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7篇介入
  • 16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1篇介入治疗
  • 8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洗脱支架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药物洗脱
  • 5篇药物洗脱支架
  • 5篇雷帕霉素
  • 5篇急诊
  • 5篇冠脉
  • 4篇血管
  • 4篇疗效
  • 4篇经皮股动脉
  • 4篇股动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通州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姚立云
  • 21篇郭金成
  • 15篇张学坤
  • 14篇张海滨
  • 14篇张立新
  • 9篇刘长虹
  • 9篇张正海
  • 8篇高国旺
  • 8篇王国忠
  • 8篇马长生
  • 7篇张学坤
  • 6篇甘舜进
  • 6篇许敏
  • 4篇张海滨
  • 3篇李乃达
  • 3篇温宇梅
  • 3篇王乐丰
  • 3篇刘长虹
  • 2篇孙雨华
  • 2篇张正海

传媒

  • 6篇基层医学论坛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5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38~ 72岁 ;发生于造影术后 2例 ,发生于支架置入术后 3例 ,此 5例均在超声定位下采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 2 4h复查超声。结果  4例患者一次性瘤腔内注射凝血酶 5 0 0U后即刻闭合瘤腔 ,1例注射凝血酶 5 0 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 ,在超声引导压迫下 5min后闭合。无肢体栓塞、过敏反应等发生 ,所有病例 2 4h后复查无复发。结论 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无创方法 ,可作为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郭金成张正海杨连香孙文清王爱荣姚立云
关键词: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假性动脉瘤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6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I)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经皮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股动脉PSA进行了UGTI,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82(63.5±10.8)岁。造影术后发生11例,支架置入术后发生25例。凝血酶注射成功后平卧4~6h,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1~3d复查超声,30d临床随访。结果36例患者,单囊腔PSA 32个,复合囊腔PSA 4个(≥2个腔),瘤腔平均为(2.98±1.30)cm×(1.84±0.75)cm,凝血酶注射剂量为250~1000 (644.29±239.10)U,34例患者1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2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min闭合。UGTI治疗PSA成功率为94.4%(34/36)。1例注射凝血酶1000U后虽然瘤腔闭合,但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瘤腔闭合,但2min后出现寒颤、高热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d复发2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1例再次注射凝血酶1000U成功闭合,30d临床随访无复发,UGTI治疗PSA复发率为5.6%(2/36)。结论UGTI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郭金成许敏孙文清王国忠王萍平姚立云张学坤刘长虹张海滨张立新张正海高国旺马长生
关键词:动脉瘤股动脉凝血酶
凯时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应用凯时(前列腺素E1)对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将5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且符合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血流TIMI0级或1级),PCI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达到血流TIMI3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凯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umSTR)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及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凯时组心肌呈色分级2/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71.4%vs43.3%,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umSTR)≥50%的比例更高(82.1%vs53.3%,P<0.05)。心肌梗死1周后射血分数亦高于对照组(57.3%±5.4%vs47.2%±7.2%,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基础上,联合凯时治疗可改善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功能,近期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王国忠张立新张学坤刘长虹张海滨郭金成姚立云高国旺张正海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凯时心肌灌注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非心脏并发症的诊治被引量:4
2005年
为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非心脏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对 4 4 35例次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非心脏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非心脏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3% (5 7/44 35 ) ,其中穿刺部位严重外出血 0 .0 9% (4/44 35 ) ,腹膜后血肿 0 .0 2 % (1/44 35 ) ,假性动脉瘤 0 .9% (40 /44 35 ) ,肺动脉栓塞 0 .0 2 % (1/44 35 ) ,紫趾综合征 0 .0 5 % (2 /44 35 ) ,股动脉夹层 0 .0 7% (3/44 35 ) ,股动脉穿孔 0 .0 2 % (1/44 35 )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 0 .0 5 % (2 /44 35 ) ,脑卒中 0 .0 5 %(2 /44 35 ) ,股动脉血栓形成 0 .0 2 % (1/44 35 )。仅死亡 1例 (肺动脉栓塞 ) ,占 0 .0 2 % (1/44 35 ) ,其余病例经处理未留后遗症。提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非心脏并发症并非少见 ,如能及时发现、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 ,一般预后良好。
郭金成华琦刘力松姚立云李康张学坤万云高张立新张海滨
关键词:心脏并发症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经皮穿刺肺动脉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9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总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结果和经验。方法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8支血管行PTCA及支架治疗。结果104支血管获得成功(104/108,成功率为96.3%)。置入支架101个(101/104,成功率为97.1%),术中死亡1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及支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张正海姚立云郭金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经皮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部位无包扎早期下地活动
目的观察经皮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6例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min左右,6h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以及其穿刺部位...
郭金成张学坤温宇梅姚立云甘舜进马长生
关键词:人工压迫止血冠脉介入手术
文献传递
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进行多支或多处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同类型的DES(cypher和taxus)同时置人同一患者体内,并分为cypher组和taxus组,所有患者术后进行10个月临床和造影随访。结果34例患者入选,其中靶血管52支,靶病变68处,共置入支架75枚,其中cypher支架36枚、taxus39枚。术前两组狭窄程度分别为(75.4±14.2)%和(76.9±18.2)%,病变长度为(13.5±9.4)mm和(10.9±4.7)mm(P均〉0.05)。置入支架直径cypher组低于taxus组[(2.6±0.3)mm比(2.8±0.4)mm,P〈0.05]。支架长度分别为(16.8±6.3)mm和(16.0±6.3)mm(P〉0.05)。处理同一病变时,cypher和taxus两种支架重叠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10±5)个月的临床随访,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为8.8%(3/34)。9例患者随访期间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发生MACE的3例患者有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cypher和taxus组各1例),另1例为其他部位新的病变。6例支架重叠的患者无MACE发生。结论对多支或多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同期置入不同的DES是安全和有效的。
郭金成马长生王宇平许敏王国忠姚立云张学坤张海滨刘长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股动脉心导管术后无加压包扎被引量:3
2006年
郭金成马长生张学坤姚立云温宇梅甘舜进许敏孙雨华
关键词:冠状血管穿刺术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比研究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科自2007年8月—2008年7月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73例,均于发病后12h内行介入治疗(PCI),随机分为Firebird支架和Cypher支架两组,其中Firebird支架组93例,Cypher支架组80例。173例患者共植入Firebird支架132枚,Cypher支架124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靶血管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平均靶血管直径和平均靶病变长度对比,Firebird支架组比Cypher支架组为:(3.11±0.54)mm比(3.0±0.58)mm,(25.42±10.61)mm比(24.72±12.21)mm,P值均>0.05,统计学无差异性。临床随访6个月,两组均有1例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各有1例死亡,无亚急性、慢性血栓形成、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国产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疗效相似。
张正海郭金成张学坤姚立云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非心脏并发症的治疗被引量:3
2002年
郭金成姚立云王爱荣刘长虹张立新张海滨张学坤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性放射学手术后并发症冠心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