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雷
-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脂肪供肝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脂肪供肝对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复发及生存的作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治疗的248例患者资料,其中供肝为非脂肪供肝有217例,脂肪供肝为31例。通过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和肿瘤特点,我们对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脂肪供肝对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复发及生存的作用影响及危险因素。结果在248例接受肝移植术的肝癌患者中,31例采用了脂肪供肝,脂肪供肝受者与非脂肪供肝受者在年龄、术前甲胎蛋白、性别、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脂肪供肝受者与非脂肪供肝受者在1年、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按照术前是否符合UCSF肝癌肝移植标准进行亚组分类后显示,符合UCSF标准的不同供肝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不符合UCSF标准的不同供肝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无复发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脂肪供肝组的1年、3年无复发生存率较低。结论脂肪供肝受者在1、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轻度脂肪供肝在肝癌肝移植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同时我们观察到在超出UCSF标准的较大肿瘤、或多发肿瘤患者中,接受脂肪供肝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较非脂肪供肝受者低,因此超出UCSF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应当尽量避免进行脂肪供肝的肝移植手术。我们期望在对脂肪供肝的脂肪程度进行分级并结合肿瘤分期,患者危险因素等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层研究后,可进一步扩大供肝范围,合理化供肝分配,使更多的肝癌肝移植患者获益。
- 李哲沙朦夏雷童颖杭化莲
- 关键词:肝移植肝癌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内胆管癌肝切除和意外肝移植的长期疗效观察
- 顾劲扬Seogsong Jeong沙朦童颖夏雷奚志峰韩龙志张明薛峰陈晓松张建军孔晓妮夏强
- 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甲基丙二酸血症30例的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30例MMA患儿接受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中期随访结果,30例受者中,男性20例(66.7%),女性10例(33.3%),移植时中位年龄为2岁9个月(6个月~12岁4个月),身高和体重中位数分别为87 cm(61~137 cm)和11.0 kg(7.0~29.0 kg);术前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中位数为2.1%(1.0%~3.2%)。供者均为携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父亲或母亲。结果30例儿童受者均为维生素B12无效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6~34个月),均未再发生严重不可耐受的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血丙酰肉碱与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均明显下降,尿甲基丙二酸与3-羟基丙酸水平均显著降低。术后发生外科并发症4例(13.3%),包括1例肝动脉血栓,1例胆道并发症,1例肝静脉并发症,以及1例肠穿孔。术后患者生存率与移植物生存率分别为100%与96.3%。结论使用杂合子父母供肝的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MMA可显著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的发生风险,并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 万平陆晔峰邱必军封明轩薛峰夏雷罗毅陈小松张建军夏强
- 关键词:活体供者肝移植儿童甲基丙二酸血症
- 腹腔镜和开腹肝肿瘤切除的病例配对研究和费用效益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和费用效益。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和肿瘤大小为配对条件,在开腹肝肿瘤切除(Open Liver Resection,OLR)病例库中进行1:1配对抽选,共39例纳入LLR配对组。对行LLR病人和OLR病人进行病例配对研究和费用效益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Child评分以及病种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个数和大小方面两组患者也无显著的差异(P>0.05)。LLR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3.8±54.9min,171.8±218.5ml,均明显少于OLR组的182.1±50.9min,308.9±208.9ml(P<0.05)。LLR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明显少于OLR组,且与OLR组相比,LLR组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小,恢复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中,LLR组患者的手术费用和总住院费用与OLR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不仅证实了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是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近期优势,而且具有较好的费用效益。
- 徐东伟夏雷李大伟龙喜带张建军夏强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
- 不同时期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的预后情况:单中心101例经验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2010年前后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时期手术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101例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病例资料。根据移植年份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2006-2009年和2010-2012年2组,分析并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和预后情况。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2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2年组受者术中出血量(t=2.05,P=0.04)和供肝冷缺血时间(t=3.25,P<0.01)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χ2=4.27,P=0.04),肺部感染并发症(χ2=4.47,P=0.03)和急性排斥反应(P=0.03)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生存情况明显好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4%和88.4%,而2006-2009年组为84.4%和75%。结论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逐渐完善和规范的随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华相伟夏强张建军李齐根徐宁陈小松张明薛峰韩龙志王鑫夏雷罗毅沈丛欢邢天宇奚志峰
