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兴熙

作品数:40 被引量:64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盆地
  • 24篇塔里木盆地
  • 23篇油气
  • 14篇气藏
  • 12篇成藏
  • 9篇油气藏
  • 8篇天然气
  • 7篇勘探
  • 6篇凝析
  • 6篇气系统
  • 6篇流体
  • 6篇封存箱
  • 5篇油气系统
  • 5篇凝析气
  • 5篇奥陶系
  • 5篇储集
  • 5篇储集层
  • 4篇盐岩
  • 4篇油气勘探
  • 4篇碳酸

机构

  • 37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塔里木石油勘...

作者

  • 40篇周兴熙
  • 8篇王红军
  • 4篇顾家裕
  • 3篇李小地
  • 3篇周东延
  • 2篇张光亚
  • 2篇贾进华
  • 2篇郝石生
  • 2篇张立平
  • 2篇李绍基
  • 1篇赵孟军
  • 1篇高岗
  • 1篇李启明
  • 1篇柳广弟
  • 1篇李明
  • 1篇黄志龙
  • 1篇刘泽斌
  • 1篇徐树宝
  • 1篇胡见义
  • 1篇刚文哲

传媒

  • 8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地学前缘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勘探家(石油...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库车油气系统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作用被引量:19
2002年
库车油气系统在新生代古近纪末已经形成。中新世早期以前构造变形缓和 ,油气运聚单元———封存箱规模很大 ,几乎涵盖了整个油气系统 ,烃类在常压体系内运移距离较长 ,可以在烃灶远端聚集成藏 ,本区南缘隆起带的牙哈、英买 7、羊塔克、红旗、提尔根、轮台等油气藏就是在此期开始形成。在中新世末至第四纪晚期 ,库车地区发生强烈沉降 ,高速率填充 ,剧烈的构造变形 ,使油气系统分割为若干个封存箱 ,各个封存箱内形成烃流体性质各异的油气藏。早期在南缘生成的油气藏发生再充注 ;晚期在北部生成以近源垂直运聚为主的油气藏 ,主要是气藏、凝析气藏和伴生的小油藏 ,如克拉 2、大北、依南 2、吐孜、迪那等气藏和大宛齐、依奇克里克油藏。这些油气藏可以用三种模式概括 :早期聚集晚期再充注封存箱内成藏机制的牙哈模式 ;晚期封存箱内对流成藏机制的克拉苏模式 ;封存箱外涌流成藏机制的大宛齐模式。
周兴熙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成藏作用流体封存箱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被引量:21
2004年
对乌什凹陷重 磁非地震资料和新老地震剖面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解释 ,确定了乌什凹陷的盆地结构和断裂构造格架 ,分析了中生界的地层分布特征 ,对乌什凹陷的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表明 ,乌什凹陷构造样式在东、西向有一定差异 ,可分西、中、东 3个次级凹陷以及西、东 2个低梁带 ,中生界主要分布在乌什凹陷东部。对乌参 1井及邻区沉积储层研究表明 ,乌什凹陷白垩系扇三角洲相砂砾岩物源来自温宿凸起 ,与北部和东部沉积体系有较大差别。凹陷内白垩系砂岩储层发育 ,总厚度约为2 0 0~ 3 0 0m ,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阿瓦特河剖面的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新发现了一套更好的湖相灰黑色泥质泥晶云岩源岩。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 ,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母质类型好 ,成熟度适中 ,生油潜力巨大 ;西部石炭 二叠系海相源岩的热演化程度高 ,有机质丰度低 ,综合评价其生油潜力相对较差。乌参 1井油气源对比和成藏研究表明 ,其油气不同源 ,天然气来自侏罗系陆相腐殖型源岩 ;原油来自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湖相腐泥型母质。乌参 1井为常温超高压层状富含油凝析气藏 ,其成藏机制为 :异常压力封存箱内 ,侧向运移供气 ,沿断裂或不整合面充注 ,择优富集 ,晚期成藏。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乌什凹陷东部低梁及其南翼陡断阶带是?
贾进华周东延张立平刘泽斌周兴熙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条件储集层特征
略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的累积效应被引量:10
1999年
对于天然气充注历史和累积效应大体相同的气藏,通常可以建立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δ13C1)与其成熟度(源岩)的关系模式。“多阶连续成藏”在古老沉积盆地中是常见现象,其天然气是不同地质阶段生成的不同成熟度气态烃的累积。在气源岩母质和成熟作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保存条件越好,气藏中累积的早期生成的低成熟度天然气(低阶组分)越多,其δ13C1值越轻;反之,保存条件越差,低阶组分损失越多,或聚气时期既晚又短,则其天然气的δ13C1值越重。例如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的气藏都以寒武系和奥陶系为主要气源岩,塔中地区保存条件最好(为连续聚气区),塔北轮南和塔西南玛扎塔格地区保存条件差得多(为阶段聚气区),前者天然气的δ13C1值比后者要轻4‰~20‰。天然气累积效应与母质继承效应、热演化分馏效应一样,是控制其δ13C1值轻重的重要因素,在使用该参数估计天然气及其气源岩的成熟度时,必须考虑累积效应。图4表1参3(梁大新摘)
周兴熙王红军
关键词: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气藏
腐殖型凝析气的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被引量:6
1999年
