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田
- 作品数:1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分析24例NHL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其HE切片的形态学特点;应用SP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凋亡。结果24例HNL中女性20例,男性4例;年龄18~46岁,平均29岁;主要累及颈部淋巴结伴发热。病理组织学淋巴结副皮质区各种大小散在或融合病灶,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缺乏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45RO,不表达CD15、CD20、CD30;组织细胞表达CD68;凋亡细胞及碎片TUNEL强阳性。结论HNL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特殊表现。HNL临床病理特征复杂,临床及病检均易误诊。淋巴结活检显示有多种形态组织细胞,转化的T淋巴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的病灶,不伴有粒细胞浸润,有助于HNL的诊断。
- 孙兆田齐进友鲍冬梅
- 关键词: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 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对 4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 4例均为女性 ,年龄1 4~ 2 4 (平均 1 9)岁 ;临床表现以腹部肿块为主。病理组织学示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 ,圆形椭圆形 ,核异型性不明显 ,核分裂少见 ;以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假乳头排列为特征。免疫组化示 4例瘤细胞弥漫性a1 -AT (+) ,vimentin(+) ;2例局灶NSE(+) ;4例局灶ER (+) ,PR (+) ;4例CgA (- ) ,Syn(- )。提示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年女性 ,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治愈率高。
- 孙兆田陈延平鲍冬梅王鹏程
- 骨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孙兆田李绍来王鹏程宗传贞
- 关键词:骨盆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腺性膀胱炎误诊为膀胱癌2例被引量:7
- 2003年
- 1病例报告
例1:男,69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7d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脓细胞(一).B超:双肾及输尿管无异常,膀胱占位;CT:膀胱癌.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可见乳头状肿物,膀胱内壁血管网明显迂曲.临床诊断:膀胱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腺性膀胱炎.
- 孙兆田李静宗传贞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误诊膀胱肿瘤
- 骨的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孙兆田李绍来王鹏程宗传贞
- 关键词:病检临床病史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 肺部孤立性肿块的CT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 2002年
- 亓进友孙兆田等
- 关键词:CT诊断病理诊断
- 腮腺混合瘤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腮腺混合瘤又称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此肿瘤主要来源于腮腺润管的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病理组织学上主要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和软骨样组织组成。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5年间腮腺混合瘤患者84例,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切除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现对腮腺混合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 李绍来孙兆田
- 关键词: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治疗腮腺肿瘤上皮组织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细胞
- 胃肠道间质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 32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 ,大多数病例CD1 1 7和CD34标记阳性。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缺乏定向分化。CD1 1 7。
- 孙兆田刘业东鲍东梅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
- 细胞因子对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修复作用影响的系列实验研究
- 周华江李金花张琦刘波孙兆田
-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病,既往的各种治疗方法其疗效不满意。本实验研究先用液氮冷冻法造成实验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然后从骨颈后方向股骨头凹陷处钻孔直至骨皮质下,继之做了两项实验,并通过X线片结合计算机相对密度分析,骨密度测量,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细胞因子
- 女性尖锐湿疣3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 2004年
- 孙兆田张娟王树村鲍冬梅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性传播疾病女性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