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书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民族
  • 5篇民族认同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2篇历史记忆
  • 2篇民族精神
  • 2篇民族主义
  • 2篇记忆
  • 1篇道义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区域
  • 1篇地域性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权力
  • 1篇三线建设
  • 1篇社会团结
  • 1篇世界历史
  • 1篇泰戈尔
  • 1篇同一性
  • 1篇团结

机构

  • 14篇贵州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5篇唐书明
  • 1篇唐学敏
  • 1篇刘锋
  • 1篇杨凤武
  • 1篇杨航

传媒

  • 6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贵州民族学院...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环境思想
2008年
从当今环境史的角度看,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堪称一篇环境史研究的经典范文。在此文中,恩格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考察,揭示出了科学的人与自然关系应该是人属于自然、内在地统一于自然。恩格斯认为近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生产劳动的发展变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关键。恩格斯的这些深刻思想对于当代的环境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唐书明
关键词:环境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全球化进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被引量:1
2006年
民族主义思想为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思想基础,欧洲文化认同也为当代的欧洲一体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欧洲文化认同反映了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不仅仅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还存在着超越民族认同之上的人类文化同一性,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欧洲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唐书明
关键词:民族认同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民族认同认知建构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2012年
民族认同的建构既需要认知民族的共同性,又需要认知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两者相互对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建构中极富悖论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正确认知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建构民族认同的多元共存认知,则是走出民族认同二元对立认知困境的出路。民族认同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的认知演变,乃是建构各民族和谐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唐书明
关键词:民族认同二元对立
民族主义中的道义法则——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解析
2013年
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倡导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正确认识民族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则是泰戈尔倡导的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的内在核心。泰戈尔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就断言西方民族主义已到黄昏时刻,在于泰戈尔认为西方民族主义违背了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对于东方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泰戈尔认为应该遵循民族之间的道义法则,彰显民族的道义之光。道义法则不仅构成了泰戈尔评判民族主义走向的重要标准,同时在近现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也有着诸多具体表现。
唐书明
试析史密斯的族裔——象征主义
2008年
重视民族的历史基础与历史延续性是史密斯倡导的族裔——象征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对于西方学界存在着的割裂民族的历史延续性与主张民族主义即将消亡的观点,族裔——象征主义作出了有力的反驳,这是族裔——象征主义存在的理论合理性。但如何正确对待民族的历史变动性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则是族裔——象征主义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创新才能解决的问题。
唐书明
关键词:族裔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单位制社会”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6年
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受"靠山、分散、隐蔽"等选址方针和特殊的工作、生活和户籍管理方式的影响,三线企业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单位制社会"。随着三线建设研究不断深入,"单位制社会"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线企业"单位制社会"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梳理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单位制社会"研究进行总结和思考。
杨凤武唐书明
关键词:三线建设
不同视野中的历史与民族主义关系——霍布斯鲍姆与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的差异被引量:5
2008年
历史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是霍布斯鲍姆与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共同关注的问题,但二人对此的认识角度却有所不同,并成为了二人民族主义理论产生差异的根源。强调对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影响进行反思,是霍布斯鲍姆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强调民族的历史通过建构民族认同,而赋予了民族主义巨大的力量,则是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霍布斯鲍姆尽管也承认民族的历史对于建构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但霍布斯鲍姆则着重强调民族历史建构民族认同的弊端。
唐书明刘锋
关键词:历史记忆民族认同民族主义
历史记忆与欧洲一体化中的文化认同
在当今时代,人们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这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尤其突出。本文从梳理文化认同的概念着手,并进一步分析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此作为基本前提,对历史记忆与欧洲一体化中文化认同之间的关...
唐书明
关键词:文化认同历史记忆
文献传递
乡村日常生活史中“崇高的历史经验”被引量:1
2014年
当代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具体发展,乃是安克斯密特倡导"崇高的历史经验"的重要学理来源。认识乡村日常生活史中安克斯密特所说的"崇高的历史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论述对此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与所在地域性自然条件的内在关系,乃是乡村日常生活中历史经验形成的基本前提,随着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化,城乡之间的密切交往与相互影响则广泛塑造着乡村日常生活中历史经验的发展变化。
唐书明杨航
关键词:历史经验世界历史
从聚居之地到连通四方——民族与地域关系的认知发展
2012年
人类聚族而居导致人们把共同地理区域作为民族建构的重要因素,其推动了人们对民族与地域的双重认知,民族与民族地理区域共同成为了人们的情感寄托与价值奉献对象,但是地域边界也阻碍着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了深入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正确认知民族与地域关系的发展方向则是民族地理区域不仅应被视为民族成员生息繁衍的聚居之地,还应该注重其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连通。
唐书明
关键词:民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