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7 2018年 泥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蕴含了大量地质信息,在物源和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华北板块南缘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进行分析,并据此讨论泥质岩的物源性质、物源区岩石风化作用强度及当时古环境特征。研究区泥质岩的高Al_2O_3/TiO_2值及低Cr/Zr和K2O/Al_2O_3值特征,以及泥质岩Zr-TiO_2和Th/Co-La/Sc源岩判别图、Ni-Cr图和(Gd/Yb)N-Eu/Eu*图等的判别分析结果,都揭示了研究区泥质岩物源主要为后太古宙长英质岩石;Al_2O_3-CaO*+Na_2O-K_2O(A-CN-K)图和较高的黏土矿物成分反映了泥质岩源区受到钾交代作用的影响,致使CIA(化学蚀变指数)值被低估;高CIW(化学风化指数)值和Al_2O_3-CaO*-Na_2O(A-CN)判别图分析结果表明泥质岩物源区母岩在石炭—二叠纪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Sr/Ba和B/Ga比值变化指示本溪组沉积时期到太原组沉积早期为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太原组沉积中期到山西组沉积早期为海陆过渡相为主的沉积环境,山西组沉积中期到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期为陆相沉积环境。 付亚飞 邵龙义 张亮 郭双庆 石彪 侯海海 闫晗 宋建军关键词:泥质岩 物源分析 风化作用 古环境 焦作煤田 层序古地理背景下河南省二_1煤聚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对河南省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煤岩系(太原组中部碎屑岩段、上部灰岩段和山西组二1煤层段、大占砂岩段)进行层序分析,共识别出以胡石砂岩底面、二1煤底面、大占砂岩底面和香炭砂岩底面为代表的4个层序界面,将该层段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S1和层序S3岩相古地理图和二1煤厚度等值线图耦合分析发现,障壁岛-潟湖沉积环境为二1煤的聚集提供一个较好的前期环境,分流间湾沉积环境为二1煤的保存提供一个较好的后期环境,而分流河道对二1煤的保存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 马革非 朱永飞 曹焕举 宋建英 董大啸 邵龙义 宋建军关键词:层序地层 河南省石炭—二叠系泥岩纵向分布特征 河南省石炭—二叠系沉积区位于华北盆地南部北秦岭褶皱带染川一固始深断裂以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煤炭和煤层气聚气区之一。以前尽管对河南省石炭—二叠系沉积区地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该沉积区泥岩纵向分布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在... 张敬凯 宋建军 刘德元 邵龙义 张亮 岑世宏文献传递 禹县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 本文通过对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研究,应用相比值法对本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岩相古地理和聚煤作用分析,以二叠纪山西组下部二,煤为界,把本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划分为下部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滨岸沉积环境,上... 宋建军 石彪 王德伟 邵龙义关键词:聚煤作用 沉积相特征 成煤环境 文献传递 河南省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田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了河南省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及聚煤作用。结合构造背景及地层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在河南省石炭、二叠系识别出17种岩相类型和碳酸盐台地—泻湖、潮... 宋建军关键词: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规律 文献传递 大峪沟矿区采煤塌陷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研究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含水量是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基础。通过研究采煤塌陷区土壤水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查明采煤沉陷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塌陷区土地复垦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 张敬凯 母晓培 宋建军 侯合明 韩春建 郑琳关键词:采煤塌陷 土壤含水率 土地复垦 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及煤变质特征 被引量:1 2021年 为系统研究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演化规律,采用野外钻探、测试分析、统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石炭-二叠纪煤类、煤的变质程度、变质作用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程度总体较高,以焦煤-无烟煤为主,可采煤层的变质程度以及煤类在平面上近似呈环带状分布。煤的变质作用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深成变质作用对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具有普遍控制作用。煤的变质演化历程表明,经历了印支期三叠纪深成变质作用;燕山期侏罗纪,煤系处于高温低压带环境,岩浆活动强烈,区域岩浆变质作用使煤级剧增,叠加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后,局部煤级进一步增加,形成了现今石炭-二叠纪煤变质分带,其后不同时期各类变质作用对煤级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 任聚奎 李明培 张正飞 宋建军 王德伟 邵龙义关键词:煤变质作用 石炭-二叠纪 中国城市地质问题分析 由于中国城市地质工作起步较晚,又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证等,使得城市地质工作在为城市发展建设服务中,存在城市地质工作"缺位"、"过度专业化"、"滞后"、"不统一"现象。应该在"城市规划法"里增加城市地质工作条款,建立城市... 宋建军 邵龙义 储成玲 叶剑平 孟繁瑜关键词:城市地质 文献传递 河南登封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010年 运用露头、钻井岩心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蹬槽剖面的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8个三级层序界面,把本研究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S1大致相当于本溪组;S2大致相当于太原组;S3大致相当于山西组;S4和S5分别对应下石盒子组的上下部分;S6对应上石盒子组;S7对应石千峰组。在这些层序中,低位体系域往往以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或残积相风化壳、或滨湖相中细砂岩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多障壁岛-潟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三角洲前缘相砂泥层以及浅湖相细砂岩为主,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前三角洲相泥岩及富泥质的浅湖相沉积序列。层序S1~层序S2物源不丰富,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海侵初期或海退时期;层序S3~层序S6物源相对丰富,聚煤作用主要出现在最大海泛附近。 宋建军 董大啸 邵龙义关键词:晚古生代 层序地层 聚煤 河南省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11 2016年 河南省石炭-二叠系是一套海陆过渡相的含煤岩系,其中的泥页岩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具有有效泥页岩单层厚度变化大、累计厚度大等特点。本文利用区内石炭-二叠系露头及钻孔岩芯资料,通过泥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wTOC)测定、干酪根镜检、镜质组反射率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对页岩气的成藏地质条件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石炭-二叠系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95%~8.04%、0.78%~9.41%、0.20%~2.13%;干酪根类型主体为Ⅲ型,部分为Ⅱ2型;热演化程度为成熟—过成熟,利于干气的形成,区域上呈带状分布,以焦作—周口一带成熟度最高,向南、向北逐渐降低。XRD分析表明,泥页岩的黏土矿物含量为62%,脆性矿物含量为34.1%,决定了泥页岩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可压裂性较差。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蒙脱石间层矿物(57.1%)和高岭石矿物(23.5%)为主,利于孔隙空间的形成。泥页岩孔隙率为1.0%~4.5%,渗透率为0.003~0.032 m D。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显示,泥页岩孔隙形态类型以平行板狭缝状孔和倾斜板狭缝状孔为主,介孔提供绝大部分孔隙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泥页岩含气性较好,含气量为1~3 m3/t,具备页岩气成藏的含气性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太原组中部硅质碎屑岩段(H1)与山西组底部(H2)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保存条件好或受区域热事件影响较低的地区是重点勘探区。 邵龙义 张亮 张敬凯 王德伟 石彪 付亚飞 徐连利 宋建军关键词:页岩气 成藏条件 石炭-二叠系 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