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文福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3篇提高采收率
  • 3篇采收率
  • 2篇油田
  • 2篇聚合物驱
  • 2篇孤东油田
  • 2篇二元复合驱
  • 2篇复合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藏注采
  • 1篇油层
  • 1篇剩余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注采
  • 1篇耦合技术
  • 1篇西北部
  • 1篇流场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5篇崔文福
  • 3篇谭河清
  • 2篇李林祥
  • 1篇李文华
  • 1篇周伟东
  • 1篇曹绪龙
  • 1篇范文平
  • 1篇刘玉梅
  • 1篇王继强
  • 1篇马建波
  • 1篇先冬梅
  • 1篇王业飞
  • 1篇束青林
  • 1篇张雪
  • 1篇李岩
  • 1篇杜殿发
  • 1篇孙晓燕
  • 1篇陈为贞

传媒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2005年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的特点,在前期孤东油田七区先导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驱油体系配方优化设计和方案优化研究,并编制了矿场实施方案。通过对该方案进行跟踪研究,系统总结了二元复合驱矿场动态见效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二元复合驱后,注入压力呈先升后略降再升的趋势,吸聚剖面得到持续改善,单元阻力系数明显上升,增油幅度大、速度快,原油物性趋势表现为先降后增再降的特点,二元复合驱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单井之间见效效果主要受注入状况和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是有效的,可为其他地区方案实施提供借鉴。
陈为贞范文平崔文福
关键词:二元复合驱见效特征影响因素提高采收率
孤东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的精细研究及水平井配套挖潜技术的探索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储采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资源接替不足,井网细分、加密潜力相对较小,原油生产稳产难度较大,面对这种形势,需要精细油藏描述,深挖老区剩余油潜力.本文以孤东七区西63+4单元为例,通过厚油层层内精细描...
刘玉梅谭河清周伟东崔文福孙晓燕李岩先冬梅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水平井布井方式
文献传递
中高渗透边水稠油油藏产液能力论证与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孤东油田某边水稠油油藏大幅度提液后综合含水率不增反降的现象,开展了中高渗透边水稠油油藏开发后期产液能力研究。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利用流管法、物质平衡法等推导了边水稠油油藏油水两相渗流产能方程,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以垦东18-32区块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建立概念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油藏开发后期产液能力适应条件及合理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边水稠油油藏产液能力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储层厚度、提液井到油水边界距离、井距和提液参数等是影响产液能力的关键因素。在目标区块进行矿场应用的11口井总增油量为2.47×10^(4) t,平均含水率增加0.2%,产出投入比达到3.5∶1。
杜殿发杜殿发张雪王继强束青林王继强崔文福
关键词:数值模拟稠油油藏
聚合物驱后期油藏注采耦合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5
2019年
胜利油区适合化学驱的Ⅰ,Ⅱ类优质油藏资源已基本得到动用,化学驱资源接替难度大,设计应用聚合物驱后期油藏注采耦合技术,延长注聚项目经济有效期。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模拟驱替装置,研究聚合物驱后期油藏连续注采和注采耦合条件下聚合物驱液流波及范围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相比连续注采模式,注采耦合能够改变常规流线方向,更好地扩大液流波及体积,动用低渗透区域部分剩余油,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以聚合物驱后期油藏孤东油田八区Ng3-4单元为例,建立以Ng32层为主的数值模型,开展注采耦合结构和实施周期数值模拟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期油藏注采耦合技术可有效改变已有老流线,扩大分流线波及范围,降低化学剂用量,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优化推荐注采耦合结构为一轮次与二轮次开井时间比例为1∶1的对称型结构,每轮次开井时间均为3个月,以指导聚合物驱后期油藏单元高效开发;优选10个井组实施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回返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月降低聚合物干粉用量约为10.8 t/月,吨聚增油值提高7.6 t/t,预测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7%。
李宗阳谭河清李林祥曹绪龙崔文福陈孝芝王业飞李文华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
二元复合驱后油藏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孤东油田六区Ng5~4~Ng6~8单元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孤东油田二元复合驱油藏转入后续水驱后综合含水率达96%,进入近极限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延长油田经济寿命期,选取孤东油田六区Ng54~Ng68单元,探索实施了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精细描述了储层物性在平面、层间、层内的变化及隔层的分布情况,研究了二元复合驱后剩余油普遍分布、差异富集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立体开发调整技术:层间上通过四级优化细分为2套层系;平面上设计7套方案,通过投入产出优化由原来正对行列井网抽稀为交错行列井网,流线改变27°;层内上通过研制和改进调剖体系及防砂体系调整注采剖面;注采参数上利用数模技术优化配置.根据矿场实际情况,编制和实施了流场调整提高采收率方案,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增加可采储量7.4×104t,提高采收率1.74%.
李林祥谭河清马建波崔文福
关键词:二元复合驱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孤东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