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琴 作品数:24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气管切开患者的盖被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盖被。主被套的顶部设置有颈槽,所述主被套的顶部且位于颈槽的均设置有护垫,所述主被套的表面且与颈槽相对应设置有布条,所述布条内贯穿有调节绳,所述主被套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被套,所述护垫上设置有绑... 姚晓琴 郑燕玲 吴施惠 马巧梅 肖米兰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构建本土化、科学可靠的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制订函询问卷,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3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8~0.235、0.267~0.316、0.364~0.386(均P<0.05)。最终形成了包括2项结构指标、3项过程指标、6项结果指标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所有指标各项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变异系数<0.25。结论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PACU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性、可靠性、可操行性较强的依据。 甘恬田 朱琼芳 江楠 龚凤球 李素萍 姚晓琴 马巧梅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管理质量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麻醉苏醒期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开放气道后,患者的通气效果、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鼻咽通气管均能有效改善通气。口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鼻咽通气管适合高龄、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或合并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黄毓婵 姚晓琴 陈旭素关键词:舌后坠 口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管 围术期护理超声培训需求调查和课程设计 2024年 目的调查我国围术期护理超声的临床应用和教学培训现状,以及继续教育需求。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4月面向全国二级或以上医院麻醉科的医师和护士线上发放问卷调查,共收回264份有效问卷,其中医师120名,护士144名,了解其科室围术期护理超声的临床应用与培训情况。对比麻醉科医师和护士掌握床旁超声技术的差异,汇总受访者对围术期护理超声的培训建议。结果受访麻醉科医师和护士在临床使用超声、对超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对超声知识的熟悉程度3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3位(76.9%)受访者表示麻醉科护士极少或完全不使用床旁超声。有239名(90.5%)受访者支持学习与使用围术期护理超声,并给予培训项目和每项最低学习例数建议。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中国重症护理床旁超声标准,提出围术期护理超声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框架。结论现阶段围术期护理超声临床应用率低、人员培训不足,处于待开发状态,需要建设课程和进行培训实践,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其临床使用率和技术水平。 姚晓琴 陈宇 朱琼芳 龚凤球 冯霞 刘家欣关键词:围术期 护理 床旁超声 麻醉 一种胸骨旁肋间神经阻滞多孔留置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骨旁肋间神经阻滞多孔留置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留置针,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连通有取样管,所述留置针的底端设置有针孔,且留置针的表面设置有四个出液孔,所述进液管... 陈宇 姚晓琴 李琪 廖怡 王晓娥麻醉复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客观、实用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小组讨论、专家咨询(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次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1和0.898,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的麻醉复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较高,指标可信度较高。 姚晓琴 马巧梅 陈慕瑶 陈旭素关键词:麻醉复苏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一种显示压力读数的呼吸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压力读数的呼吸囊。包括呼吸囊,所述呼吸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呼吸囊的另一侧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上连通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连通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上连通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 姚晓琴 陈宇 熊玮 康玉博 文志双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医生对麻醉专科护士护理水平期望状况调查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医生对麻醉专科护士护理水平期望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麻醉科医生对麻醉专科护士护理水平期望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3所三甲医院的246名麻醉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4%的医生对所在医院麻醉专科护理的水平表示满意,53.7%的医生认为护士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较高;多数麻醉科医生认为护士从事麻醉专科护理工作的最佳年龄是26~35岁,认为麻醉专科护士需要达到本科学历,麻醉科医生认为具备护师职称的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工作配合最好,麻醉专科护士知识水平对工作能力的影响最大;多数麻醉科医生认为护士掌握麻醉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结论:麻醉科医生对所在医院麻醉专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较高,期望值也高。 陈旭素 姚晓琴 朱琼芳 陈慕瑶 毕月丽疼痛教育对胃部分切除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2年 目的通过疼痛教育,提高住院病人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及对术后镇痛的接受程度。方法将136例拟施行胃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干预组由责任护士实施一对一疼痛教育,对照组未予疼痛教育。术后观察主动呼叫要求镇痛的例数、镇痛治疗的满意度、术后恢复情况、术后48h内睡眠时间等。结果干预组术后主动呼叫要求镇痛的例数、镇痛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48h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首次下床及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胃部分切除病人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提高病人术后镇痛的接受程度。 陈慕瑶 姚晓琴 陈旭素关键词:疼痛教育 胃切除术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麻醉科规培护士结业考核中的实施与评价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麻醉科规培护士培训及考核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对24名麻醉科规培护士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根据护理部新入职护士两年规范化培训要求,结合麻醉科规培护士的工作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设定6站式,每站时间15 min,对考核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调查麻醉科规培护士对该考核模式的评价。结果麻醉科规培护士考核成绩良好,在病史采集和突发事件站点考核分数稍低。绝大部分规培护士和考官认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有助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考官认为该考核模式能反映麻醉科规培护士岗位胜任力。结论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麻醉科规培护士临床能力考核,能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麻醉科规培护士的综合能力。 姚晓琴 吴泽慧 朱琼芳 马巧梅 黄哲燕 陈小俊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