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源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治疗对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索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用药为吡柔比星40mg、丝裂霉素10mg、卡铂300mg与超化碘油8~12ml的混悬剂。结果进行介入疗法(多次)的患者其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大于无或只进行一次介入疗法的患者。结论对于术后肝内复发的肝癌患者必须把握时机及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介入治疗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而较早控制癌肿复发。
- 张云源
- 关键词:术后肝内复发介入治疗疗效观察癌肿复发
- 数字化二次点片法眶内异物定位的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二次点片法对眶内异物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数字X线机对51例眶内异物,通过二次点片进行摄片定位,并与46例常规的单片多次曝光法比较。结果:数字化二次点片法图像清晰,分辨力高,成功率为96.08%,而常规的单片多次曝光法因图像清晰度差,重照率高,成功率仅为60.87%。结论:应用数字化二次点片法对眶内异物的定位,优于常规的单片多次曝光法。
- 张云源庄儒耀
- 关键词:眶内异物放射摄影术
- 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诊治肺咯血被引量:4
- 1998年
- 目前已证明绝大多数肺咯血来自支气管动脉,因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可用于肺咯血的诊断和治疗,我们用此方法于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对12例患者进行诊治,效果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肺咯血病人12例,女3例,男9例,年龄30~79(平均54)岁,咯...
- 吴熙中夏伟吴烈雄李少文马琼凤陈显恩张云源肖丽霞
- 关键词:肺咯血咯血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
- 青少年骨龄鉴定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19
- 2005年
- 本文综述了骨龄研究和应用历史,以及骨龄评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讨论了骨骼发育的影响因素、骨龄标准时效性、骨龄评测部位选择及法医骨龄鉴定等相关问题。
- 赖小平于晓军刘源张云源
-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骨龄骨龄青少年骨骼发育评测
- 坐位髌骨轴位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坐位髌骨轴位X线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用意义。方法:取坐位投照髌骨,患者髋关节保持自然屈曲90°,屈膝角度范围30°~80°,然后调整中心线的入射角及入射点进行投照。结果:采用坐位髌骨轴位摄影者共138例,其中78例膝关节屈曲70°~80°,显示髌股关节完整,无重叠,关节间隙对称,评为“优”级片占5 7% ;5 5例膝关节屈曲5 0°~6 0°,显示髌股关节无重叠,关节间隙略不对称,评为“良”级片,占4 0 % ;两者均可获得满意的髌骨轴位影像,优良率达97%。另外5例屈膝关节为30°~4 0°,显示髌股关节重叠,关节间隙明显不对称,对诊断有影响,列为废片,占3%。结论:采用坐位髌骨轴位投照法,符合膝关节和髌骨之间的解剖特点及活动规律。其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可配合摆位。屈膝关节4 0°~70°范围内均可获得髌骨轴位的良好影像,提高临床影像诊断准确率,临床实用性好,可以作为髌骨的常规检查。
- 张云源庄儒耀
- 关键词:坐位X线摄影投照技术
- 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介入治疗(附3例分析)
- 1997年
- 微波刀的应用,使肝癌外科切除术更普遍,大大减少转移机会。但若术后肝内复发;则再次手术机会甚少。本文报道三例术后肝内复发病人,通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例一,男,43岁。因右上腹隐痛,CT诊断为肝右后叶肝癌。于92年12月2日入院,三天后行手术切除。病理示右肝细胞癌3级。七个月后CT复查示肝右叶肝癌复发及肝内转移。先后五次LP-TAE治疗。于95年3月6日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存活50个月。
- 张云源吴熙中
- 关键词:肝肿瘤切除术复发介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