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凤祥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立体定向放射
  • 4篇立体定向放射...
  • 4篇肺癌
  • 3篇细胞
  • 2篇射波刀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放疗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照射
  • 1篇治疗胃癌
  • 1篇射线
  • 1篇神经瘤
  • 1篇生殖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3篇张凤祥
  • 4篇胡立宏
  • 4篇郑国宝
  • 4篇刘丽丽
  • 2篇赵伟
  • 2篇刘晓伦
  • 2篇潘雪峰
  • 1篇于伟琦
  • 1篇刘佳
  • 1篇刘小伦
  • 1篇罗晓勇
  • 1篇阎辉
  • 1篇王斌
  • 1篇闫辉
  • 1篇王顺

传媒

  • 3篇医学信息(西...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波刀-放射外科的新利器被引量:2
2010年
简述放射外科发展史,详细介绍射波刀的组成、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射波刀由直线加速器、机器人机械臂、治疗床、治疗计划系统、靶区定位影像追踪系统、呼吸同步追踪系统、计算机网络集成和控制系统组成。核心是交互式机器人技术。治疗的解剖范围从脑部扩展到全身。
胡立宏郑国宝张凤祥王斌刘小伦
关键词:射波刀放射外科肿瘤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2009年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易转移,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和最佳的治疗方案能这些患者获得更高的长期生存率。目前认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宜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广泛期是联合化疗,而最近研究表明拓扑替康是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潘雪峰张凤祥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靶向治疗
复方蛋清糊治疗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32例
1996年
张凤祥
关键词:放射性皮炎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易转移,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有30%属于局限期,不当的治疗常使这些患者迅速发展至广泛期,并发骨、肝、脑等多脏器转移而导致患者死亡,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和最佳的治疗方案能使局限期患者获得较高的长期生存率。作者就近年关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文献予以综述,并整理分析发现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宜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化疗以4~6个疗程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为标准方案,放射治疗推荐超分割放疗。
潘雪峰张凤祥
关键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局部残留或复发的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局部残留或复发的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1996年 6月至 1998年 3月 ,对 35例局部残留或复发的肺癌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肿瘤体积 (CTV ) 5 .8cm3~ 114 .5cm3,计划肿瘤体积(PTV)周边剂量为 6Gy~ 15Gy ,共 3~ 5次 ,隔日一次进行。 结果 治疗结束时的症状缓解率为 82 .9% ,治疗后 3个月局部控制率为 80 % ,7例病人于 6~ 17个月时复发 ,3例病人行二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仍有较好效果 ,生存时间 6~ 2 6个月 ,中位生存期 11个月 ,1年生存率 6 8.6 % ,2年生存率 33 .3 % ;局部残留和复发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92 .3 %、72 .1% ,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体积≤ 30cm3 与 >30cm3 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10 0 %和 70 .8%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Ⅱ、Ⅲa、Ⅲb、Ⅳ期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10 0 %、91.7%、85 .7%、16 .7%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近期副作用为短暂发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 ,发生率为 2 0 %、11.4%、14 .3 % ;晚期副作用为放射性肺纤维化 ,2例于治疗后 13、19个月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精度高 ,副作用小 ,能大大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
阎辉于伟琦张凤祥罗晓勇刘晓伦胡立宏
关键词:复发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分析
2001年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联合常规放疗在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1996年4月— 1997年 9月 7例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 ,其中 2例应用γ 刀立体定向单次大剂量放射治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3例应用X 刀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2例应用常规放疗加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结果  5例患者行γ 刀、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治疗结束后 4例患者肿瘤消失 ,1例肿瘤明显缩小 ;2例行常规放疗联合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者 ,治疗结束后肿瘤均明显缩小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度恶心呕吐 ,白细胞下降 ,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 1例患者因严重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终止治疗 ,于 5个月后出现脊髓转移。 2例随访 2 6个月 ,1例随访 18个月 ,2例随访 12个月 ,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联合常规放疗能有效控制肿瘤 ,不良反应小 ,安全可靠 ,可能成为松果体生殖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
闫辉张凤祥于伟崎刘晓伦
关键词:松果体生殖细胞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
射波刀射线数据采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介绍组织模体比、中心离轴比、射野输出因子的数据采集。方法:把半导体探测器放入IBA三维水箱设定的深度,对6 MV的射线进行数据收集,把12种不同准直器测量的数据经过软件处理输入到主工作站。结果:经过比对测量的射波刀临床数据,除了在0 mm处TPR数据有较大的误差外,大部分误差都在2%以内。结论:测量的数据与射波刀以往的经验数据线性拟合度很好,误差在1%以内,可以应用于临床。
胡立宏施化王顺张凤祥
关键词:射波刀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听神经瘤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听神经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我们对65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所有这些病人均有患侧听力的进行性下降或肿瘤进行性增大,或两者兼有。肿瘤的最大径在MRI上测量,平均3.2cm(1.8~3.8),接受剂量为2000~2400CGy/5~6次(80%等剂量曲线),所有病人均只有一个等中心。结果随访12~62个月,平均26个月,5年局部控制率为93%,听力保护率为75%,三叉神经功能保护率为92%,无面瘫、脑积水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听力保留率高,其它毒副反应小。
刘丽丽张凤祥郑国宝施化赵伟
关键词:听神经瘤
食管癌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155例食管鳞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分割组(CF)75例,2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30~35分次,6~7周完成;后超组(LCAHF)80例,先常规照射40Gy/4周,2Gy/次,5次/周,从第5周起超分割适形照射,1.5Gy/次,2次/天,间隔6h以上,24Gy/1.5周,总剂量64Gy,5.5周完成。结果:1、2、3年生存率CF组为54.7%、42.7%、25.3%,LCAHF组为83.8%、61.3%、41.3%。1、2、3年局部控制率CF组为54.7%、46.7%、30.7%,LCAHF组为81.3%、63.8%、53.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较常规分割放疗能提高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低。
胡立宏张凤祥刘丽丽
关键词:后程加速超分割立体定向适形
血府逐瘀汤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效应的影响
1996年
张凤祥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食管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