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真
- 作品数:61 被引量:3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4种植物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4种植物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作用,掌握其潜在的健康危害。方法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检测4种染发剂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基因水平和染色体水平的诱变性。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1号和2号染发剂在高剂量5000μg/皿时,在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98和TA100的菌落回变数异常增加,结果为阳性;3号和4号染发剂在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各剂量组菌落回变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为阴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4种植物型染发剂各剂量组均未引起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频率明显增加(P>0.05),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号和4号染发剂未显示遗传毒性。1号和2号染发剂尽管在真核细胞水平的试验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十分谨慎评价其潜在的健康危害。
- 孟真蔡德雷宋松吴惠岭严峻应英冯靓
- 关键词:遗传毒性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 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的亚急性毒性观察
- 2022年
- 目的了解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以40、200和1000 mg/(kg·bw)3个剂量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灌胃SD大鼠,每天1 mL/0.1(kg·bw),持续28 d,观察葡萄糖酸氯己定对SD大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葡萄糖酸氯己定对SD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_(50)大于5000 mg/(kg·bw)。28 d经口试验结果显示,SD大鼠生长发育良好,未观察到中毒表现。与对照组比较,SD大鼠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主要脏器未发现有意义的病理性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葡萄糖酸氯己定对SD大鼠属实际无毒类。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葡萄糖酸氯己定对SD大鼠有明显毒性作用。
- 郑云燕严峻朱周靓夏勇张世鑫孟真
- 关键词:葡萄糖酸氯己定SD大鼠亚急性毒性
- 丁草胺对斑马鱼及其胚胎发育毒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丁草胺对斑马鱼及其胚胎的发育毒性,并确定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浓度。方法参照OECD推荐的方法,选用急性毒性试验、肝脏酶活性测定及胚胎发育毒性试验进行研究。斑马鱼及其胚胎通过水环境暴露接触丁草胺后,分别测定LC5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孵化率、死亡率、畸变率等指标。结果 丁草胺对斑马鱼的96h LC50为0.951mg/L(95%可信限:0.681~1.313mg/L),属极高毒类除草剂。在0.16~0.32mg/L浓度范围内,丁草胺对SOD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0.08~0.32mg/L浓度范围内,丁革胺对Aq、Pase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丁草胺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也有明显的影响。对照组与丁草胺各处理组的120h孵化率分别为96%、92%、72%和44%,120h死亡率分别为2%、4%、10%和20%,120h畸变率分别为2%、2%、10%和16%。丁草胺处理组的孵化牢低于对照组,死亡率、畸变牢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0.018和0.036mg/L丁草胺处理组胚胎发育明显迟缓,仔鱼身长明显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草胺是一种高毒除草剂,对斑马鱼肝脏ATPase和SOD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能致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和畸变。在本试验条件下,丁草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浓度为0.009mg/L。
- 夏勇傅剑云郑云燕陈江徐彩菊鹿伟孟真
- 关键词:丁草胺斑马鱼腺苷三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毒性评价
- 用乙酰胆碱酯酶为生物标志物反映钱塘江水环境野生鲫鱼有机磷农药暴露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考察钱塘江野生鲫鱼有机磷农药的暴露情况以及野生鲫鱼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方法:选择钱塘江7个代表性采样点位,包括衢州樟潭、淳安街口、建德将军岩、严东关、桐庐、富阳和袁浦,对野生鲫鱼的脑、肌肉和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水样及野生鲫鱼肌肉中的有机磷农药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各调查点位野生鲫鱼脑和肌肉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点位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严东关和闻堰点位野生鲫鱼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24.79±4.90,22.11±2.32μmol/L/min)显著低于对照点位(33.87±3.50μmol/L/min),其他点位未见明显差别。钱塘江各监测点位表层水中农药含量均未检出。野生鲫鱼肌肉总有机磷含量桐庐>严东关>闻堰>富阳>樟潭>街口>将军岩。EPN(苯硫磷)在桐庐和严东关野生鲫鱼肌肉中含量特别高,分别达到2695.64,611.96μg/kg。结论:钱塘江野生鲫鱼肌肉中检出一定量的有机磷农药,表明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蓄积;严东关和闻堰点位野生鲫鱼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反映水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污染;桐庐点位野生鲫鱼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农药污染情况不一致。
- 宋燕华吴惠杰蔡德雷严峻夏勇孟真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生物标志物乙酰胆碱酯酶
- 枸杞多糖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血液指标和肝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血液指标和肝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及枸杞多糖各剂量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当天给予α-奈异硫氰酸脂(ANIT)60 mg/kg灌胃,以后每隔3天一次;正常对照组以色拉油代替ANIT。第3天起,各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40、150、600 mg/kg枸杞多糖,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4周后测定大鼠血液和尿液指标,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实验第3天起,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大鼠活动减少,尿液颜色均发生改变,呈深黄色;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见异常。模型对照组大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胆固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WBC)、粒细胞百分比、尿胆红素、尿胆汁酸、肝重量、肝体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肝组织形态发生病理性改变。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大鼠血TBA、ALP、γ-GGT、ALT、AST、WBC和肝体比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肝脏炎细胞浸润,胆管增生、扩张,以及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性改变均减轻。结论600 mg/kg剂量枸杞多糖可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血液指标和肝组织病理性改变。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枸杞多糖缓解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重要机制。
- 夏勇蔡德雷傅剑云徐彩菊宋燕华孟真谢佳莹
- 关键词:枸杞多糖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
- 二种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钩端螺旋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雷金宝王黎洪张英姜理平孟真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
- 2001~2004年浙江省钩端螺旋体菌群变动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群和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为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确诊病人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猪、水鸭肾脏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结果近年来,病人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与1990~2000年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宿主动物钩体秋季群的构成较1990~2000年显著上升,成为主要菌群。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对应菌群以秋季群为主。结论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发生变动,其带菌情况与病人带菌血清学检测对应的菌群不完全一致。浙江省钩体病的防制工作不容忽视,尤其应加强宿主动物监测。
- 孟真龚震宇王臻姜理平石国祥程苏云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
- 一种样品储存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储存管,涉及医学检验技术技术领域,该样品储存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一端具有连接部且另一端封闭,连接部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管盖用于与连接部连接并封闭开口,管体的侧壁由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
- 马雪孟真蔡德雷吴平谷
- 原花青素的致突变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 目的 原花青素的致突变性和抗氧化性研究.方法 用Ames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原花青素的致突变性.根据老龄小鼠血中丙二醛(MDA)值分为5组(每组10只),设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41.67、83.3...
- 宋燕华孟佳徐彩菊吴惠岭孟真
- 关键词:原花青素致突变性抗氧化性
- 醇类免洗手消毒液毒理学安全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评估2种醇类免洗手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市售常见醇类免洗手消毒液A和B,参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免洗手消毒液A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量(LD_(50))为5 815 mg/kg体重,大鼠急性经口LD_(50)为5 803 mg/kg体重;免洗手消毒液B大鼠、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_(50)均大于5 000 mg/kg体重。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最高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均为0.3,皮肤刺激强度分级均属无刺激性,均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免洗手消毒液A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除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免洗手消毒液B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2种免洗手消毒液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使用均相对安全。
- 严峻蔡德雷夏勇傅剑云张世鑫孟真郑云燕
- 关键词:醇类手消毒液毒理学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