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HRF1高表达对膀胱癌细胞Keap-1/Nrf2通路的调控作用分析
- 目的 目的:泛素样含PHD 和环指域1(UHRF1)是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的功能核蛋白,在生物表观修饰与维持DNA 的甲基化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UHRF1 能通过与抑癌基因的启动子的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接触抑制,从而促进肿...
- 周昌东张奇夫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侵袭
- 索拉非尼治疗老年晚期肾癌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老年晚期肾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晚期肾癌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65-81)岁。32例行患肾切除术后发现复发或转移,其中22例复发及转移前曾行细胞因子治疗;术后距出现复发或转移〈1年者5例,≥1年者27例;肾原发病灶不能切除者8例,均行穿刺活检确诊。病理类型均为透明细胞癌。用药前患者体能状态按Karnofsky标准评分均≥70分。均以索拉非尼作为一线药物,采用单一用药,口服索拉非尼400mg 2次/d,持续使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平均服用索拉非尼7.5(3~18)个月。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29例、疾病进展5例,客观反应率15.0%(6/40),疾病控制率87.5%(35/40)。中位随访时间11(2.5~18.0)个月。不良反应有手足皮肤反应28例(70.0%)、脱发25例(62.5%)、皮疹21例(52.5%)、腹泻15例(37.5%)、食欲减退13例(32.5%)、疲劳乏力11例(27.5%)。3级以上不良反应有手足皮肤反应5例(12.5%)、脱发6例(15.0%)、疲劳乏力2例(5.0%)。多数不良反应于服药2周左右出现,持续时间不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服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老年晚期肾癌患者有效,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 张奇夫汪清付成周昌东金刚田玉新刘一王英迪
-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转移药物毒性索拉非尼
- UHRF1高表达对膀胱癌细胞Keap-1/Nrf2通路的调控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高表达对膀胱癌细胞Keap-1/Nrf2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用针对UHRF1的mimic及对照mimic转染膀胱癌细胞系UMUC3,标记为A组、B组,同时以PBS代替转染试剂的为C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qRT-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eap-1/Nrf2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48 h与72 h,与B组与C组相比,A组UHRF1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转染后48 h与72 h,与B组与C组相比,A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侵袭数目显著增加(P<0.05)。转染后48 h,与B组与C组相比,A组的Keap-1、Nrf2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UHRF1高表达能激活膀胱癌细胞Keap-1/Nrf2通路,从而促进细胞增殖与侵袭,抑制细胞凋亡。
- 周昌东杨新平田玉新孙凯林洋张奇夫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侵袭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5年经验总结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疗效、耐受性与安全性.
方法:晚期肾癌患者63例,男性45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7岁(15-82岁).48例行患肾切除术后复发或转移,其中36例在复发及转移前曾行细胞因子...
- 周昌东张奇夫刘一金刚田玉新王英迪孙凯杨新平
- 关键词:肾细胞癌索拉非尼安全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索拉非尼治疗老年晚期肾癌患者耐受性与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 张奇夫汪清付成周昌东金刚田玉新刘一王英迪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五年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疗效、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间在吉林省肿瘤医院住院的晚期肾癌患者63例进行随访观察,男45例,女18例,中位年龄57岁(15-82岁)。48例行患肾切除术后复发或转移,其中36例在复发及转移前曾行细胞因子治疗;手术后发现复发或转移的间期〈1年者11例,≥1年者37例;肾原发病灶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15例,均行肾肿瘤穿刺活检。手术后及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有49例为透明细胞癌,14例为乳头状癌。用药前患者体能状态按KPS(Karnofsky,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标准评分均在70分以上。均以索拉非尼作为一线药物,单一用药,口服索拉非尼400mg,2次/d,持续使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随访截止2013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20(6-42)个月,死亡患者24例。6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23例,客观反应率15.9%(10/63),疾病控制率为63.5%(40/63)。手足综合征发生率70.0%、脱发62.5%、皮疹52.5%、腹泻37.5%、食欲减退32.5%、疲劳乏力27.5%,不良反应多于服药2-4周内出现,持续时间不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未影响服药。结论索拉非尼用于晚期肾癌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与文献报道相似,程度一般较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 周昌东张奇夫刘一金刚田玉新王英迪孙凯杨新平
- 关键词:肾肿瘤索拉非尼
-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比与分析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以肾肿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根治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与调查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肾血管出血、膈肌损伤、皮下气肿、皮下积液,总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8.4%,均行保守治疗后好转,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4 d的血SCr都显著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血SCr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今,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32±3.14)个月,对照组为(24.59±3.98)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间,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快。
- 周昌东田玉新杨新平王英迪孙凯林洋张奇夫
-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肾肿瘤肾功能并发症
- 敲降lncRNA UCA1降低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对吉西他滨耐药
- 2024年
- 目的探讨lncRNA UCA1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对吉西他滨(GE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RT-qPCR检测T24细胞和T24/GEM细胞中UCA1 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GEM(0.1、1和10μmol/L)刺激T24/GEM细胞48 h,用LC3染色法观察自噬斑,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质表达。将UCA1-shRNA或UCA1-shRNA+pcDNA-Bcl-2转入T24/GEM细胞,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测量术评估细胞对GEM的敏感性;用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T24/GEM细胞中UCA1的表达显著高于亲本T24细胞(P<0.05)。在0~10μmol/L浓度范围的GEM呈依赖性促进T24/GEM细胞自噬(P<0.05)。敲降UCA1后,T24/GEM细胞对GEM的敏感性增加(P<0.05),自噬能力减弱(P<0.05),p53和Bcl-2表达降低(P<0.05)。Bcl-2过表达能部分逆转UCA1-shRNA对T24/GEM细胞的GEM增敏和抑制自噬的作用(P<0.05)。结论敲降lncRNA UCA1通过抑制Bcl-2介导的自噬降低T24/GEM细胞对GEM的耐药性。
- 周昌东林洋孙凯田玉新
- 关键词:膀胱癌BCL-2自噬吉西他滨
- Skp2与S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目的:探讨Skp2 与Sp1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 法检测69 例膀胱癌和20 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kp2 及Sp1 蛋白表达,分析Skp2 及Sp1 在...
- 周昌东董秀哲
- 关键词:SKP2蛋白膀胱尿路上皮癌免疫组织化学
-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分析
- 目的 对比与分析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以肾肿瘤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与对照组38 例,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根...
- 周昌东张奇夫
-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肾肿瘤肾功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