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彬
- 作品数:3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现代小说的欲望诗化叙述
- 2012年
- 欲望的诗化意义在于欲望冲突的调适对于人性平衡的建构,由此确立的欲望美学品格不仅有利于彰显现代欲望叙述的人性本真和完整尺度,也有利于呈现社会文化伦理在人性结构中的合理性问题,涉及了"丰满人性"的文学建设问题。相对而言,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的小说表现出了与欲望美学品格的某种呼应关系,也就反映出现代小说与欲望诗化意义的深刻关联。
- 席建彬
- 关键词:现代小说身体美学
- 人生隐喻与语言维度的生成——论“诗化小说”的语言形态及文学史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诗化小说"构建了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符号系统,其内在的价值规约在于诗性的人生意义,形态上则表现为歌唱性的语言节奏、意象性的空间想象、超越性的隐喻意义等多元旨向。一定程度上,这形成了小说语言向深层意义运动和达成诗学机制,而探讨、辨识这一问题,对于认清"诗化小说"乃至现代小说语言的维度,深化、丰富现代小说形式研究的人文深广度,具有重要意义。
- 席建彬
- 关键词:诗化小说语言维度文学史意义
- 历史、思想与文体——汪曾祺诗化小说论被引量:6
- 2015年
- 汪曾祺小说的诗化风格并不稳定,在现代主义影响下早期相对驳杂,"十七年"的现实转向包含对时代文化的某些迎合,而晚期在至美诗情的短暂闪现之后,则更多诗意的消解,表现出对诗化美学的背离。趋于变异的小说风格,预示着文学精神的开裂与波动,局部乃至整体小说美学的独特与丰富,需要一种更为开放的眼光去辨识与澄清。
- 席建彬
-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生活样式
- 文学史的融通建构——评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六十年》
- 2011年
- 对于当代文学史而言,政治和文学的纠结是一个充满争议而又难以规避的问题,似乎这样一种"命运之轴"一直在影响、制约着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沉浮。而长期以来,围绕二者的矛盾冲突导致了一种以政治与文学互为否定的结构性冲突为构设逻辑的文学史观的形成。显然,
- 席建彬
- 关键词:共和国文学当代文学史主编现当代文学文学史观
- 论现代小说抒情转向中的叙事建构被引量:6
- 2012年
- "现代小说的抒情转向"通常指的是现代小说在"向诗倾斜"的跨文体融合中,突破了传统叙事规范而着意抒发主体人生情怀的小说"诗化"和现代化转变过程,涉及从鲁迅、郁达夫、冰心、许地山、废名到沈从文、萧红、冯至、师陀、孙犁等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目前这一谱系小说的诗学特征、审美品质及其经典价值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当论者普遍在意象、
- 席建彬
- 关键词:现代小说叙事建构人生情怀传统叙事诗学特征审美品质
- 诗意限度的延伸——汪曾祺现代性灵小说简论被引量:3
- 2002年
- 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士文人身份 ,汪曾祺迷恋于编织一个象征人生和古文化雅致的诗性世界 ,他的小说文本负载的是传统性灵文学的品格 ;而置身于当代的文化语境中 ,现代文化精神的导引又使之体现出重构的新质来 ,以民间的生机 ,抒情的魅力以及边缘化的审美意义修复了传统、现代与当代文学之间的断裂 。
- 席建彬
- 关键词:诗意性灵文学小说文本
- 林斤澜论——一种独特的“感受”美学
- 2008年
- 在当代作家中,林斤澜带来的无疑是一种"困惑"。数十年的"上下求索"为作家赢得了世人瞩目的文学声誉,然而同时也陷入了一种接受的困境。正如李洁非等人所说:"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林氏的小说作品虽然称得上有口皆碑,但其艺术形式的‘怪味’,扑朔迷离的氛围,确实也令不少读者望而生畏";"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职业读者阅读林斤澜的小说,都不可能产生春江泛舟的轻松,反倒会有摸不着石头过河的吃力"。的确,作家艺术风格的"
- 席建彬
- 关键词:林斤澜艺术感受小说创作文学创作文学感受
- 关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论高校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应对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目前高校理工科专业的语文教学需要拓展人文精神的传授空间,寻求能够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转变既有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方式,在注重语文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同时,淡化专业知识的识记,追求一种科技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而这将涉及到这一类课程所包含的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部分知识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充分激发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完善科学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要素具有策略性意义。
- 席建彬
-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语文教学
- 论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
- 本文认为在现代小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诗性传统”。这里的“诗性”是基于“文学人生”意义维度上的定义,至少包含着“自为”的积极人生态度、生命体验的“美”及趋向平衡的人生境界、终极关怀的精神意向等方面的意义;而“诗性传统...
- 席建彬
- 关键词:现代小说文学人生小说体式
- 在“清云”与“泥淖”之间——试论汪■祺小说的“存在”取向和内涵
- 2005年
- 汪澎饔凶抛跃醯拇嬖谝馐?其人其文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文学观念上明净、和谐与痛苦、矛盾并存;创作上交织着田园、性灵与苦难、悲愁等争执抗辩的多样声音;而贯注其中的则是以大地为依托的或而高蹈或而沉重的生命精神。这一切,构筑了作家挣扎在“清云”与“泥淖”之间的“存在的历史”。
- 席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