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斌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单县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瘤
  • 1篇胸腺瘤合并重...
  • 1篇预后
  • 1篇生存期
  • 1篇手术后期
  • 1篇手术后期间

机构

  • 5篇单县中心医院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6篇周斌
  • 2篇郭洪山
  • 2篇赵昌学
  • 1篇赵秀贞
  • 1篇高玉芹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34例
2010年
目的观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胸腺瘤合并MG实施手术治疗,切除胸腺瘤及其周围胸腺组织。结果 31例术后恢复顺利,3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MG危象。随访29例,症状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结论胸腺瘤合并MG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郭洪山周斌赵昌学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外科手术
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单县中心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42);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
安术祥周斌王家富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方式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5—40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期为35.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26.9个月;对照组生存期为28.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围术期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能延长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袁世立赵昌学周斌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存活率手术后期间
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预后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传统开胸手术,研究组在治疗中采取胸腔镜肺癌手术,对比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8、16.108、13.453、10.792、30.709、9.500,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MV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3、10.267、11.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CRP、TNF-α、W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44、15.378、11.018、11.69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0、11.461、11.891,P<0.05)。结论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功能与免疫功能。
周斌安术祥王家富刘祥宝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肺功能
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57例治疗分析
2010年
国内外报道外科手术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已增至2%。如何确保此类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成为每个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2003年7月—2009年12月我院行贲门癌根治术538例,其中57例合并糖尿病,占10.6%,分析报道如下。
郭洪山赵秀贞周斌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期间
HOXB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meobox B7,HOXB7)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OXB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共1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OXB7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在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XB7在胃癌风险评估中的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OXB7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HOXB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提示HOXB7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HOXB7的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HOXB7低表达患者组(P<0.01)。结论:HOXB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恶性表型有关,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胃癌患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玉芹周斌刘战业李新建卫刚要
关键词:胃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