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仰璇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他宁(每天6mg静脉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4ml/h,维持72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急诊手术率及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改变。给予禁食、有效的胃肠减压以消除腹胀、腹痛,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加强灌肠效果的观察,加强输液管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48h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分别为78.8%、54.8%(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率分别为81.8%、61.3%(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04±145)ml/d、(527±164)ml/d(p<0.05);急诊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2%、45.2%(p<0.05)。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10cm肠管管径差值分别为(4±1.24)cm(n=7)、(6±1.13)cm(n=1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禁食、有效的胃肠减压,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加强灌肠效果的观察,能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更有利于择期手术实施。
- 佘佩吟蔡雪洁谢妙芳吴红云唐仰璇
- 关键词:生长抑素注射泵护理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26例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1例胃窦癌浸润胰头中转为开腹手术;手术时留置鼻肠营养管,术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手术出血量20~100 ml,术后住院10~16 d ,术后恢复良好,无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佘佩吟谢昭雄孙卫江唐仰璇方楚萍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 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唐仰璇林秀文佘佩吟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护理SAP
- 1例PICC置管致严重静脉炎的干预措施被引量:6
- 2012年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少、舒适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得以广泛推广。随着PICC使用的日益增多,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护理人员非常关注的课题^[1]。文献报道,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2.3%^[2]。PICC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
- 唐仰璇佘佩吟方楚萍张明娇
- 关键词:PICC置管严重静脉炎干预措施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成功率侵入性操作
- 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干预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干预。方法:我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12月独立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4例。护理过程中主要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做好预知性指导。术后抬高患肢30°,观察肢端血运及皮温情况,自粘弹力绷带加压松紧度,做好健康宣教,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指导弹力袜的用法及活动、饮食等综合措施。结果:14例患者15条腿经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愈率100%。结论:泡沫硬化剂具有创伤小,治疗范围广,费用低,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使患者达到美容、舒适的目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起到关键作用。
- 唐仰璇佘佩吟方楚萍吴映华林芳
- 关键词: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干预
- 保留功能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疗效观察
-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保留功能的胃癌D2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保留胃功能的胃癌D2根治术,以B组23例...
- 孙卫江谢昭雄唐仰璇周铨陈钦
- 关键词:胃癌手术治疗腹腔镜临床疗效
- 严重肝损伤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总结严重肝损伤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 2 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 ,术后加强各种监护 ,以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 2 5例 ,治愈率 89% ,死亡 3例 ,病死率 11% ,死亡主要原因是肝功能衰竭 ,抢救成功 2 5例中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及褥疮。结论 应重视严重肝损伤的术前急救 ,在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 ,观察中心静脉压、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作为补液的依据 ,加强输液的管理 ,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升压药的浓度。重点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 ,预防ARDS的发生 ,定时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作为是否应用机械辅助呼吸的依据。观察体温变化及引流液的颜色、量的变化 。
- 佘佩吟林秀文谢妙芳唐仰璇岳晓珊
- 关键词:严重肝损伤急救护理
- 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
- 佘佩吟蔡雪洁谢妙芳吴红云唐仰璇
- 关键词:生长抑素注射泵护理
- 文献传递
- 影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 随着腹部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由于创伤、手术等需要接受肠外营养,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简称 PICC)的治疗方法作为有效的输液途径被广泛应用...
- 佘佩吟谢昭雄唐仰璇谢妙芳吴红云
-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导管脱落静脉炎穿刺置管
- 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进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长度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对本科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顺利者126例分成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97例进行比较。2组患者都采用体外测量长度的方法,予取平卧位,上肢外展9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即从穿刺点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导管置入长度;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加1cm为导管置入长度。置管后进行常规胸部DR定位检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为位置适合,位于上腔静脉下端或进入右心房者为置管过深。结果2组患者长度测量的方法不同对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位置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实践的新测量方法留置PICC,经胸部DR定位检查,导管尖端大多数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此位置患者活动时导管尖端不易漂移,又不易因导管置入过深刺激到上腔静脉丛,引起心律失常,大大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和尖端位置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 唐仰璇佘佩吟陈秀娜
-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