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腘绳肌悬吊固定方法镜下重建青少年骨骺未闭合患者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4月采用自体腘绳肌悬吊固定方法重建2 例青少年骨骺未闭患者,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对其进行随访,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 例患者分别获随访26、37个月,末次随访时,2 例患者无不稳及疼痛主诉,膝关节稳定性良好,Lachman、ADT试验均阴性,活动范围分别为0~130°,0~142°,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由45、50分提高到术后的85、90分,未见任何内外翻畸形,肢体无缩短现象.结论 采用腘绳肌悬吊固定方法重建青少年骨骺未闭患者前交叉韧带,可避免骨骺损伤,短期疗效满意,是重建骨骺未闭合青少年ACL的方法之一.
- 刘宇孙振中顾三军马运宏殷渠东宋升韦旭明刘军刘学光
- 关键词:青少年前交叉韧带
- 肘关节后方入路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向后孟氏骨折脱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总结肘关节后方单切口入路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向后孟氏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9例向后孟氏骨折脱位患者,均经肘关节后方单切口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男6例,女3例;年龄25~49岁,平均33.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摔伤4例。骨折分型:Jupiter A型3例,B型4例,C型2例。均合并不同程度桡骨小头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9 d,平均6.5 d。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6.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期间无创伤性骨关节炎及异位骨化等发生。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7~95分,平均91.7分;其中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肘关节单切口入路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向后孟氏骨折脱位具有手术视野显露充分、损伤小等优点,可获得较好疗效。
- 印飞孙振中宋升韦旭明刘学光周明庄胤
- 关键词:孟氏骨折骨折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
- 桥形固定颈椎前路融合器ROI-C在颈椎内固定治疗中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背景:随着前路钛板的广泛应用,术后一些并发症如吞咽困难、钛板松动、螺钉退出及邻近阶段椎间盘退变等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而桥形固定颈椎前路融合器系统的应用有望避免这些并发症。目的:观察桥形固定颈椎前路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疗效。方法:2013年4至12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应用ROI-C进行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32例,融合器中均植入骨诱导促进椎间融合。32例中脊髓型颈椎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颈髓过伸伤3例,颈椎间盘突出1例,颈椎不稳2例,节段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测定JOA及NDI评分评价神经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均完成了4-8个月的门诊定期随访,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ROI-C松动移位及二次手术。椎间融合平均时间4.2个月(3-5个月);JOA评分由内固定前平均9.2分上升至术后13.8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均较内固定前提高(P<0.05)。提示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能有效地恢复病变椎间隙高度,能获得颈椎稳定性重建及椎体间融合,有效避免因植入钢板固定而引起的相关手术并发症,改善神经症状及功能,近期效果良好。
- 宋升孙振中姜为民殷渠东刘学光刘军
- 关键词:植入物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
- 上肢挤压致一过性骨间前神经损伤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笔者于2011年7月收治上肢挤压伤致一过性骨间前神经损伤l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右上臂机器压伤流血、功能障碍2h人院,右上臂中上段内侧可见一直径约1cm的裂口深达骨折端,右肘部活动受限,右桡动脉搏动良好.
- 韦旭明孙振中宋升
- 关键词:神经损伤一过性骨间动脉搏动
- 上臂远端内侧逆行穿支筋膜蒂皮瓣在肘部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报道上臂远端内侧逆行穿支筋膜蒂皮瓣在肘部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以上臂远端内侧穿支筋膜为蒂的皮瓣逆行修复肘部创面5例,肘关节屈侧瘢痕挛缩2例。皮瓣面积16cm×9cm-5cm×4cm。结果 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一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上臂远端内侧逆行穿支筋膜蒂皮瓣切取方便,血运可靠,应用于肘部,外形满意,利于功能锻炼。
- 韦旭明孙振中宋骁军王建兵宋升马运宏刘军刘宇
- 关键词:上臂穿支血管筋膜皮瓣
-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顽固性窦道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顽固性窦道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1例小腿中下段顽固性窦道的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4.5岁;采用彻底病灶清理后持续闭合灌洗结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14~21d后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行2次扩创缝合。结果:术后感染得到控制,小腿中下段窦道均顺利愈合。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小腿中下段顽固性窦道一种有效方法。
- 刘军孙振中芮永军寿奎水王建兵马运宏韦旭明宋升盛鹏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胫骨骨髓炎
- 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延长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 Ⅲc型极高能量损伤
- 目的:探讨小腿Gustilo Ⅲc型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0年6月,对15例小腿Gustilo Ⅲc型极高能量损伤应用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肢体延长技术治疗.结果:14例获得术后2~6年随访,...
- 韦旭明孙振中宋骁军宋升王建兵马运宏刘军盛鹏刘宇
- 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高频超声与MRI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比较高频超声与MRI在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中的影像学特征,评价高频超声对应力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炮兵某部两个新兵营各15名(共30名)集训新兵为研究对象,于开训前及集训各周分别应用高频超声及MRI监测胫骨应力性损伤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频超声监测结果显示开训前与集训各周之间比较骨膜增厚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训后各周之间骨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开训前MRI监测均呈阴性,开训后第1周胫骨应力性损伤的程度较轻,随着集训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至第7周趋于稳定。结论MRI对应力性骨损伤的灵敏性高,可全面观察骨外膜、骨髓腔等的病理变化;高频超声检查应力性骨损伤虽难以显示骨髓腔内的病理变化,但对骨外膜的应力性损伤变化具有与MRI相似的高灵敏性。
- 宋升于晓华耿承军姥义于长春
- 关键词:新兵胫骨磁共振成像高频超声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伤椎内rhBMP-2和同种异体骨植骨对预防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伤椎矫正度丢失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辅助椎体内rhBMP-2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对预防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伤椎骨缺损及矫正度丢失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同种异体骨结合rhB...
- 印飞孙振中殷渠东宋升刘学光周明庄胤
- 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高频超声和MRI对照研究
- 目的
通过比较高频超声与MRI在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中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了解高频超声对应力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08年1~2月,随机抽取炮兵某部两个新兵营各15名/(共30名...
- 宋升
- 关键词:新兵胫骨MRI高频超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