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鹤

作品数:2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文化
  • 5篇教学
  • 4篇社会
  • 3篇社会文化
  • 3篇社会主义
  • 3篇视域
  • 3篇主义
  • 3篇文化视域
  • 3篇文化学
  • 3篇教育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和谐社会
  • 3篇发展观
  • 3篇高校
  • 2篇党建
  • 2篇道德
  • 2篇道德修养
  • 2篇修养
  • 2篇遗憾
  • 2篇执政

机构

  • 25篇辽东学院
  • 1篇中共辽宁省委...

作者

  • 25篇孙鹤
  • 1篇刘凤国
  • 1篇张钟声
  • 1篇郑德平
  • 1篇韩秉文
  • 1篇朱丽献
  • 1篇邱学东
  • 1篇肖征
  • 1篇党建华
  • 1篇范大武

传媒

  • 12篇辽东学院学报...
  • 4篇学习与探索
  • 3篇理论界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学习月刊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公平、公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素质与阳光教育被引量:1
2006年
民族素质是国家强盛的关键因素,而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的教育则是关键的一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主义使教育正在偏离它的基本目的,阳光教育正在唤醒教育向根本目的复归。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已经使我们看到未来形态是民族素质的较量,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就将失去强国的地位。
孙鹤
关键词:民族素质阳光教育
人情与公权私化关系的文化学探析被引量:2
2009年
人情是百姓间特定的文化纽带,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着百姓的文化需要,也以文化为载体形成了功利意识得以成长的土壤。在功利意识的作用下,人情往往由形而下的民间意识升级为形而上的权利意识,成为权物、权钱、权权、权色、名利置换等利益置换形式的外在表现形态,并逐步成为官场的潜规则。公权遂进入人情视野,由形而上的国家意识降级为形而下的民间私有权利意识,并逐步被私化。人情对国家公共利益的蚕食在今天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渐渐形成中国当代文化体系上的硬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文化视角,对人情与公权私化之间的联系及公权私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渊源、文化本质、文化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找到解决公权私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即设立"权力边界"、实施阳光监督的治标方法和强化素质教育,确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治本方法。
孙鹤
关键词:人情阳光监督权力边界社会核心价值观
人样文化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当世人反思当下那些为商品漆锈所"普染"的对象现实时,"人样"牵出了人在社会化之后一生的形象塑造过程,它的完善牵涉了太多的社会文化问题,它的拓广、深化和获得,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关注。站在文化视野中,理性甄别人样,探求其完善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逐渐成为体恤文明本色还是炫彩功利土壕的严苛而敏锐的课题。本文立足文化世界空间建构,探究"人样"与表现这个"世界"的关系和其自身发展的文化问题。
孙鹤
关键词:文化公正
文化视角下的执政党建设
2006年
执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从理论上讲,是因为它能够创建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以和谐社会为呈现形式,以公正、和谐、发展为特征。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决定和谐社会必须处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需要为文化内核的变化之中。执政党要保持执政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孙鹤
关键词:执政党和谐社会社会文化环境
教育公平与教育目的被引量:4
2005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公平的经济、政治、文化内涵,是能否站在“使人之为人”的高度认识教育发展、认识素质教育、认识教育者的关键,也是社会能否站在“使人成为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认识教育公平的关键。探讨教育公平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郑德平孙鹤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目的社会公平历史意义教育发展人之为人
“人有人样”公正实义说略
自古及今,人类文化从未偏离两个问题,即需要和满足需要,"人样"早已成社会文明的象征,人有人样始终是社会为之奋斗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人类文明形态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的文化问题透视出人们基于"人样"愿望对公正实质的文...
孙鹤
关键词:公正文化社会主义
文献传递
遗憾学域社会文化体间互动思维问题研究
2017年
基于遗憾学对互动思维中两个关键对象"无奈"和"终极"的发现,在需要、满足需要、理想与现实距离域中研究其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体系中的问题内涵及关联,提出解决问题的视角和关注点。
孙鹤马心月
关键词:互动思维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问题的文化学探析被引量:2
2009年
人的文化需要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精神家园的寻找,有了精神家园就有了人生幸福的感觉;社会的文化需要在本质上表现为对共同精神家园的建立,有了共同精神家园就有了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及和谐、进取的社会发展态势。社会单体精神家园寓于社会共同精神家园之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单体寻找到精神家园的需要。本文自人的文化需要出发,运用文化学方法,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问题,提出了应该关注的四个方面:人生动力与精神家园、社会发展与共同精神家园、社会单体精神家园培植与社会共同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统一。
孙鹤
关键词:精神家园文化力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与途径的文化学探析
2014年
青少年社会管理是人成为社会人并获得发展的起点,是国民社会化最基础的一环,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加剧了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冲突,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增加了增强民族文化力的紧迫感,中国青少年社会管理事业在增强民族文化力过程中的文化地位日渐突出,建立健全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任重而道远。如何以提高人的文化本质为目的建立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实现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社会合力最大化?提出了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科学性问题。其中,关于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是最重要的动态的与时代紧密相连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相关问题给予探析,其意义在于探究青少年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科学结构,其目的在于提出研究视野。
孙鹤
关键词:终身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目的形象艺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供给侧创新问题——“2018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成果综述被引量:7
2018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立足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顶层设计和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视野中,以乡村为主体,供给是前提也是条件。围绕战略思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生活富裕、经验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以供给侧创新为主线的令研究者与实践者共鸣的成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需要。
孙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