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伟民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妊娠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1篇电刺激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电解质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异
  • 1篇血压变异性
  • 1篇压变异性
  • 1篇炎症
  • 1篇氧化应激

机构

  • 9篇延安大学

作者

  • 9篇孙伟民
  • 2篇任永变
  • 1篇李小龙
  • 1篇刘运磊
  • 1篇刘强
  • 1篇景蓉
  • 1篇高翔
  • 1篇梁新乐

传媒

  • 5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异位妊娠96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任永变孙伟民
关键词:异位妊娠误诊分析误诊原因误诊病例急腹症妇产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在青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个人生活质量下降及社会重要的经济负担,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COPD的发病机制研究目前尚未明确阐述,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根本治疗方法对COPD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氧化应激、蛋白酶与抗蛋白失衡及细胞衰老与凋亡方面作一综述。
张曼刘雅孙伟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炎症氧化应激抗氧化细胞衰老
助力电刺激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助力电刺激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使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施以Bobath疗法、及助力...
景蓉刘运磊高翔李小龙孙伟民王季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BOBATH疗法
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妊娠14~37 W 的正常孕妇,符合引产指征的患者,给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 ml 后,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12 h1次,给药3次。共150 mg,最末次服药后1小时空服、温水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之后根据宫缩情况加服米索前列醇,总量不超过1800 ug.结果用药后有规律宫缩所需时间缩短19.5 h,用药后较用药前 Bishop 评分增加,总有效率达94%。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既能促进宫颈软化.又使宫缩规律而持久,可大大缩短中、晚期妊娠引产时间.
任永变孙伟民
关键词:利凡诺尔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晚期妊娠引产
前循环机械取栓术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严重的长期残疾和死亡。及时、有效的血管再通至关重要,可明显改善预后。机械取栓术已经被证明是治疗AIS的一种新型方法,具有再通效率高、适应证广等优点,已成熟运用于前循环闭塞,且成为标准治疗术。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SA)指南建议接受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治疗且未接受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MT术后24小时内和成功完成再灌注后控制血压 <180/105 mmHg (1 mmHg = 0.133 kPa)。有研究表明,再通后前24小时内保持相对较低的血压水平与良好的功能预后、降低死亡率和降低出血并发症相关。因此,把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至关重要。为更好地了解机械取栓术后的血压管理,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对机械取栓术、AIS脑血流动力学、机械取栓术后的血压及术后的血压变异性作一综述。
刘雅孙伟民刘强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血压血压变异性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抗炎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伤残率、高死亡的特点。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目前研究表明炎性反应机制仍是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因此抗炎治疗是关键。大环内酯类药物(Macrolides,简称MA)的抗炎作用逐步得到证实并应用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本文就M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做一综述。
张曼孙伟民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炎治疗
CNKI中脑卒中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1年
目的:检索我国脑卒中高被引文献的计量特征。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脑卒中文献,参照普赖斯定律确定高被引文献,用Excel 2010统计分析被引、年份、期刊、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结果:检出高被引文献219篇;文献数自2009年开始上升至2001年达峰值55篇从2012年发表份数趋于下降趋势;文献分布在88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论文总数居第一,《中华高血压杂志》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均居第一;文献作者共73人、署886名次,总合作率87.21%,作者王文、霍勇、陈伟和王陇德署名数依次居前3位;作者机构362个,其中医院占77.35%,20个核心发文机构中院校占7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3个单位依次居署名文献数、折合文献数前3位;涉及关键词490个、980次,“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卒中”、“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的使用频次居前5位;86篇文献获基金121项次。
刘雅孙伟民张曼
关键词:脑卒中CNKI文献计量学
双硫仑样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7年
Jacobsen等人于1948年发现,人体吸收微量双硫仑后饮酒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称这种症状反应为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安塔布司反应。随着我国近30多年的经济发展,酒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明显增加,引起了一系列医学、经济和社会等严重后果,尤其是酒依赖引起的众多社会问题。加之随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加之不合理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明显增多。
梁新乐孙伟民
关键词:双硫仑样反应
血清电解质水平对COPD价值研究
202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加重,与医用支出和高发病率相关。COPD急性加重型患者存在影响血清电解质失衡的因素,如缺氧、呼吸性酸中毒、代谢异常(如血清电解质失衡、尿毒症、肝功能异常)。本文旨在对入院后电解质水平对慢阻肺患者的病情相关性作一综述。
张苗苗孙伟民
关键词:慢阻肺血清电解质失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