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雯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频毁损骶5脊神经后根节治疗骶尾部疼痛被引量:3
- 2002年
- 卢振和张丽雯高崇荣
- 关键词:骶尾部疼痛
- 射频治疗顽固性疼痛系列研究
- 卢振和黄乔东陈金生高崇荣何雁冰林少芒姚活峰张丽雯黄焕森刘晓明
- 经过进行基础和临床的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射频不毁损神经甚至可保护神经的新理念。基本研发出一个安全、高效、适应范围广,维持时间长且容易推广使用的缓解疼痛的微创新技术,该技术能充分发挥人体自身调整作用,突破了国际上射频毁损神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射频治疗顽固性疼痛微创治疗
- 泰勒宁胶囊治疗中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泰勒宁胶囊治疗中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并与曲马多胶囊比较。方法 58例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泰勒宁组(T组)和曲马多组(Q组);用双盲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镇痛疗效,用药1周后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T组分别为100%和83%;Q组分别为96%和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个别患者出现头晕、嗜睡和恶心、呕吐,未发生明显的呼吸抑制及精神依赖性。结论 泰勒宁胶囊为临床药物治疗癌痛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陈金生张丽雯卢振和
- 关键词:癌痛曲马多药物疗法
- 神经刺激器在颈丛神经阻滞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行颈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等分为神经刺激器引导颈丛神经阻滞组和常规“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组。观察其麻醉效果、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神经刺激器引导颈丛神经阻滞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常规“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组发生Hornor’s Syndrome3例、声嘶2例。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神经阻滞定位指标客观、明确,能有效避免因盲探使进针定位不当或太深而出现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丽雯陈金生谢长春卢振和
-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颈丛神经阻滞
- 颅脑手术麻醉中脑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 卢振和赖永东何雁冰黄焕森陈培恒赵雾红何荣芝钱耀亮陈金生高崇荣郑志远王卓丹张丽雯肖圣华
- 该课题围绕颅脑手术麻醉中脑细胞功能监测和保护进行研究。国内首家创建颅脑手术麻醉的中心工作是调控颅内压和保证脑灌注压的理论;在国内最早建立“调控颅内压和保证脑灌注压”是颅脑手术麻醉保护病人脑细胞功能的中心工作的理论体系;创...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脑手术麻醉脑保护
- 不同剂量纳洛酮作用于吗啡耐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纳洛酮逆转吗啡耐受的效应。方法 30只SD大白鼠随机分成3组:吗啡盐水组(MN组,n=10),小剂量纳洛酮组(MS组,n=10),大剂量纳洛酮组(MB组,n=10),以连续热刺激痛为吗啡耐受模型,连续9d皮下注射吗啡,对于小剂量组注射20ng/kg纳洛酮,大剂量组注射40ng/kg纳洛酮,吗啡盐水组注射盐水。观察各组动物吗啡不良反应、戒断反应改变,统计各组死亡动物数,对存活动物的痛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与未用吗啡前相比,痛阈均逐渐增加,达高峰后回落。MS组在第4天达高峰,而MN组、MB组均在第6天达到高峰;组间比较,在第3、4、9天,MS组痛阈高于MN组、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20ng/kg)经皮下注射可以短期逆转吗啡耐受,增强吗啡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呼吸抑制作用。大剂量(40ng/kg)纳洛酮使用后,会出现吗啡戒断作用。
- 郑志远黄乔东张丽雯万丽高崇荣
- 关键词:吗啡纳洛酮逆转
- 生长抑素治疗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生长抑素 (SST)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 1 4氨基酸多环肽 ,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胰瘘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SST对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止痛、抗炎效果 ,它通过抑制P物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神经源性炎症、抑制细胞趋化性并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减少关节积液、降低滑膜厚度、保护关节软骨。SST关节内注射疗法突破了关节炎的传统治疗方法 ,没有副作用 。
- 张丽雯卢振和高崇荣
- 关键词:生长抑素关节炎疼痛治疗SST
- 胸廓平行进针法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气胸被引量:12
- 2002年
- 卢振和张丽雯高崇荣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气胸
- 曲马多对超微量纳洛酮激发吗啡戒断反应的预防
- 2011年
- 目的探讨曲马多来预防超微量纳洛酮诱发的吗啡戒断反应。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n=20)、实验组(T组,n=20),进行吗啡耐受及超微量给药后,实验组第4d开始每天给予曲马多1mg,记录每天热板痛阈、体重、戒断反应及呼吸抑制、嗜睡、死亡例次数。结果与第一天比较两组动物痛阈均增加(P<0.05),但T组在第7d、第8d及第9d痛阈较N组大(P<0.05);T组体重在第6d后均较N组重(P<0.05)。结论曲马多可以预防超微量纳洛酮诱发吗啡产生的戒断反应,增加大鼠痛阈。
- 郑志远黄乔东张丽雯万丽高崇荣
- 关键词:曲马多纳洛酮吗啡戒断反应
- 射频热凝腰交感神经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的方法与疗效。方法32例腰腿部血管性或交感反射性疼痛病人,腰交感神经节试验性阻滞阳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8例),X线透视引导穿刺针到位,注造影剂及用刺激电流确认,热凝85℃、90s;Ⅱ组(14例),根据术前X线照片测量值定位穿刺,电刺激和热凝参数同Ⅰ组。结果Ⅰ组和Ⅱ组治疗后,下肢变暖者分别为93.1%和78.3%(P<0.01);VAS评分降低分别为(3.4±2.2)和(3.2±2.4)分(P>0.05);显效分别为11.1%和7.1%(P<0.05),有效率44.4%和50。0%(P>0.05),部分有效率38.9%和35.7%(P<0.05),总有效率94.4%和92.9%(P>0.05)。治疗后下肢不适或穿刺点疼痛加用止痛药者Ⅰ组5.5%和Ⅱ组14.3%(P<0.01)。结论 射频热凝术能有效地毁损腰交感神经节。X线透视指引穿刺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 卢振和高崇荣张丽雯何雁冰姚活锋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电凝法腰骶部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