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秋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机制建设探析
- 2014年
-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教育越加关注。现如今,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与个人素质,我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雷锋活动当中,实现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化。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实现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有效对策。
- 姚艳秋
- 关键词: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微博、微信、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分别阐述新媒体作用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姚艳秋于佳鑫
-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之探究被引量:6
- 2007年
- 高校教师聘任制在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与改造,聘任制的实施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全面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制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入手,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岗位设置、聘任模式、招聘与管理、激励机制、考核评估、落聘安置、社会保障等改革加以阐述。
- 姚艳秋
- 关键词:聘任制高校教师
- 基于生活本位的高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我们的道德观念正在从认知性道德向行为性道德转变,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所强调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灌输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要求。面对这种局面,必须转变德育观念,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源头,树立"个性化"的德育课程目标,形成生活本位的课程标准,探究隐藏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炼"典型生活事件",实行"参与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实现真实生活经验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完美融合,让大学生在体知与实践过程中完成个人道德素质的自主建构。
- 姚艳秋
- 关键词:生活本位大学生课程资源
- 形象营销战略视角下的大学特色品牌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形象营销战略显示大学特色品牌的价值内涵与公众吸引力,提升大学的竞争力,推动大学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我国大学形象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忽视文化理念传递、营销行为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等误区。大学形象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构建大学形象识别系统,还应通过建立并弘扬大学特色非物质文化品牌;带动现代大学制度设计的完善与创新;明确大学形象定位,推动大学特色品牌走向社会;开展大学形象维护和产权管理等途径,构建多维度的大学形象营销策略。
- 姚艳秋
- 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 2015年
-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和培养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除了注重知识的储备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从而不断加强我国对于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
- 姚艳秋
- 关键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