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千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性别
  • 1篇异常发育
  • 1篇乳腺
  • 1篇乳腺钼靶
  • 1篇乳腺钼靶片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模型
  • 1篇气道异物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异物
  • 1篇猪肺
  • 1篇钼靶
  • 1篇钼靶X线
  • 1篇钼靶片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动脉
  • 1篇颅内动脉瘤
  • 1篇脑损伤

机构

  • 5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国千
  • 2篇王文尚
  • 2篇陆莹莹
  • 1篇梁志聪
  • 1篇吴珍
  • 1篇李冲云
  • 1篇蔡勇
  • 1篇黄素梅
  • 1篇董琴
  • 1篇梁晖辉
  • 1篇张敏红
  • 1篇陈杰彬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猪肺体外模型预测气道异物CT值的研究
2023年
目的建立猪肺体外模型,了解异物进入肺内后CT值变化及常见异物CT值。方法将干花生、瓜子置于新鲜猪肺气管中,采用CT平扫获得CT值;将体外模型CT值与临床病例CT值进行比较,评估该模型在异物性质诊断中价值。结果干花生、瓜子在肺内CT值均比肺外CT值大(P<0.01)。20颗花生CT值与8颗临床病例花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花生放入肺内72 h内,其CT值先升高(24 h)后降低(72 h);而瓜子CT值在72 h内无明显改变(P>0.05)。生花生、干花生、熟花生、圆珠笔嘴在模型中CT值分别为19~43、-9~65、5~19、-356~-331 HU。结论成功构建猪肺体外模型,获得常见异物CT值。
梁晖辉黄素梅何月梅陈杰彬黄文东张敏红董琴李勰张国千陆莹莹林越国李冲云蔡勇
关键词:气管异物计算机断层扫描猪肺体外模型
乳腺钼靶片征象评价其指导临床诊断的价值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片征象评价其指导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13388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对其乳腺钼靶X线摄影进行征象分析,并比较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并参照乳腺肿瘤的病理分类诊断标准将1388例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3859例,恶性肿瘤组9529例;钼靶X线摄影征象主要包含肿块、钙化、肿块合并钙化以及钙化合并结构扭曲等,其中钙化情况占比最多,为55.5%,其次为肿块+钙化情况,占29.3%;恶性肿瘤组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形态毛刺、分叶以及模糊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则(P<0.05),两组患者在肿块径线及边缘清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疾病患者主要的钼靶片征象表现为肿块及钙化,通过进行钼靶检查能够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良恶性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判定,进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立及有效实施,临床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陆莹莹王文尚张国千梁巧然
关键词:乳腺钼靶X线
茂名地区异常发育儿童骨龄与生活年龄差异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茂名地区异常发育儿童骨龄与生活年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因异常发育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长期居住于茂名地区的1795例儿童资料,包括性别、发育情况、生活年龄、骨龄等。比较入组儿童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性。结果:入组儿童中桡尺骨(RUS)骨龄正常率为52.70%,腕骨骨龄正常率为49.69%,腕骨骨龄正常率低于RUS,落后率高于RUS(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的RUS、腕骨骨龄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4岁组RUS、腕骨骨龄差<5~7岁组<8~10岁组<11~14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对异常发育儿童骨龄存在影响(P<0.05)。结论:茂名地区1~14岁异常发育儿童多伴有骨龄落后或提前,腕骨骨龄落后比RUS骨龄落后更突出,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RUS、腕骨骨龄差存在差异,异常发育儿童的生活年龄会对其骨龄存在影响,临床要加强儿童骨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梁志聪王文尚张国千吴珍
关键词:异常发育儿童骨龄性别发育情况
颅内动脉瘤的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对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及DSA复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的DSA影像、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动脉瘤直径2.0-20.0mm,病情按Hunt—Hess法分级:Ⅰ级14例,Ⅱ级4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全部患者均经DSA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采取血管内栓塞治愈,并经DSA随诊见完全栓塞的动脉瘤无复发,2例栓塞90%的动脉瘤复发。结论: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DSA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和检验动脉瘤栓塞效果的可靠手段,近期随诊结果表明采取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效果可靠。
张国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放射学介入性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及防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放射性脑损伤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结果1例脑干损伤经多方治疗不可逆转,在出现神经症状6个月后全身衰竭死亡。无瘤生存3例,生存时间48~60个月,生活自理。结论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疗效难以评定,主要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设计照射野。
张国千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