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手术
  • 3篇股骨
  • 3篇关节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手术期处理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椎间盘
  • 2篇微创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处理
  • 2篇坏死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头
  • 2篇股骨头
  • 2篇关节镜
  • 1篇带旋髂深血管
  • 1篇带旋髂深血管...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17篇张卫平
  • 8篇刘长安
  • 6篇张壮岱
  • 6篇步建立
  • 5篇钱宇航
  • 4篇冯志军
  • 2篇康强军
  • 2篇张虎
  • 2篇周吉怀
  • 1篇周吉怀
  • 1篇桑井贵
  • 1篇王占长
  • 1篇尹豫
  • 1篇野战涛
  • 1篇杜昱平
  • 1篇刘进炼
  • 1篇常广
  • 1篇王洪彬
  • 1篇刘长安
  • 1篇祝玉芬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尺神经炎伴滑液囊肿1例
2006年
野战涛张卫平刘长安钱宇航步建立
关键词:滑液囊肿尺神经炎重体力劳动疼痛不适外伤史
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1994年
聚氨酯绷带的临床应用桑井贵,张卫平,吴景华石膏固定技术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其优点是塑型性能好、固定牢靠稳妥、不易变形、搬运方便、躯体任何部位均可应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固定后透气性能差及有沉重感,易渗水,活动时易折,不耐磨及X线穿透性能差等...
桑井贵张卫平吴景华
关键词:聚氨酯绷带固定术骨折
内窥镜下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术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 手术经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0.8~1.2cm,借助内窥镜及监视系统,对46例腰椎问盘突出或伴有狭窄患者行间盘摘除或减压。结果 平均摘除椎间盘组织3.8g,术后随访6月~2年,据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3.5%,除1例切口浅表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窥镜下微创腰椎间盘摘除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结构破坏轻,显露充分,适应证广,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张卫平刘长安钱宇航王占长张壮岱康强军
关键词:腰椎间盘摘除术内窥镜微创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4例
2008年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疗效。方法对14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结果经2~5年随访,优良率为86%,股骨头坏死率为1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术式。
冯志军张卫平刘长安钱宇航张壮岱尹豫
关键词:髂骨移植旋髂深血管股骨颈骨折
骨不连干细胞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骨不连是指伤后9个月骨折仍未达到骨性连接,并且连续经过3个月的治疗,X线片仍显示骨折端分离,未见任何愈合迹象,是骨折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创伤骨科的棘手难题之一。骨不连常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常见的诱因包括骨折损伤程度、软组织挫伤情况、局部血供破坏、感染、身体营养状况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张虎张卫平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骨性连接骨折损伤晚期并发症骨折断端复合生物材料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与探讨高龄髋部骨折发病情况及预防。方法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病例高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178例,针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患者中,无疾病记载41例(23.0%);有疾病记载137例(77.0%),其中心血管疾病75例(42.1%),脑血管疾病64例(36.0%),糖尿病、肾病等35例(19.7%),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11例(6.2%),骨质疏松12例(6.7%)。其中≥3种并存症31例(17.4%),178例多为轻微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75例(42.1%),其中头下型骨折53例(70.7%),颈中型骨折22例(29.3%);粗隆部骨折103例(57.9%),其中稳定骨折8例(7.8%),不稳定骨折95例(92.2%)。结论对于高龄老人,尤其对易发生髋部骨折的高危人群,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的诊断及必要的综合治疗,将有助于预防髋部骨折的发生。
王洪彬张卫平常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高龄患者
带旋前方肌桡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1999年
目的 报告采用带旋前方肌挠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于腕挠掌侧切取带旋前方肌的近端挠骨膜 5cm x 2cm,将桡骨膜翻转包裹适宜的挽骨块植入舟骨骨槽内.术后管型石膏固定3个月.结果1991~1998年共治疗20例,术后随访8个月~6年,平均1.8年,骨性愈合达到100%.愈合时间2~4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该手术方法疗效甚好,操作方便,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
杨建光贺桦白圣光朱国强王占长张卫平
关键词:旋前方肌骨膜瓣腕舟骨骨不连疗效愈合时间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4例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方法 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14例 ,其中Ⅱ度 10例 ,Ⅲ度 4例 ,膝前外侧入路关节镜检查 ,前内侧入路引入器械进行髁间嵴骨折清创、复位 ,在胫骨结节两侧带孔克氏针钻孔 ,腰穿针引入钢丝 ,钢丝通过撕脱骨折块基底 ,用带孔克氏针将钢丝牵出 ,在胫骨结节将钢丝拧紧 ,固定撕脱骨折。石膏外固定 4周。结果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优 8例 ,良 5例 ,优良率 92 .8%。结论 关节镜下行胫骨髁间嵴骨折内固定创伤小 ,功能恢复优于切开内固定。
张壮岱张卫平刘长安步建立钱宇航冯志军
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治疗关节镜钢丝内固定
MRI活体内示踪SPIO标记BMSCs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活体内运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iron oxide particles,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核磁共振下的示踪情况。方法本研究挑选SPIO合适的离子浓度、合适的磁共振显影序列,利用SPIO核磁共振显影差异特性,在活体内示踪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修复、迁移及分化过程。结果利用SPIO核磁共振显影差异特性,活体内从影像学上直观证实了SPIO活体示踪干细胞的时限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损伤小灵敏度高,可连续跟踪,为干细胞移植运用于骨科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了明确的体内监测手段。结论 MRI活体内示踪SPIO标记BMSCs可以帮助研究干细胞的作用过程、机理及转归。
张虎冯志军张卫平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动物实验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给家兔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可的松后4、8和12周,用亚硝酸盐间接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同时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用药后不同时间血浆NO含量持续性明显下降(P<0.01),股骨头骨细胞坏死,微血管变细闭塞、红细胞聚积、管壁损害。结论 NO生成减少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刘长安张卫平周吉怀步建立
关键词:一氧化氮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家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