-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移植婴儿预后
- 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受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95例首次接受成人肝移植,且术后规律随访超过6个月受者的临床资料,将受者分研究组(153例)和对照组(142例),研究组受者采用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免疫抑制方案,对照组受者采用Tac+MMF+皮质激素方案。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第1、2、4、8、12、16、20和24周为观察时间点,检测两组受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受者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资料,尤其是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和高血糖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术后早期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术后1周时达到峰值,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时间点研究组的受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高血糖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以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高血糖者的比例分别为52.9%和76.8%(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高血糖的风险是研究组的2.94倍。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0%(13/153)和7.75%(11/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者出现组织愈合延迟、感染及高脂血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的,并可降低术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减少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夏雷夏强张建军李齐根邢天宇朱建军薛峰王思岳
-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抑制法糖皮质激素类
- 肝移植时代的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
- 2012年
- 自1963年第1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术完成以来.全球已累计实施肝移植超14万例.并以每年约1万例的速度递增。我国肝移植累计数已超过2万例.近年来年均移植例数在2000~3000例。这些受惠病人不仅生命得到延续.生活质量也有提高.术后能重返社会。随着肝移植数量和质量的飞跃.作为各类终末期不可逆肝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已被广泛接受.
- 夏强夏雷
-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高压症
- Hsp27在脂多糖预处理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脂多糖(LPS)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假手术组,IR组,LPS预处理组和Hsp27干扰后LPS预处理组。小鼠肝脏IR损伤通过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组织病理情况和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评价。小鼠肝脏内Hsp27的干扰通过门静脉内注射包装有干扰Hsp27表达的短发夹RNA的重组腺病毒100μl来靶向抑制Hsp27的表达。结果 1、与IR组相比,LPS预处理组小鼠ALT和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2、与IR组相比,LPS预处理组小鼠Hsp27蛋白显著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显著降低。3、LPS预处理肝脏IR后,肝脏Hsp27干扰小鼠ALT和AST水平较Hsp27未干扰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损伤明显加重,同时凋亡相关蛋白bax显著增加。结论 Hsp27在LPS预处理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与Hsp27减少细胞Bax凋亡蛋白表达相关。
- 夏雷朱建军张建军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27
- 肝切除联合部分肝移植延期全肝切除术的发展与应用
- 2023年
-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多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无法行根治性肝切除术.肝移植可为高选择性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u-CRLM)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供肝短缺严重制约其在u-CRLM中的开展.肝切除联合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术(RAPID)是近年新发展的肝移植手术方式,其通过创新性结合辅助式肝移植以及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安全、有效地利用小体积部分肝移植物治疗u-CRLM.在RAPID中,门静脉、肝静脉等血管的重建是手术重点,门静脉压力和流量的控制是手术难点与成功关键.RAPID结合活体肝移植发展出活体RAPID,且RAPID应用范围也扩展到肝硬化、肝癌等原发性肝脏疾病.RAPID手术难度大、步骤多,目前仅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围绕RAPID的发展历程,全面概述其手术步骤及注意要点,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 耿玮钟成鹏孙汉勇夏雷
- 关键词:门静脉压力
- 肝内胆管癌行肝移植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接受肝脏切除术或肝移植术的6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资料,在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以肝切除手术为参照,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明确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有55例患者接受肝脏切除术,13例患者接受肝移植术.肝移植组受者1年和3年存活率均明显高于肝脏切除组患者(76.9%与52.7%,61.5%与27.3%,P<0.05);肝移植组受者1年和3年无复发存活率也明显高于肝脏切除组患者(69.2%与41.8%,61.5%与20.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于5 cm为肝内胆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与肝切除组比较,肝移植组受者预后较好,提示在经过严格筛选且无法手术完整切除的肝内胆管癌患者中,肝移植是可优先考虑的外科治疗方式.
- 沙朦Jeong SS顾劲扬夏雷童颖张建军夏强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肝移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