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琦
-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尘肺全肺大容量灌洗的改良操作方法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通过改良尘肺全肺大容量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操作方法,减少原有操作方法不良反应,并验证改良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尘肺WLL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观察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20例。全部患者实行非双肺同期肺灌洗术。常规监护并麻醉诱导、插入39Fr左支气管导管并纤维支气管镜定位,验证气密性。每位患者双侧肺分别灌洗时间间隔为3 d。A组患者采用每次灌注灌洗液1000 mL,先负压吸引500 mL后,实施灌洗侧机控正压单肺通气5次,然后继续负压吸引灌洗液残液。待灌洗液残液无明显残余,进行第二次灌洗操作程序,直到灌洗液清亮的处理方案;C组应用传统WLL操作方法即每次灌注灌洗液1000 mL,并负压吸引灌洗液,于灌洗第3、6、9、12次进行机控正压通气并负压吸引灌洗液,直到灌洗液清亮。两组患者灌洗结束后均采用负压吸引灌洗液残液、呼气末正压通气、应用扩张支气管药物等方法促进灌洗侧肺功能恢复。于灌洗操作结束后60 min停用全部麻醉药品,复苏并拔管。记录患者灌洗液变清亮的灌洗次数、灌洗手术操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手动辅助通气提升血氧饱和度、恢复双肺通气操作次数,气道压力监测参数,血气分析指标,残液量,术后咳痰量、术后第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参数。结果A组病例灌洗操作次数、手动辅助提升血氧饱和度和恢复双肺通气次数均明显少于C组(P<0.05),并较好保证安全范围的氧合水平,降低高碳酸血症发生概率。A组相较C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在灌洗结束、气管拔管前时点显著降低(P<0.05)。A组术后灌洗液残液量、咳痰量少于C组(P<0.05);并且术后第24小时时点A组PaO2优于C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尘肺WLL方法,能够减少肺灌洗次数、手动辅助通气提升血氧饱和度操作次数和双肺通气次数,保持良好氧合和安全血
- 刘超赵亚娟孙玉琦卢吉灿刘阳
- 关键词:尘肺全身麻醉单肺通气
- 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通过对我院小儿耳鼻喉手术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效果,并且予以对比。2015年1月~2016年1月,从我院选择100例小儿耳鼻喉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ug,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剂量为每千克5ug,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更加短,并发症更加少,拔管后的躁动次数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后2min和5min的MAP水平明显更低,HR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5min、30min、90min的VAS评分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芬太尼对比,采用舒芬太尼对小儿耳鼻喉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并且安全性更加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孙玉琦卢吉灿刘超赵亚娟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麻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身麻醉(全麻)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切皮(T1)、扩髓腔(T2)、术毕(T3)时的血清皮质醇(Cor)以及T3时心率(HR)、血压(BP);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T1、T2、T3时的Cor水平分别为(241.5±28.9)、(245.8±30.2)、(251.2±20.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68.5±31.5)、(323.5±28.9)、(360.5±32.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3时舒张压(81.0±6.9)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23.5±10.0)mm Hg、HR(74.9±9.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5.5±7.3)mm Hg、(132.1±10.2)mm Hg、(84.1±10.2)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1.41±0.31)、(2.33±0.63)、(2.87±0.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5±0.25)、(3.78±0.52)、(3.95±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孙玉琦卢吉灿刘超赵亚娟
- 关键词:超声引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全髋关节置换
- 地佐辛对减轻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在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使用地佐辛对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选取100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地佐辛,观察两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等指标。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苏醒后15min、30min时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5min后呼吸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时点CHEPO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地佐辛可显著减轻苏醒期躁动,同时还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苏醒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赵亚娟卢吉灿刘超孙玉琦
-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地佐辛
- 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60例患者,编号后按照奇偶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手术治疗时应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镇痛与镇静效果、麻醉期间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镇静评分量表(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1)时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对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镇静与镇痛的效果较好,可维持血氧饱和度稳定,安全性良好。
- 赵亚娟卢吉灿刘超孙玉琦
- 关键词:丙泊酚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麻醉血氧饱和度
- 右美托咪定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给予Dex负荷剂量1μg/kg,术中以0.5μg/(kg.h)维持输注,C组患者相同方法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T1),诱导前(T2),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3),置入喉罩成功后即刻(T4)、1 min(T5)、3 min(T6)、5 min(T7),腹壁穿透置管即刻(T8),充CO2气腹完毕即刻(T9),卵巢囊肿摘除时(T10),放CO2气腹时(T11),手术结束时(T12),呼之睁眼时(T13),拔出喉罩时(T14),拔出喉罩后1(T15)、3(T16)、5 min(T17),手术患者的HR、SBP、DBP、MAP、Narcotrend分级和Narcotrend指数(NI)及OAA/S评分;记录患者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处理;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等。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本相同(P>0.05);D组患者在给予Dex后,NI值即降低,至给药后10 min时NI降为55±8,OAA/S评分为2.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两组NI逐渐恢复,呼之睁眼时NI为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SBP、DBP及HR在T4时点呈明显升高,其中HR在T5时刻仍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SBP、DBP及HR在T13、T14时刻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HR在T15时刻仍呈明显升高(P<0.05);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30%,疼痛(VAS≥4分)达30%,而D组无一例发生躁动,疼痛(VAS≥4分)仅1例(P<0.05)。结论 Dex负荷剂量1μg/kg,术中以0.5μg/(kg.h)维持输注,可使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镇静深度更适当,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预防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选用。
