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剑斌
- 作品数:31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心脏结构正常的不同年龄儿童室性早搏形态分型及起源特点分析
- 姜剑斌
- 儿童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发病特点、急诊处理方法、转归及收住院诊治情况。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PSVT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儿科急诊共诊治65例PSVT,年龄8d~16岁,平均6.45岁,其中~1岁11例,~3岁4例,~6岁8例,~16岁42例。各年龄组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大多能成功复律。65例患儿中,收住院22例(34%)。婴幼儿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拒奶、烦躁、气促、水肿,其中并发心力衰竭9例;年长儿组(3~16岁)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无一例并发心力衰竭。不能复律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或需特殊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共22例(26例次),其中〈3岁14例,占住院患儿的64%。以脓毒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待查等诊断收住院者5例,均为〈1岁的患儿。结论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心力衰竭多,病情重。年长儿组诊断容易,处理及时者大多数转归良好。
- 姜剑斌陈其项如莲张园海
- 关键词:儿童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归
- 柯萨奇病毒B感染和细胞内信号传导调控被引量:4
- 2006年
-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柯萨奇病毒B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VB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对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反过来又能影响CVB与CAR的结合,影响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改变被感染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
- 仇慧仙姜剑斌陈其
-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信号传导
- 川崎病并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正>目的:分析川崎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住院的22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SPSS 1...
- 何跃娥仇慧仙荣星张园海姜剑斌吴蓉洲褚茂平项如莲
- 关键词:川崎病医院感染
- 文献传递
- 儿童心前区不适病因分析及心肌肌钙蛋白I的诊断价值
- 2005年
- 目的儿童心前区不适是较常见的临床主诉,少数是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可造成猝死。为了探讨小儿心前区不适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该研究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以了解有否存在心肌损害及心肌灌注情况,并比较其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心前区不适的患儿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摄胸片、检查常规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TnI,部分病例同时进行了MPI检查并按MPI减低程度分4个等级。用等级相关分析cTnI与心肌灌注减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儿中81例(65.9%)临床诊断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CKMB均正常;42例(34.1%)诊断为心源性疾病,17例cTnI升高,36例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nI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r=0.974,P<0.01)。结论儿童心前区不适大多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其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结合ECT可提高儿童心肌损害的诊断水平。
- 姜剑斌郑孝清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灌注成像儿童
-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 目的:复制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肌细胞内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的活化情况,探讨p38MAPK 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95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 ...
- 仇慧仙陈其姜剑斌项如莲褚茂平王丹荣星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磷酸化P38
- 文献传递
- 小鼠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Balb/c小鼠实验性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方法:用遗传易感的5周龄雄性Balb/c小鼠,于第0天、第7天、第21天、第42天重复皮下注射纯化的猪心肌肌球蛋白,分别于免疫后14、21、42、70d处死小鼠,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测定血清肌球蛋白抗体滴度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实验组86%(31/36)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炎病理改变。14d、21d出现急性心肌炎表现,主要为心外膜下、心肌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和肌浆溶解。42d、70d符合慢性心肌炎病理表现,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排列紊乱、纤维化,而心肌间质和心外膜下仍可见少量单个核细胞浸润。血清抗心肌肌球蛋白自身抗体滴度、cTnI浓度在急慢性期不同时间段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猪心肌肌球蛋白重复免疫可以诱导Balb/c小鼠出现典型的炎症持续存在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姜剑斌张静仇慧仙陈其
- 关键词:肌球蛋白心肌炎自身免疫性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81例患儿(CHD组)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鼻咽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3(PIV3)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并与同期同年龄段的无先天性心脏病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LRI组)比较。结果 CHD组RSV阳性率29.8%,显著低于LRI组的40.6%(χ2=8.48,P<0.01);PIV3阳性率10.5%,显著高于LRI组的5.2%(χ2=9.96,P<0.01),其余病毒阳性率较低。1~6月龄中CHD组RSV阳性率显著低于同龄LRI组(P<0.01),在7~12月龄和夏秋季中CHD组PIV3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同龄和同季节LRI组(P均<0.01)。结论 CHD组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谱与LRI组相似,但RSV感染率较低,PIV3感染率较高;RSV感染率低主要是来自1~6月龄组患儿,PIV3感染率高主要来自7~12月龄和夏秋季节的患儿。
- 花旺陈小芳张园海姜剑斌吴蓉洲荣星陈其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
- 心脏结构正常的不同年龄儿童室性早搏形态分型及起源特点分析
- 姜剑斌
- 儿童心前区不适病因探讨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心前区不适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是否存在心肌损害,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了解心肌灌注情况,并比较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心前区不适的患儿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胸片,常规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TnI测定,部分病例同时进行了MPI检查,比较cTnI与心肌灌注减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儿中81例(65.9%)临床诊断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CK-MB均正常。42例(34.1%)诊断为心源性疾病,17例cTnI升高,36例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nI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儿童心前区不适大多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其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结合ECT可提高儿童心肌损害的诊断水平。
- 姜剑斌
- 关键词:心前区不适病因探讨非心源性疾病心肌灌注显像病史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