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最新技术参数及其临床应用
-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光机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应用参数和应用技术也不断更新。如近年来出现的双线性技术,微脉冲技术,微爆破技术,白星技术,白星ICE技术,摇摆手柄,旋转手柄,双手微切口乳化,水乳化等技
- 朱思泉王开杰郝晓琳王俊郑科唐莉宋黎
- 文献传递
- 白星ICE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白星增加控制与效率(ICE)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92眼)白内障患者分为白星组和ICE白星组,分别采用白星技术及白星ICE技术能量释放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所用的超声能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检查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白星ICE组晶状体核硬度Ⅲ级以上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实际超声能量均明显低于白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星ICE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丢失率11.4%±4.9%明显低于白星组1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星ICE技术能量模式可使核硬度Ⅲ级以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及总超声能量降低,从而减轻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唐莉朱思泉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人眼晶状体调节数字化模式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 MAI 成像技术在晶状体调节过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初步建立晶状体调节工作的数字化模型。方法:对 12例行颅腔 MRI 功能筛查的患者施行双眼球视远视近成像。根据晶状体视远视近的功能工作 MRI 图像进行数字化
- 朱思泉唐莉郑科宋黎王开杰赵阳郝晓琳王俊王淑珍
- 文献传递
- 智能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索将白内障手术的专家系统进行计算机软件处理, 通过研制控制系统,使超声乳化仪达到智能工作的目的。方法:将超声乳化手术录像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通过最近邻法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使超声乳化头能识别眼内组
- 朱思泉宋黎唐莉赵阳王开杰郝晓琳王俊郑科王淑珍
- 文献传递
- 囊袋后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于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囊袋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人工晶体计算及相关并发症,评价其预防后发障及渗出机化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36只眼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吸除及晶体囊袋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选择6个月至5岁或眼球震颤不...
- 朱思泉王开杰郝晓琳王俊郑科唐莉宋黎
- 文献传递
- 高度近视患者不同矫正方法的视觉质量比较
- 目的:评价框架眼镜。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虹膜固定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种不同方法对高度近视患者的矫正效果,比较其视觉质量,为高度近视患者探索一种更为合适的矫正方法。方法:对39例7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以
- 朱思泉王开杰唐莉郑科宋黎郝晓琳王俊赵阳王淑珍
- 文献传递
- 囊袋支撑环联合囊袋前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
- 目的:评价囊袋支撑环联合囊袋前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38只眼)因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术中行囊袋支撑环后仍不能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瞳孔中央的患者,施行囊袋前人工晶体植入术。手...
- 朱思泉郑科王俊郝晓琳王开杰宋黎唐莉
- 文献传递
- 囊袋环支撑联合人工晶体光学面部分囊袋内嵌入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体脱位
- 目的:设计并评价晶体囊袋环支撑联合人工晶体光学面部分嵌入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 例20只眼马凡氏综合征晶体脱位的患者施行囊袋环支撑联合人工晶体光学面部分嵌入囊袋内睫状沟植入术。具体方法
- 朱思泉赵阳唐莉宋黎王开杰郝晓琳王俊郑科王淑珍
- 文献传递
- 白星ICE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白星ICE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技巧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102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白星ICE技术支持下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脉冲能量由小变大41只眼,恒定35只眼,
- 朱思泉郑科王俊郝晓琳唐莉宋黎王开杰
- 文献传递
- 超低角膜内皮计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超低角膜内皮计数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特点及角膜水肿临床分级的分析。方法:对9例(11只眼)超低角膜内皮计数(<1000者7眼,<500者4眼)的白内障患者行超
- 郑科朱思泉赵阳宋黎唐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