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月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鸡睾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初探被引量:8
- 2007年
- 取孵化15d鸡胚及出壳7d内和7d后雏鸡的睾丸,分别采用二酶二步消化法(胶原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三酶二步消化法(胶原蛋白酶+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分离睾丸细胞。结果表明:同一时期睾丸细胞的分离效果,二酶二步消化法与三酶二步消化法差异显著;不同时期采用二酶二步消化法分离睾丸细胞,孵化15d的分离效果显著优于出壳7d内,极显著优于出壳7d后,出壳7d内极显著优于出壳7d后。Percoll离心法提纯结果表明:密度梯度为27%~35%的条带中睾丸细胞纯度较高。在体外无饲养层的条件下分别培养经提纯与未经提纯的睾丸细胞,结果表明未经提纯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存活力。
- 李碧春周冠月吴洪孙思宇
-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分离提纯
- 鸡精原细胞分离与纯化初探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二酶三步消化法处理鸡睾丸组织,获得的细胞悬液以Percoll作为介质并结合细胞选择性贴壁培养纯化精原细胞。结果发现:1mg/mL胶原酶+0.25%胰蛋白酶+0.25%胰蛋白酶处理鸡睾丸组织,获得的细胞总数多达5.8×10^6个;Percoll离心后精原细胞主要位于19%~35%梯度层中,纯度平均达到66.4%;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则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15.6%。
- 吴洪李碧春周冠月孙思宇秦洁陈国宏
- 关键词:精原细胞
- 精原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精原干细胞移植原理与其它细胞移植原理相似,主要利用显微注射法,将供体的精原干细胞移入受体睾丸内,使其能够继续进行生精过程。结合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纯化、冷冻,该技术开创了基因工程和家畜生产的新途径。本文对精原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冷冻,以及同源移植和异源移植进行了简要综述。
- 周冠月李碧春
-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生殖细胞
- 鸡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5
- 2008年
- 本试验旨在探索不同基础培养基对鸡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体外培养的影响,以期选出最佳的培养体系,并用其进行传代培养,以观察精原干细胞继代培养的特性。结果表明:在高糖DMEM培养体系和TCM199培养体系中,SSCs均能正常生长和增殖,在以DMEM和TC199为基础培养基的培养体系中,在SSCs的活率、克隆形成率上显著不差异,但SSCs在以DMEM为基础培养基的培养体系中生长情况较好,为最佳培养体系。在RPMI1640培养体系中,SSCs克隆形成率、活率较低,比前2种培养体系的效果差异显著。在添加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精原干细胞在体外传至第3代。
- 孙思宇李碧春魏彩霞秦洁吴洪周冠月陈国宏
- 关键词:体外培养继代培养
- 鸡胚精原干细胞体外保存能力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二酶3步法获取孵化第19 d的鸡胚精原干细胞(SSCs),比较在快速冷冻条件下3种冷冻保护剂(DMSO、乙二醇、甘油)在3个浓度5%、10%、15%条件下对鸡胚精原干细胞的冷冻保存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当DMSO的浓度为5%、10%及15%时,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3.1%、88.6%和74.8%,三者差异显著(P<0.05);而10%DMSO保存精原干细胞的存活率、复苏后培养细胞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显著高于其它2个浓度;当乙二醇浓度为5%、10%和15%时,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9.4%、83.1%和65.2%,三者差异显著(P<0.05);复苏后无论饲养层存在与否,SSCs均能增殖,但未有AKP阳性集落生成;当甘油浓度为5%、10%、15%时,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均小于15%,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复苏后细胞存活时间极短,仅存活12 h左右;(2)当在10%DMSO浓度条件,复苏后SSCs在有饲养细胞层的条件下,培养5 d形成集落,表明10%DMSO是鸡胚精原干细胞适宜的冷冻保护剂。
- 李碧春周冠月陈国宏孙国波孙鹏翔徐琪刘铁铮
-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
- 鸡睾丸细胞分离方法与培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吴洪李碧春周冠月孙思宇秦洁
- 关键词:睾丸细胞体外培养哺乳类动物啮齿类动物支持细胞精原细胞
- 鸡精原细胞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初探被引量:5
- 2006年
- 本研究以组合酶分步消化法并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纯化的方法,从不同时期的鸡睾丸组织中分离精原细胞。结果发现:①Percoll分离后,出壳6d雏鸡获得的细胞总数、精原细胞总数、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282.1、174.6、61.9%,其中精原细胞纯度比孵化15d、19d鸡胚和出壳后13d雏鸡分别高10.2%、5.7%和2.5%;②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出15.6%;③在无饲养层培养条件下,比较Percoll梯度分离前、后鸡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Percoll梯度分离前精原细胞贴壁在时间上比分离后较快,且分离前精原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亦比分离后长。
- 吴洪李碧春周冠月孙思宇秦洁陈国宏
- 关键词:精原细胞体外培养
- 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11
- 2006年
- 旨在对影响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 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将分离到的19期鸡胚胎生殖腺的PGC s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饲养层,添加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进行培养、传代。经冷冻保存的PGC s在添加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能增殖,并具有分化能力。从细胞形态、集落形态、增殖生长能力、核型检测、碱性磷酸酶测定等方面对培养过程中的鸡胚胎PGC 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传至3代的CEF为饲养层,多次离散法进行传代所获得的5代鸡胚胎PGC s不但能有效维持PGC s的未分化状态和正常二倍体核型,也具有其作为多能性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征。
- 秦洁蔡琳琳李碧春韩威周冠月吴宏孙思宇
- 关键词:鸡胚胎体外培养
-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PGCs)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 2007年
- 对发育至第19期和第28期鸡胚性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用6种玻璃化冷冻液I:10%DMSO+10%EG+10%PVP,II:20%EG+10%PVP,III:20%DMSO+10%PVP,IV:10%DMSO+10%EG+0.5 mol/L Surcose,V:20%EG+0.5 mol/L Surcose,VI:20%DMSO+0.5 mol/L Surcose进行冷冻保存。结果:第19期鸡胚PGCs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在冷冻液II与IV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V与VI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冷冻液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28期鸡胚PGCs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在冷冻液IV与V之间差异显著(P<0.05),III与IV、V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II与III、IV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玻璃化冷冻液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复苏后接种培养传至第2代的鸡胚PGCs细胞,PAS染色、AKP染色呈阳性并保持完整的二倍体核型。
- 韩威李碧春陈国宏秦洁朱云芬周冠月张学余
- 关键词:原始生殖细胞玻璃化冷冻
- 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培养和传代被引量:28
- 2005年
- 本文旨在探索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培养、传代以及各种因素对PGCs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ol/L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5ng/ml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factor,hSCF)、10U/ml鼠白血病抑制因子(Mouseleukemiainhibitoryfactor,mLIF)、1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basic,bFGF)、0.04ng/ml人白细胞介素11(Humaninterleukin11,hIL11),10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insulinlikegrowthfactor,hIGF)的高糖DMEM培养体系中,以多次离散法进行传代获得5-6代鸡胚胎PGCs,有效地维持了PGCs的未分化状态和正常二倍体核型,同时能够定向地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 秦洁李碧春陈国宏蔡琳琳韩威周冠月吴洪孙思宇
- 关键词: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PGCSL-谷氨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