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国
- 作品数:118 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保护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术后早期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护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术后早期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50例,采用保护性造口30例(观察组),未行保护性造口12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分别为(15.0±4.5)h、(25.0±3.4)h及(25.0±2.7)h,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分别为(50.0±8.2)h、(95.0±10.5)h及(36.0±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血白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3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9例;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血白蛋白水平高,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减少直肠癌术后禁食时间、快速恢复正常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吻合口瘘所致严重症状,有利于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 赵华杨小冬王锋夏建国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直肠癌
-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02年
- 丁永斌陈国玉夏建国章希炜杨宏宇杨力
- 关键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胃癌血管生成VCAM-1
- MSCT小肠成像与克罗恩病简易内镜评分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CT小肠成像与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粘膜愈合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同时行CT小肠成像及双球囊内镜检查CD患者。采用Spearman's相关比较CTE诸参数包括肠壁增厚、肠壁强化、肠壁分层(靶向征)、肠系膜血管增生(梳状征)、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肠腔狭窄与克罗恩病的简单内窥镜评分(SES-CD)包括溃疡大小、溃疡面积、炎症累及肠段面积及肠腔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共36例患者167个肠段入组本研究,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表明,CTE诸参数与SES-CD值呈轻度到中度相关,其中肠壁增厚、肠壁增强、肠壁分层(靶向征)、肠系膜血管增生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所有SES-CD值呈中度相关,但与狭窄不相关;而CTE显示肠腔狭窄与相应的SES-CD评分中的肠腔狭窄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CTE相关参数与克罗恩病肠镜简易评分相关,CTE这种无创方法可用于评估CD治疗后粘膜愈合状况的监测。
- 张红霞孙中茹夏建国季文祥
- 关键词:克罗恩病
- 茶多酚对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裸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裸小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MSH2缺失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建立裸鼠的皮下瘤模型,4周后使用皮下瘤接种法建立结肠造口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40只模型裸鼠分为模型组和50、75、100mg/kg茶多酚组。腹腔注射茶多酚治疗5d后,计算肿瘤抑制率,并检测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情况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TGF-β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片段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50、75和100mg/kg 3个剂量茶多酚治疗后,在1、2、3和4周末,治疗组和模型组肿瘤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茶多酚治疗后肿瘤微卫星标志趋于稳定。结论:茶多酚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卫星不稳定有关。
- 戴功建金黑鹰丁义江夏建国刘秀芳刘飞谈瑄忠耿建祥
- 关键词:茶多酚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裸小鼠
- 肛提肌标识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肛提肌标识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传统方法手术(传统法组),54例采用肛提肌标识法进行手术(肛提肌标识法组).手术遵循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原则,锐性分离直肠系膜,整块切除.两组患者术前肠道准备、麻醉选择、患者体位、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会阴部缝合与Miles术相同.传统法组用电刀或超声刀切开会阴部脂肪组织,自尾骨的前方进入盆腔,与腹部手术医师会合,靠近盆壁切断两侧肛提肌未进行标识则进行后续手术操作.肛提肌标识法组采用电刀切开肛门周围间隙脂肪组织,分离两侧坐骨肛管间隙脂肪组织,切断后方肛尾韧带,直达肛提肌平面,标识肛提肌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术后病理检查为Ⅰ期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病理检查为Ⅱ期者,如组织学分化差、T4期、血管淋巴管浸润、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则行辅助化疗,如无则进行随访观察;术后病理检查为Ⅲ、Ⅳ期者,行术后化疗.术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和肝胆B超.1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上述检查;每年复查1次CT和肠镜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传统法组患者和肛提肌标识法组患者的会阴手术时间分别为(60±15) min和(30±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60) mL和(30±2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6,5.687,P<0.05).传统法组患者中,3例直肠破损,2例尿道(阴道)破损,10例切口感染;而肛提肌标识法组患者中,只有9例切口感染.109例患者中,术后化疗周期少于12个疗程者30例,6个疗程及以上者41例.中位随访时�
- 杨小冬黄平王锋徐泽宽夏建国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肛提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 胃癌组织中miRNA-200家族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miR-200家族及E-cadherin表达量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25例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在TNMⅢ期胃癌组织中miR-200b,miR-200c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的miR-200家族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
- 李小华姜红丁永斌夏建国
- 关键词:胃癌
- 彩色多普勒对1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对138例急、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急性血栓117例,髂-股静脉65例,占55.6%;股静脉26例,占22.2%;腘静脉15例,占12.8%;髂-股-腘静脉11例占9.4%。超声表现为增宽的血管内低回声,管壁加压不变扁,CDFI管腔内无血流或血流充盈缺损。本组患者抗凝、溶拴治疗后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慢性血栓21例,血管粗细不均,内为稍强回声,8例CDFI内见“轨道征”血流,13例侧支循环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早期、无创和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并观察疗效有重要价值。
- 胡建群叶新华夏建国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疾病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0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诺勒超声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急诊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中发生下肢动脉栓塞于股动脉者34例,股浅动脉35例,腘动脉22例,腘以下动脉15例。超声表现为栓塞处管腔内实性条型或团块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于完全栓塞部位血流中断,管腔内无彩色血流充填,不完全栓塞时于血管壁一侧见细条状不规则血流,色彩明亮,远端色彩暗淡。脉冲多普勒频谱(PWD):完全栓塞时无血流频谱,不完全栓塞时远端呈低速低阻,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的单相频谱。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具有方便、快捷,重复性好的特点,是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
- 叶新华胡建群陆小婕夏建国
- 关键词:下肢动脉疾病动脉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
- Syk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Sy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态势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yk表达状况,与胃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62例胃癌组织14/62(22.6%),癌旁胃组织54/62(87.1%)Syk表达阳性,两者Syk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1.6、P<0.05)。4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癌组织仅3例Syk蛋白表达阳性。2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癌组织11/21Syk表达阳性,两者Syk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3.66、P<0.01)。Syk表达与胃癌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和转移与Syk的表达缺陷密切相关。
- 袁士龙郭春良焦辉李端阳冯爱民丁永斌夏建国
- 关键词:胃癌生物学行为
- 共刺激信号B7-1的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转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索共刺激信号B7-1的表达缺失对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4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B7-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癌旁胃组织都有B7-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8例有表达,癌旁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中B7-1基因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14,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35例胃癌组织中,1例有B7-1基因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7例检测到B7-1 mRNA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7-1 mRNA的表达率显著降低(2χ=23.66,P<0.05)。结论:B7-1 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 李俊芳夏建国夏添松陈国玉
- 关键词:胃癌B7-1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