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涌连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芒果甙
  • 3篇心肌
  • 3篇柔红霉素
  • 3篇输血
  • 3篇红霉素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大鼠心肌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心肌细胞
  • 2篇血液
  • 2篇原发性
  • 2篇肿瘤
  • 2篇自体
  • 2篇自体输血
  • 2篇肌细胞
  • 2篇HL-60细...
  • 2篇大鼠心肌细胞

机构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唐涌连
  • 5篇彭志刚
  • 4篇杨杰
  • 4篇姜衡春
  • 3篇马劼
  • 3篇吴泽广
  • 3篇赵卫华
  • 3篇姚弈斌
  • 2篇石泽延
  • 2篇陈铃
  • 2篇陈铃
  • 1篇朱小东
  • 1篇罗军
  • 1篇龙颖
  • 1篇李轶瑜

传媒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SAA、CRP联合CD14指数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抗原分化群14(CD14)指数三者联合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101例)和未感染组(94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细胞CD14百分率、CD14阳性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CD14MFI),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计算CD14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SAA、CRP、CD14指数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3.18±1.66)mg/L、(3.69±1.76)mg/L、(338.52±70.52)]相比,感染及未感染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SAA[(42.15±9.72)mg/L、(29.17±7.08)mg/L]、CRP[(70.06±15.50)mg/L、(11.46±3.39)mg/L]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CD14指数[(180.82±27.08)、(276.47±37.71)]显著降低(均P<0.01);与未感染组相比,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外周血SAA、CRP水平及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CD14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预后良好组[(39.18±8.16)mg/L、(66.82±10.92)mg/L、(201.22±41.92)]相比,预后不良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SAA[(45.30±9.45)mg/L]、CRP[(73.49±11.34)mg/L]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CD14指数(159.20±33.25)显著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SAA、CRP水平升高为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CD14指数为保护因子;ROC曲线显示,外周血SAA、CRP、CD14指数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SAA、CRP及CD14指数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细�
唐涌连陈铃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
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PABD)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按照输血方式分为自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未输血组,每组35例。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第1天、第5天检测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的变化。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Th/Ts、NK细胞、IgG、IgM和IgA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3组患者的Th、Th/Ts、NK细胞均下降(P<0.05);自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的Th、Th/Ts、NK细胞水平高于异体输血组(P<0.05);异体输血组的IgG、IgM和Ig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的IgG、IgM和IgA水平无明显变化,且均显著高于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后第5天,自体输血组、未输血组的各项免疫指标方面都基本恢复,且除Ts指标外均高于异体输血组(P<0.05);异体输血组各项免疫指标还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与异体输血比较,PABD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选择PABD方式能减轻肝癌手术患者的免疫抑制。
龚由伟薛颖泓唐涌连姜衡春郑泽斌陈铃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体输血异体输血
芒果甙对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毒性细胞中铁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铁调节蛋白1(IRP1)及铁调节蛋白2(IRP2)在芒果甙保护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4μmol/L柔红霉素单用或联合应用25~200μmol/L芒果甙为处理因素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24,48h及72h,应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IRP1、IRP2mRNA表达。结果:25~200μmol/L芒果甙模型组在干预24h后IRP1、IRP2表达水平较柔红霉素组(4μmol/L)降低,干预48,72h后,二者表达较柔红霉素组升高。结论:芒果甙能改变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毒细胞中铁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细胞内铁代谢产生影响。
石泽延彭志刚马劼赵卫华杨杰姚弈斌吴泽广唐涌连
