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彦妮
- 作品数:103 被引量:6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敷贴防治消化道肿瘤中、高致吐性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索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贴剂防治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后消化道反应、免疫机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确诊消化道恶性肿瘤并行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的住院患者140例,参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入组者化疗前20 min均给予常规止吐处理1次(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或甲泼尼龙40 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化疗后第2天加用香砂六君贴疗法1周(选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每日6 h,每日更换敷贴),观察组患者同时贴敷安慰贴剂,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消化道反应分级情况、淋巴细胞亚群浓度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分级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分级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3%(57/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4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对观察组进行分层分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不同种类肿瘤中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明显下降(P<0.05);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明显均下降(P<0.05)。免疫功能结果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亚群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D3^(+),CD4^(+),NK细胞亚群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香砂六君贴观察组的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生存质量改善(P<0.05)。结论香砂六君贴可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高性致吐化疗方案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改善患者免疫机能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医外治穴位贴敷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菲娄彦妮李利亚程志强
-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消化道肿瘤中医外治消化道反应
- 热毒蕴结型手足综合征临床论治经验撷菁被引量:2
- 2022年
-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以掌跖部感觉障碍及红斑为主的一种特异性皮肤综合征。此类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蓄积所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迫使患者中断抗肿瘤治疗,影响预后。抗肿瘤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等。
- 李韬芝贾立群邵文博杨闪闪娄彦妮
- 关键词:手足综合征抗肿瘤药物临床论治患者生活质量化疗药物
- 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6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0g/次,Bid,共2周;对照组口服健脾益肾颗粒,10g/次,Bid,共2周。2周后评价疗效,记录2组患者在服药前后的脾虚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服药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服药前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服药后,试验组患者在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及腹胀便秘4个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2组患者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检查证明该药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可改善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候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较为安全。
- 王红岩李冬云陈赐慧李园黄金昶谭煌英朱世杰程志强万冬桂李学李利亚娄彦妮崔慧娟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脾虚证
-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不同分子分型在治疗、预后上存在差异,三阴乳腺癌为乳腺癌的一种分型,临床特点为ER、PR、HER2均为阴性,三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不敏感,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预后。三阴乳腺癌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及其他证型,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对症用药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及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临床及试验研究均证实,对于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除放化疗外,中医药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有效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可以扶正抑瘤,达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作用。
- 苏菲万冬桂刘芳贾立群张艳华王娟娄彦妮
- 关键词:中医三阴乳腺癌辨证论治
- 中医外治化疗性手足痛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文献综述共有两篇,分别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规律与评价方法”和“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主要从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与预测因子、评价方法与鉴别诊断...
- 娄彦妮
- 关键词:中医外治
- 中医外治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背景:奥沙利铂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周围神经毒性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甚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法外...
- 贾立群娄彦妮
- 关键词:中医外治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温经通络法
- 文献传递
- 恶性腹水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IT-AI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 目的探讨中文版腹腔积液慢性病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Ascites Index,FACIT-AI)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FACIT-A...
- 娄彦妮卢令慧李园刘猛贾立群
- 关键词:恶性腹水生活质量
- 文献传递
-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辨治思路及用药经验探析被引量:7
- 2022年
- 骨髓抑制是细胞毒类抗肿瘤化学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虚劳”范畴。贾立群教授根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化疗后骨髓抑制与肝脾肾密切相关,重视舌诊对化疗的指导意义,治疗上主张病证结合、衷中参西、同病异治、分期而论,用药上配伍精当、疗效良好。
- 杨闪闪赵夙雅陈冬梅娄彦妮贾立群
- 关键词:化疗后骨髓抑制辨治思路舌诊
-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浅谈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现状被引量:36
- 2022年
- 该文通过对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恶性肿瘤治疗中医药增效、减毒资助项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医药在协同增效、减少毒副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热点。分析发现,中医药增效作用主要包括改善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改善多药耐药、逆转化疗耐药、协同增效及放疗增敏等方面,而在减毒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此外,中医药在减轻恶性肿瘤严重不良反应方面也体现了一定优势,为辅助肿瘤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与策略。
- 刘学伟娄彦妮冯哲冯哲
-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肿瘤减毒
- 基于m6A甲基化调控因子文献信息构建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
- 2021年
- 目的构建基于m6A甲基化调控因子的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并寻找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食管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提取m6A甲基化调控因子基因表达数据,利用R软件"limma"包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有关联的m6A调控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基于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风险评分,并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ROC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合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回归分析验证该模型在食管癌预后评估中的有效性。结果差异表达分析显示,ALKBH5、KIAA1429、RBM15、YTHDF1、HNRNPC、METTL3、WTAP、YTHDF2和YTHDC1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高表达ALKBH5(HR=0.953,95%CI为0.920~0.987,P=0.01)的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变量筛选方法选用LR向后剔除法,构建包含4个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较低风险组差(χ^(2)=5.53,P=0.02),ROC曲线提示模型预测性良好(AUC=0.759)。模型风险评分及临床病理特征纳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评分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法构建的食管癌预后风险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并确定了一个保护性生物标记物ALKBH5。
- 孙建荣娄彦妮孔晨帆贾立群
-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模型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