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顺层岩质变形体变形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对某水电高边坡右岸变形体的岩体组合、顺层边坡特点、岩体特性以及变形迹象分析,以岩体结构调查为基础,建立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边坡主要是沿层面以蠕滑-拉裂变形为主,变形体边界受层间软弱夹层及岩体结构面控制,坡体中上部块体沿层间软弱夹层产生滑动,受下部岩体约束,在锁固段局部弯曲变形,同时上部岩体产生拉裂变形,在此基础上形成累进破坏;受上部岩体推力作用,边坡碎裂岩体中逐渐产生剪切滑动面,并与弯曲部位岩体中滑移切出面贯通,可能形成最终破坏。基于变形体的破坏模式,对变形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变形体锁固段采用锚索强加固的措施。
- 张军新裴向军黄润秋周灵陈春林
- 关键词:变形体地质模型数值模拟顺层
- 澜沧江巴东岸坡倾倒岩体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巴东岸坡倾倒岩体的现场调查研究、室内分析等,对巴东岸坡倾倒岩体的特征、成因机制有了充分的了解,为工程的下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张军新魏伟刘彬
- 关键词:岩体特征倾倒变形体卸荷岩体结构
- 基于地震岩崩边坡滚石运动特征研究
- 裴向军徐佩华吴琦张元才袁进科张军新贺小宁张志伟
- 围绕“5.12”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滚石这一事件,利用震后形成的1:1天然滚石实验场,通过不同阶段分层次的野外地质调查与滚石在坡表运动遗留痕迹的判识,借助三维岩体激光测量,掌握典型滚石运动轨迹;在查明滚石形状与尺寸及其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质调查地震
- 古瓦水电站坝址区岸坡稳定性研究
- 古瓦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硕曲河上游河段,是硕曲河梯级规划“一库五级”开发方案中的龙头水库电站,地处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在高海拔、高寒地带、高地应力、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的地区修建水电站,...
- 张军新
- 关键词:失稳模式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老鹰岩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老鹰岩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大型岩质滑坡,滑坡纵长450 m,最大展宽430 m,体积约1 500×104m3。滑坡掩埋了一座中型水电站,造成20余人死亡,巨大的滑体堆积厚达100余米的滑坡坝,形成了汶川震区库容量仅次于唐家山的第二大堰塞湖。强震触发形成老鹰岩滑坡分为三个阶段,即:①后缘震动拉裂阶段。老鹰岩滑坡后缘为一突兀山脊,地形对地震动力放大效应明显,震动拉裂沿长大结构面形成了一个陡峭、粗糙,与重力作用下呈光滑、有一定弧形的后缘拉裂面迥异的边界。②摩擦阻力降低、滑体溃滑阶段。地震动力的持续作用,地震波不断在滑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使得滑面处摩擦阻力迅速降低,进而岩体内"锁固段"剪断,滑体顺层面高速下滑。③滑体高速流动堆积阶段。规模巨大的滑体,冲入姜巴沟,并对沟两侧的山体产生强烈的铲刮,高速碎屑流受到黄洞子沟左侧山体强力阻挡后折返,并震动堆积形成堰塞湖。
- 裴向军郝永峰张军新袁进科
- 关键词: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