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佰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球孢白僵菌CXJ-1对棉蚜杀虫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 棉蚜是近年来棉花发生的一种重要害虫,我国棉蚜防治主要手段是化学防治,化学农药大量施用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该地区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使用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成为今后控制棉蚜的重要发展方向。球孢白僵菌是一种昆...
- 孙佰平
- 关键词:棉蚜杀虫机理酶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枯草芽孢杆菌S44菌株ituD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进一步明确枯草芽孢杆菌S44菌株的防病机理,克隆其Iturin A合成关键基因ituD,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通过PCR技术克隆了枯草芽孢杆菌S44菌株ituD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为1203bp,编码40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ituD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5%。构建了原核生物表达载体pET28a(+)-ituD,对不同的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37℃6h能诱导ituD融合蛋白的最大量表达,在0.5mmol/LIPTG浓度下可以成功表达出ituD蛋白。
- 任娟孙佰平杜娟张慧赵思峰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原核表达
- 正交设计优化以沼液为基质的枯草芽孢杆菌S37最优发酵培养基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获得以沼液为基质的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以S37生物量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S37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单因素多水平和多因素多水平考察。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为MgSO4·7H2O 1.6g/L、KNO30.6g/L、CaCO32.3g/L、玉米粉2g/L、KH2PO42.6g/L、豆粕3.0g/L。最佳培养基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量吸光值达到1.005,其OD600值比优化前的0.275提高了2.65倍。筛选出了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以沼液为基质发酵枯草芽孢杆菌S37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 杜娟孙佰平张学坤赵思峰
- 关键词:正交设计沼液枯草芽孢杆菌
- 枯草芽孢杆菌S37沼液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产物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治被引量:3
- 2013年
- 为获得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法和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lolgy,RSM)对以沼液为基础的枯草芽孢杆菌S37抑菌蛋白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确定对抑菌蛋白影响较大的4个显著因素:MgSO4.7H2O、玉米粉、KH2PO4和豆粕;通过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枯草芽孢杆菌S37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MgSO4.7H2O 2.95g·L-1、(NH4)2SO42.4g·L-1、NaCl 3.0g·L-1、KNO34.41g·L-1、CaCO35.89g·L-1、ZnCl21.11g·L-1、玉米粉4.18g·L-1、KH2PO44.14g·L-1和豆粕2.79g·L-1。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验证,试验值和预测值较接近,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较小,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达1.94cm,比优化前提高8.38%;用此培养基发酵产物滴施棉苗根际土壤,与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到45.94%。
- 杜娟孙佰平赵思峰吴彩兰
- 关键词:响应面沼液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
- 眩灯蛾白僵菌菌株(两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棉蚜致病力试验被引量:1
- 2011年
- 从新疆北部沙漠边缘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上自然感染死亡的眩灯蛾Lacydes spectabilis(Tauscher)上分离出两株白僵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采用浸虫法测定分离白僵菌CXJ-1和CXJ-2菌株在不同浓度下对棉蚜的室内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CXJ-1和CXJ-2两菌株在浓度为4.75×109个/mL浓度下对棉蚜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76%和94.33%,致死中浓度分别为4.37×105个/mL和1.08×106个/mL,致死中时间分别为3.54d和3.59d。分离获得的两株球孢白僵菌对棉蚜均具有较好的致病力,其中菌株CXJ-1致病力比CXJ-2高。
- 孙佰平徐强赵思峰王佩玲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
- 响应面法优化球孢白僵菌CXJ-1的发酵工艺条件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CXJ-1(Beauveria bassiana CXJ-1)在液体发酵过程中分生孢子的产孢量,采用响应面法对球孢白僵菌CXJ-1产孢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产孢发酵条件最适初始pH、发酵转速和发酵温度。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了球孢白僵菌CXJ-1产孢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28.07℃,转速198.95r/min,初始pH 6.10,预测孢子浓度可达9.5×108个/mL,在优化发酵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孢子浓度达到9.7×108个/mL,表明验证值和预测值有较高的吻合度。
- 孙佰平任娟赵思峰侯彩霞王斌刘启鹏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产孢
- 枯草芽孢杆菌S44抗菌粗蛋白的研究
- 为了明确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S44对棉花主要土传病害的防病机理,对其活性功能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其抗菌粗蛋白经120℃处理30 MIN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对蛋白酶K不敏感...
- 罗燕娜任娟孙佰平赵思峰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棉苗立枯病棉花黄萎病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球孢白僵菌CXJ-1与吡虫啉防治棉蚜配方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与吡虫啉复配防治棉蚜的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CXJ-1菌株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并以对棉蚜致死率较高的1×109 mL-1、1×108 mL-1和1×107 mL-1 3个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分别与0、0.03g.L-1和0.04g.L-1的吡虫啉复配后,采用大田喷雾施药法测定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08 mL-1 CXJ-1孢子悬浮液与0.03g.L-1吡虫啉混用是最佳配比;施用3d后对棉蚜的校正防效为85.18%,第11天为60.33%,显著高于单用0.03g.L-1吡虫啉,且对天敌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影响最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与吡虫啉复配后对棉蚜的持效期长,可减少吡虫啉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其对棉蚜的选择压力。
- 孙佰平杜琴赵思峰王春娟王志霞
- 关键词:棉蚜球孢白僵菌吡虫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