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深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8只)、常温缺血组(8只)和低温缺血组(8只)。提取海马组织线粒体,观察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ese,CCO)活性、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内游离Ca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常温缺血组线粒体Ca2+与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低温缺血组Ca2+与MDA含量较常温缺血组显著降低(P〈0.05)。常温缺血组呼吸Ⅲ态(R3)、呼吸Ⅳ态(R4)、磷氧比(P/O)及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低温缺血组R3、R4、P/O、OPR均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回升(P〈0.05)。常温缺血组线粒体膜流动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低温缺血组膜流动性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升高(P〈0.05)。常温缺血组线粒体SDH与CCO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低温缺血组SDH与CCO活性均较常温缺血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秦华平杨伊林施益民周建军官卫
- 关键词:线粒体脑缺血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压增高的治疗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46例患者病情恢复均满意,GOS预后评分评估为恢复良好23例、中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可导致二次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应积极预防、及时处理。
- 秦华平官卫杨常春马涛施益民周建军杨伊林
-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颅内高压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最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 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毛宇敏秦华平马涛王穗暖杨伊林
- 关键词:硬脑膜下积液去骨瓣减压术脑积水
- 利用Affymetrix芯片筛选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筛选出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并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建立体外循环5min后取大鼠海马组织;实验组(n=3),停循环全脑缺血5 min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Affymetrix大鼠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基因表达的变化,获取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55个(上调30个,下调25个),其中28个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筛选出的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差异表达基因对阐明全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重要意义.
- 秦华平张菊华杨伊林施益民周建军官卫江基尧
- 关键词:脑缺血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 泮托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和泮托拉唑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需要留置胃管患者,予持续胃肠减压。西咪替丁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泮托拉唑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比较两组治疗后胃酸p H值的变化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西咪替丁组和泮托拉唑组胃液p H值均较入院时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泮托拉唑组胃液p H值在进食前后较西咪替丁组更为稳定,泮托拉唑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西咪替丁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泮托拉唑能够持久抑制胃酸分泌,升高胃酸PH值,保护胃黏膜,可以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 秦华平马涛杨常春周建军施益民
- 关键词:泮托拉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6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植入N 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结果5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施益民夏锡伟周建军朱荣兴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
- 简易经额部入路定向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经验被引量:19
- 2015年
-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基底节区是该病最好发的部位,占60%~65%[1]。由于基底节区出血位置深、毗邻重要结构,常规开颅手术不可避免对正常脑组织有一定影响,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接受。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血肿准确性虽高,但需要术前重新进行头颅CT定位扫描,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难以完成,也不适合夜间急诊手术。为此,我们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摸索出一种简易的定向穿刺技术并应用于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官卫杨常春刘春波叶云马涛秦华平周建军施益民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入路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被引量:10
- 2015年
-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3%。现将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 秦华平官卫杨常春马涛施益民周建军杨伊林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膜下积液颅脑损伤后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减压术
- 轻型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动态CT观察硬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硬膜下积液在伤后14 d内出现37例。有明显脑挫裂伤的病人,积液多在伤侧出现;无明显脑挫裂伤的病人,积液常出现在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最终吸收或减少20例,长期不变3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硬膜下积液消失伴脑积水形成1例。结论轻型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可分为交通性积液和闭合性积液,后者有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趋势。
- 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王穗暖杨伊林
-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钠和低钠血症的预后意义
- 2006年
- 分析62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分别观察其在入院时,第3、6、9天的血钠浓度,分析高钠和低钠血症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中,6(9.6%)例出现高钠血症,10(16%)例出现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和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P<0.001),而低钠血症和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但无论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都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无关。表明低钠血症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较高钠血症发生率高,但高钠血症和预后有明确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和以前明确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等不相关联,具体的联系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周建军施益民邵耐远官卫
- 关键词:血管造影预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