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侠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治疗疗效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治疗疗效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5月于医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切开的实际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发病6天之内)35例和晚期组(发病6天之后)43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气管切开治疗,观察气管切开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痰液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气管切开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P<0.05),早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为(98.13±1.21)%,晚期组患者为(95.85±1.04)%,早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程度优于晚期组患者(P<0.05);早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9.14±14.63)d,短于晚期组患者的(58.93±22.23)d(P<0.05);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检出病原菌243株,其中早期组检出103株占42.39%、晚期组检出140株占57.61%,两组感染病原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多重感染33例占94.29%,晚期组多重感染40例占93.02%,两组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有助于尽快改善血氧饱和度及缩短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气管切开时机对感染病原菌分布无明显影响。
- 马涛张丽侠孙政姚进赵中原张玉磊
- 关键词: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疗效肺部感染
- 血液中NSE、D-D、Hcy在脑出血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出血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脑出血组。根据入院当日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将脑出血组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22例)。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当日,脑出血组发病后1、3、7 d时,清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中NSE、D-D、Hcy水平。比较对照组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液NSE、D-D、Hcy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 d时的血液NSE、D-D、Hcy水平。对血液NSE、D-D、Hcy水平与出血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发病后各时间点的血液NSE、D-D、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的血液NSE、D-D、Hcy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的血液NSE、D-D、Hcy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脑出血组出血量与血液NSE、D-D、Hcy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NSE、D-D、Hcy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和血肿量密切相关。
- 张丽侠马涛李荣利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脑出血
-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85例AML合并血流感染确诊时间的前30个月(2017年1月—2019年6月检出的病原菌)和后30个月(2019年7月—2021年12月)的病原菌检出率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率变迁情况。并按患者血流感染后6个月预后分为死亡组33例和生存组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98,66.3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9/98,29.59%)、真菌(4/98,4.08%)。后30个月检出真菌(均为念珠菌)比例较前30个月增多(P<0.05)。后30个月与前30个月检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比例及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前1个月内抗生素使用史、感染性休克为AM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人AML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近年念珠菌感染率升高,且血流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及并发感染性休克者易出现预后不良。
- 纪晓娟韩浩张丽侠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细菌感染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二聚体对急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D-二聚体对急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脑挫伤组(76例)和重型脑挫伤组(4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入院当天血清中NSE、D-二聚体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SE、D-二聚体在脑挫伤病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和重型脑挫伤组患者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脑挫伤组患者高于轻型脑挫伤组(P<0.01)。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脑挫伤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0.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和D-二聚体对脑挫伤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3.77μg/L、0.29mg/L。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在轻型和重型脑挫伤患者的AUC分别为0.820、0.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和D-二聚体对重型脑挫伤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43.17μg/L、0.79mg/L。结论 NSE、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脑挫伤的诊断参考指标,并能初步反映急性脑挫伤病情的严重程度。
- 马涛张丽侠姚进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
- 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对即将投入使用的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新鲜抗凝静脉全血及质控品评价仪器的主要性能。结果批内、间精密度和总重复性CV值均小于5.0%;携带互染率小于1.0%;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测定。结果与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密切相关,r>0.95。结论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指标试验结果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是一种快速、有效筛检标本的血细胞分析仪。
- 邓芳张丽侠孙峰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 疑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1例
- 2023年
- 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进展迅速,早期识别尤其重要,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ANKL存在极大的误诊可能,流式细胞术(FCM)在其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邢明泉葛洪峰张丽侠韩浩吴维霞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指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收集11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及临床指标;采集患儿血液样本,用呼吸道病原体谱抗体IgM检测试剂盒检测肺炎支原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差异显著性及感染相关性。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热程在7 d以内、肺部细湿啰音、C反应蛋白(CRP)升高、阵发性连声咳嗽、白细胞(WBC)升高、X线胸片肺部小斑点状模糊影。影响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发病季节、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补体态以及流行接触史(P<0.05)。肺炎支原体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7.26%、21.24%、69.03%、27.43%、41.59%和46.02%。肺炎支原体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程度耐药性,但对司帕沙星仍敏感。结论 积极监测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情况及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临床感染发生。
- 张丽侠李荣利李萍史文清郭慧马涛
- 关键词:患儿肺炎支原体耐药性
-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332例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炎、不育症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检查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332例标本中Uu阳性的有240例,感染率高达72.3%,药敏试验表明亳州地区Uu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为:交沙霉素96.7%、强力霉素87.1%、克拉霉素87.1%、美满霉素88.3%、红霉素57.5%、司帕沙星25%、罗红霉素20.8%、左旋氧氟沙星17.5%、阿奇霉素11.7%、四环素6.0%、氧氟沙星2.5%、诺氟沙星0.5%。结论Uu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提示在亳州地区治疗Uu感染应首选以上几种抗生素。可见在临床治疗前先做药敏试验对于预防耐药株的产生及尽早治愈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秀芳孙峰张丽侠柴杰
-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