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竹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7
- 1999年
- 目的: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6侧(男4,女12)成人新鲜上肢标本上,对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及其分支、掌浅弓、尺神经和尺动脉在腕掌部的位置和走行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发现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肌腱尺侧缘的连线上,掌浅弓与屈肌支持带下缘之间存在一个能避开重要结构进入腕管的安全区域,设计了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临床应用52例,效果满意。结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安全、简单。
- 宋修竹顾玉东贺长清张超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腕管松解术小切口
- 不同对位情况下神经直接缝合与小间隙套管法修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 1998年
- 目的比较不同对位情况下神经直接缝合与小间隙套管修复神经的疗效。方法取SD大鼠40只,解剖并分离出右侧坐骨神经后于股中部切断,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行神经原位直接缝合;B组:将神经远端旋转180度后直接缝合;C组:用硅胶管套接原位修复神经,神经间隙为5mm;D组:神经远端旋转180度后用硅胶管套接修复,神经间隙为5mm。术后4、8、12周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图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B组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比A、C、D三组恢复均差(P<0.01),A、C、D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再生有髓纤维计数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断端对位正确时,无论是直接缝合还是用小间隙套管法修复,两者疗效一致;神经断端错位对合时,小间隙套管法修复的疗效优于神经直接缝合。
- 宋修竹顾玉东徐建光李继峰
-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创伤显微外科手术
- 副神经医源性损伤的诊治被引量:1
- 2000年
- 颈部淋巴结活检是常见外科手术。副神经在颈部尤其颈后三角区位置表浅,与淋巴结关系紧密,操作不慎可引起副神经损伤,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我院自1990~1997年间共收治9例因淋巴结活检导致副神经损伤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3~67岁,平均42岁。损伤部位均为颈后三角区,损伤距神经修复手术时间为3天~7个月,平均2个月。
- 黄进福宋修竹
- 关键词:医源性损伤副神经损伤淋巴结活检胸锁乳突肌
- 医源性颈部神经损伤的修复被引量:2
- 1998年
- 为探讨颈部手术所致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分析1993年~1996年8例因颈部手术致神经损伤的原因、诊治及结果。其中副神经损伤5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均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神经松解、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随访11个月~3年,平均24.5个月。结果表明,疗效优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认为,颈部手术易损伤神经,高度责任心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的关键;一旦确诊颈部神经损伤。
- 宋修竹贺长清张高孟顾玉东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医源性损伤
- 膈神经不同部位移位恢复屈肘功能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宋修竹龙厚清武雁春季爱玉
- 关键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膈神经移位术
- 股神经嵌压症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1年
- 李杰宋修竹谭江威
- 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种比较合理的手术入路,治疗腕管综合征。方法2007年8月-2013年10月,对54例(68腕)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腕掌部小切口切开松解腕横韧带。结果本组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9个月,术后疗效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掌区小切口在手掌部残留的瘢痕小,手术创伤小,耗时短,无并发症,恢复快,便于临床推广。
- 刘夫军宋修竹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 大龄产瘫肩关节功能重建术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介绍大龄产瘫后遗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矫正及外展、外旋功能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 4月~ 1999年 7月 ,对 7例大龄产瘫后遗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和外展、外旋功能障碍的患者 ,采用肩胛下肌止点部 Z形延长和背阔肌、大圆肌止点上移至冈上肌、冈下肌腱部进行矫治。结果 术后随访 6~ 44个月 ,平均 19个月 ,Gilbert分级和 Mallet评分 :术前分别为 1.5 7,7.5 7;术后分别为 3.45 ,10 .86。肩关节内旋畸形矫正 ,外展、外旋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此术式是治疗大龄产瘫后遗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和外展、外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宋修竹张宝书
- 关键词:产瘫手术方式
- 神经再生室中神经修复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神经再生室中周围神经修复过程各组成成份的变化过程。方法 将大鼠坐骨神经于股中部切断后分隔 5mm ,用硅胶管套接。术后 7、14、2 1、2 8、3 5、42d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再生室(长 5mm ,分 5个节段 ,每节段长约 1mm)中各节段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 7d神经再生室中主要为单核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 ;于 1mm和 5mm处还可见到含髓样变性小体的巨噬细胞和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特别是在 1mm处可见雪旺细胞包裹的无髓神经纤维。术后 14d有髓、无髓神经纤维已贯穿全室 ,神经再生室中段已有较多的含丰富内质网的新生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术后 2 1、2 8、3 5、42d神经再生室中各段组织皆为不同成熟程度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 ,并被成纤维细胞突起包裹成小束 ,束间有不少胶原纤维。结论 术后 7d神经再生室近端已见再生轴突 ,术后 14d再生的神经已贯穿全管。神经再生室中成份的变化提示 ,神经再生需要有利的微环境。
- 李继峰艾珣胡韶楠顾玉东钟慈声宋修竹
- 关键词:神经移植许旺氏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神经再生室
- 肘管综合征24例分析
- 2000年
- 张道峰刘维珍宋修竹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