临投入成本增大、人力消耗过多等问题。建议从改进增值税征收业务环节、明确银行业免税范围、合理界定税基等方向进行完善。同时,结合国际金融业税收经验和陕西地方法人银行的发展情况,应逐步形成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科学合理地适时调整税率等税后优化路径,发挥税收政策在促进地方法人银行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
张宏亮南雁
关键词:地方法人银行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1994年以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分别从长期均衡视角和短期动态变化两个方面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对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利率渠道和货币渠道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控比信贷渠道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控更为有效,而利率渠道和货币渠道对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建议在现阶段的货币政策调控中,注重利率调整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以实现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控,同时要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叠加和滞后效应,适度控制政策出台的时间间隔,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张宏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
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效应与策略选择研究——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视角被引量:5
2014年
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探索从社会融资规模视角分析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效果,结果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大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在长期内均有助于城镇化发展,贷款占比提高在短期内能够迅速推高城镇化,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应从"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方面入手,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市场化导向原则,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推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实现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有效融合。
张宏亮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社会融资规模
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发展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金融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化历程的梳理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了包含金融机构市场化、融资市场化、金融对外开放、政府行为市场化四个维度的金融市场化指数体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机构市场化和金融对外开放呈现持续加快推进态势,而融资市场化和政府行为市场化缺乏稳定性,波定性较大。在此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VECM),
冯梅张晓莉张宏亮王宇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金融对外开放经济发展银行投资汇率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关系研究
2016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宏观投资效率却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并拉低经济增速。通过分阶段研究我国金融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发现非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市场化对宏观投资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化对宏观投资效率提升产生负效应。进一步的国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市场化发展较为缓慢,而且波动性较大,还没有处于投资边际的稳态。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扩大直接融资、探索新兴金融模式等措施促进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提升。
樊晓枭张宏亮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宏观投资效率因果检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核心目标。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为逻辑起点,结合六项标准,对陕西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原则和测算依据进行制度剖析,运用计量模型检验省级财政对各地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性和适度性,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议。
古丹娜李亚凤张宏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
普惠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普惠金融对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涉农贷款、下岗失业人员贷款等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并将其综合为个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产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借助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减小经济波动的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提高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其效应的显现也不存在时滞性;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提高对于减小经济波动并无显著作用,产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提高有助于减小经济的波动性,但存在3个季度的滞后期。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建议通过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提升普会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建立普惠金融发展监测体系,并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持续提升政策的着力点和有效性。
张宏亮
关键词:普惠金融经济效应VAR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和全省人均GDP水平相比较,农民收入仍然存在增长缓慢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协整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以及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财政支农力度增大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和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建议通过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等措施,为陕西省农村金融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探求切实有效的路径。
司燕翔王媛张宏亮
关键词:金融发展农民收入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广义的储蓄率能够全面反映一国的积累情况,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广泛的政策意义。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变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储蓄率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以及短期波动性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经济制度变迁与人口结构是长期影响储蓄率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在1995年之后显著增强。短期内,我国储蓄率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储蓄率将进入持续下降阶段,并趋于平稳。
张宏亮王媛
关键词:储蓄率宏观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