- 孙玉琦佘守章许立新许学兵卢吉灿
- 关键词:腹腔镜喉罩麻醉深度苏醒质量
- 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炎性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认知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50例行TKA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全身麻醉(全麻)组和复合组,各25例。全麻组接受单纯全麻,复合组接受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MMSE)及外周血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结果复合组术后1 d和术后7 d时MMSE评分分别为(23.1±2.0)、(25.5±2.4)分,显著高于全麻组的(20.8±2.1)、(22.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后24 h(T1)和术后72 h(T2)时CRP和IL-6表达水平分别为(121.24±40.16)、(43.52±13.82)mg/L、(33.23±8.12)、(26.88±3.72)pg/ml,显著低于全麻组的(175.13±41.25)、(85.46±22.31)mg/L、(52.25±8.57)、(36.41±3.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有助于降低全麻下老年患者TKA术后炎性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赵亚娟卢吉灿刘超孙玉琦
-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膝关节置换术炎性反应
- 地佐辛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和谵妄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的不同给药方案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EA)和谵妄(ED)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18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n=30):A组诱导前静脉注射(简称静注)地佐辛0.1 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0.9%生理盐水(NS)5 mL;B组诱导前静注0.9%NS 5 mL,手术结束时静注地佐辛0.1 mg/kg;C组诱导前静注地佐辛0.05 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0.9%NS 5 mL;D组诱导前静注0.9%NS 5mL,手术结束时静注地佐辛0.05 mg/kg;E组诱导前静注地佐辛0.05 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地佐辛0.05 mg/kg;F组(对照)诱导时与手术结束时均静注0.9%NS 5 mL。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对比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20 min、30 min的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PAED)量表评分及五分量表(5-point scale)评分,EA和E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20 min、30 min B组PAED评分、5-point scale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五组;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20 min F组PAED评分、5-point scale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五组(均P<0.05)。EA和ED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其他组,而F组则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结束时静注地佐辛0.1 mg/kg对患儿EA和ED的预防作用更佳,不影响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用。
- 孙玉琦卢吉灿刘超赵亚娟
- 关键词:地佐辛苏醒期躁动麻醉
- 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烷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降压麻醉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116例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采用相同方式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1.5%~3.0%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3%~6%七氟烷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两组达到目标MAP时间、控制性降压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组间各相同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中(T2)MAP与组内麻醉前(T0)、麻醉中(T1)、手术结束后1 h(T3)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各相同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达到目标MAP时间和控制性降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5.6±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4±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应用七氟烷降压麻醉较为安全,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推荐在今后此项手术使用七氟烷进行降压麻醉。
- 孙玉琦卢吉灿刘超赵亚娟
- 关键词:七氟烷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高血压脑出血
- 鼻内窥镜手术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鼻内窥镜手术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成人鼻内窥镜全组鼻窦开放术手术计43例,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单次使用顺阿曲库铵,术中不再追加肌肉松弛剂。根据患者术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将患者分成A组(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组,17例)和C组(机械通气组,26例)。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保持脑电图双频指数(BIS)50±5。全部患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维持有创平均动脉压(MAP)50~70mmHg,降压幅度不超过术前MAP的30%。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操作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术中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硝酸甘油量,气道压力监测参数及拔管后1 min、10 min、2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_(2)),A组自主呼吸恢复后1 min、10 min、20 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结果2组患者术毕至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患者拔管前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均较C组明显降低(P<0.001)。2组患者两时点间Ppeak、Pplat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拔管后1 min、10 min SPO_(2)比较显示A组高于C组;2组内3个时点间SP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SPO_(2)随时间延长而增长。A组自主呼吸恢复后1 min、10min、20 min PetCO_(2)下降并保持生理参数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鼻内窥镜手术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对控制性降压效果无明显影响,术后快速气管拔管,并维持良好的自主呼吸,该方法可供临床工作参考。
- 刘超唐妮娜赵亚娟孙玉琦熊璐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技术控制性降压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