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应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1
- 2008年
- 孙朋波崔慧君
- 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的利弊分析与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珍菊降压片作为中西药结合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很多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中西药复方制剂,该药也存在不少弊端.如果应用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针对珍菊降压片所含成分,分析其应用的利与弊,并进行用药探讨,以促进安全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孙朋波刘光峰刘慧慧
- 关键词:中西药复方制剂珍菊降压片用药探讨
- 缺血性J波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 2015年
- J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在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等心电图中,均存在J波形态、时限和幅度的改变,上述与J波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J波形成的离子机制是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增加,电生理基础是内外膜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产生2位相折返致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1]。
- 包卫方于占彩孙朋波李振光徐东波侯丽艳高芳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心律失常
- 中成药益肾蠲痹丸的肾毒性及其防范措施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中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势在现今社会仍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有些中药仍含有一些毒性成分,所以用药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中成药益肾蠲痹丸的主要中药成分中含有寻骨风,其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研究就益肾蠲痹丸的毒副作用及防范措施作一探讨,为此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孙朋波刘慧慧刘光峰
- 关键词:中成药益肾蠲痹丸肾毒性
- J波及J波综合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 2012年
- 目的J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在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等心电图中,均存在J波形态、时限和幅度的改变,上述与J波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J波形成的离子机制是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增加,电生理基础是内外膜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产生二位相折返致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缺血性J波伴ST段抬高可作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心电图表现。
- 包卫方孙朋波于占彩周建华
- 关键词:J波J波综合征细胞电生理
- 24h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检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脑电图组(65例)与动态脑电图组(75例),对比两组经不同脑电图检查技术检出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对比不同脑电图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结果动态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脑电图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残疾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中度异常患者死亡率高于动态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异常患者残疾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病毒性脑炎病情评估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准确性更好,有助于医师尽早为患者制定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致残及致死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 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24H动态脑电图病情评估预后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不良反应观察分析及处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静注后引起多例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4~10我院11例患者静脉输入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临床监护过程,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使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有9例患者出现高热、药疹、面部潮红、恶心、胸闷、憋气等症状,所占比例为81.82%.有2例是胃肠道反应,所占比例为18.18%.在实施有效应急处理之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严格掌握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的给药方法与注意事项,加强临床监护,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能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孙朋波刘慧慧王慧玲
- 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心电图改变12例分析
- 2011年
- 头孢类药物抗生素,因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酒概率的增多,临床出现了很多例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发生不良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或双硫醒样反应)的患者,我院急诊科2009年共接诊12例,经抢救后均痊愈出院,现总结分析如下。
- 包卫方孙朋波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 使用甲氧氯普胺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
- 2008年
- 孙朋波丛亚莉
- 关键词:药物利用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J波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缺血性J波的电生理特征及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变化,为临床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128例STEMI患者,根据有无J波分为缺血性J波组及非J波组。另选1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电生理特征、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及相关性。结果128例STEMI患者中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为29.7%;与非J波组相比,J波组STEMI超急期伴下壁及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P〈0.05),STEMI超急期发生于右冠状动脉梗死的比率高(P〈0.05),STEMI超急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STEMI组血浆LP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J波组血浆LPA含量较非J波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STEMI超急期缺血性J波多见于右冠脉受累、下壁梗死的患者,易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STEMI超急期血浆LPA显著升高,伴缺血性J波患者LPA升高更明显。缺血性J波联合LPA可作为理想的电生理和生化标记物用于临床的早期预誓和早期干预。
- 包卫方孙朋波李振光于占彩周建华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血磷脂酸缺血性J波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