关键词:铁调节蛋白芒果甙柔红霉素大鼠心肌细胞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血液肿瘤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抗血液肿瘤活性是其研究热点之一。其抗血液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诱导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促进抑癌基因表达和抑制癌基因表达等方面。文中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血液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唐涌连彭志刚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芒果苷对柔红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柔红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以1μmol/L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以不同浓度芒果苷(25、50、100μmol/L)干预,选择银杏叶提取物EGB761(25μg/mL)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光学倒置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裂解液中Caspase-3酶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P53、Fas及FasL表达水平。结果:芒果苷作用于柔红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后,能明显抑制柔红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下调Fas和FasL表达、抑制Caspase-3活化,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凋亡作用增强,其作用强度与芒果苷浓度有关,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芒果苷能有效抑制柔红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as和FasL表达水平及抑制Caspase-3活化有关。
李轶瑜彭志刚马劼赵卫华杨杰姚弈斌吴泽广唐涌连
关键词:芒果苷柔红霉素心脏毒性凋亡
芒果甙对白血病HL-6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芒果甙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细胞黏附实验和Minicell小室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法测定不同浓度芒果甙作用HL-60细胞24、48小时后对其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芒果甙作用HL-60细胞后对肿瘤侵袭转移相关信号分子黏着斑激酶(FAK)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黏附实验发现,用20~250μmol/L芒果甙作用HL-60细胞24、48小时后,芒果甙抑制HL-60细胞的黏附能力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增强;侵袭小室实验发现,用20~250μmol/L芒果甙作用HL-60细胞24、48小时后,可抑制HL-60细胞穿透Minicell小室PVPF滤膜的细胞数,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穿透滤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用20~250μmol/L芒果甙作用HL-60细胞24、48小时后,可降低FAK的mRNA表达量,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芒果甙能显著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黏附能力和下调FAK的mRNA表达有关。
唐涌连彭志刚杨杰罗军
关键词:芒果甙HL-60细胞黏着斑激酶
血液在不同保存期有形成份及理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2024年
研究血液在不同保存期的有形成份与理化指标检测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份临床采集的CPDA-1抗凝全血作为分析样本,每份约200ml,分别于血液采集当天以及7d、15d、20d、40d时,对其进行有形成份与理化指标检测,检测操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以分析血液在不同保存期的有形成分与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发现,血液在不同保存期的血红细胞(RBC)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在保存7d时白细胞(WBC)以及血小板(PLT)指数明显下降,同时在保存15d时的血液粘度明显增加,且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其血钾(K+)浓度也随之增加,而血钠(Na+)、碱性磷酸酶指数结果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保存期增加,血液有形成份与理化指标存在明显变化,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保存期血液进行输注,以确保输血安全。
姜衡春唐涌连龚由伟郑泽斌薛颖泓
关键词:血液保存期
芒果甙对白血病HL-6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芒果甙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阐明芒果甙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细胞黏附实验和Minicell小室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法测定不同浓度芒...
唐涌连
关键词:芒果甙白血病
文献传递
浅谈说课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
从医学实验教学的说课设计,在说内容、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通过'说课'实践活动,认为'说课'的确是一项科研性的教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提高备课质量、提高群体教学、更新教学理念。
唐涌连龙颖
关键词:实验教学说课
芒果甙保护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中铁代谢的改变
2012年
目的:探讨铁代谢在芒果甙保护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毒性细胞中的改变,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4μmol/L柔红霉素单用或联合应用25~200μmol/L芒果甙为处理因素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应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铁调节蛋白1(IRP1)、铁调节蛋白2(IRP2)mRNA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铁蛋白(Fn)mRNA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转铁蛋白(Tf)及转铁蛋白受体(TfR)表达。结果:25~200μmol/L芒果甙模型组在干预24小时后IRP1、IRP2表达水平较柔红霉素(4μmol/L)组降低,干预48小时、72小时后,二者表达较柔红霉素组升高;干预24小时、72小时25~200μmol/L芒果甙模型组Fn表达较柔红霉素组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干预48小时后则较柔红霉素组均升高;柔红霉素组及25~200μmol/L芒果甙模型组24小时的Tf、TfR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2小时柔红霉素组的TfR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25~200μmol/L芒果甙模型组表达较柔红霉素组升高。结论:芒果甙能改变柔红霉素心肌毒性细胞的铁代谢水平,由此可推测,铁代谢可能是芒果甙保护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的机制之一。
石泽延彭志刚马劼赵卫华杨杰姚弈斌吴泽广唐涌连
关键词:芒果甙柔红霉素铁代谢大鼠心肌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