以往对凝析气的生成多以地球化学过程为研究重点,对生成物相态的物理过程很少作深入探讨。文中以烃类生成的热模拟实验获得的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利用油藏工程中相态研究的方法,讨论凝析气生成模式。腐殖型源岩的兄为0.5%~1.9%的演化阶段,生成物的相态为凝析气相,在成藏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不十分强烈的条件下,易于形成凝析气藏,塔里木盆地广泛分布的凝析气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实例。
周兴熙袁容王红军李绍基陈义才
关键词:临界温度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因
再论网络状油气藏与轮南潜山勘探对策被引量:37
2002年
网络状油气藏外部宏观形态似层状或块状油气藏 ,但其油气实际聚集于被断裂、裂缝所连通的孔、洞 (多为溶蚀形成 )构成的储集空间系统中 ,因而具有超强的非均质性。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轮南潜山即属于网络状油气藏发育区 ,用对网络状油气藏的认识分析该区已获勘探成果 ,依据成藏条件、烃类流体性质 ,可以划分出 5个油气富集区 ,其储量总规模为 5× 10 8~ 8× 10 8t ,近期找到 5个亿吨级油气田的前景明朗。在网络状油气藏和油气富集区带内都可能出现低产井甚至水井、干井 ,不要因此而轻易否定其油气资源潜力 ,放弃勘探。由于网络状含油气体极易在钻井过程中被污染 ,因此应采用近平衡—欠平衡钻井技术 ,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打开目的层 ,避免固井时堵塞储集空间 ,最好裸眼完井 ,最大限度降低测井、测试对产层的伤害 ,并应通过大型酸化、压裂改造产层 ,以获得高产稳产。图 4表 5参 4(周兴熙摘 )
周兴熙
关键词:油气勘探塔北隆起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岩溶被引量:10
1998年
轮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包括风化壳岩溶、构造岩溶和埋藏岩溶三种类型,可划分为四套。风化壳岩溶是轮南地区古岩溶的主体,也是本区主要含油气储集体。古岩溶表现为地震低速带,各类岩溶和岩溶带在约束反演地震剖面上都有明显识别标志。轮南古岩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岩溶体系的主体风化壳岩溶是在海进过程中形成的;(2)岩溶期后经过了挤压碎裂变形改造,形成地垒、断块林立的景观格局。它既不同于海退过程中形成的风化壳岩溶,也与岩溶期后地质环境稳定,基本保持形成时原貌的岩溶有明显区别,同时也有异于华北冀中坳陷经受强烈拉张改造而古潜山耸立的古岩溶面貌,建议将其称为轮南型古岩溶。
周兴熙顾家裕李小地王红军
关键词:岩溶作用岩石变形轮南油田油田古岩溶
初论华北盆地的油气共生窗被引量:1
1991年
华北盆地天然气的主要类型是下第三系源岩在油气共生窗中生成的。平面上油气共存,纵向上气、油藏交错,气藏系列中缺少深层热裂解气。勘探该区时,只有查明气源条件、聚集条件和相态分异条件的良好配置区,才可能发现规模较大的气藏。
周兴熙
关键词:盆地油气藏
东北亚古老克拉通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被引量:1
1996年
古老克拉通(8—18亿年前)基础上发育的盆地是全球90年代和下一个世纪油气勘探的热点。在东北亚,这一类型的盆地有中国的塔里木、华北和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古老的地层(包括元古宇与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烃源岩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过程。多期构造运动、多个不整合面,造成油气多次聚集、逸散、再聚集,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大型非常规油气圈闭和分布模式。中、新生代不同程度的继承性下陷和沉积,对油气藏的保存是有利的,对古老油气藏的改造也是明显的,并形成了独特的油气系统。古老地层的巨大沉积岩体积、丰富的烃类物质和后期良好的保存条件都表明这一类型盆地具有很大的天然气和石油潜力。
胡见义徐树宝周兴熙李启明
关键词:油气系统勘探新领域东北亚
塔里木盆地——富含天然气的盆地被引量:23
1999年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取得很大突破。盆地发育有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在晚近期以形成天然气为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由于其特殊的生烃母质类型而既能生油又能生气;侏罗系则由于其属于腐殖型烃源岩而以生成天然气为主。盆地在资源分布上具有富含气的特征。气源对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天然气主要源自上述3套重要的烃源岩。盆地内广泛发育的5套区域盖层是形成大型、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生成和保存两方面说明塔里木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盆地。“八五”期间,塔里木盆地探明天然气储量1092.36×108m3、凝析油3845.3×104t(塔指探区)。这说明塔里木盆地除了富含原油外,同时也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叠合、复合盆地。
赵孟军周兴熙卢双舫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气源岩气藏形成气源对比储集层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系统划分被引量:10
1999年
天然气系统实质上特指那些富气的含油气系统。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既富油也富气的盆地,划分天然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天然气富集区,并从中发现大中型气田。通过对盆地中油气系统的评价,划分出库车、叶城两个天然气系统及塔中、塔北、巴楚油气系统中的一些富气区。其中前陆盆地中的库车天然气系统属过充注、高阻抗、网状运移的整体富气的天然气系统,是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克拉通盆地中富气区受寒武系—下奥陶统生气中心控制;塔中油气系统中东部富气区气藏形成具多期、多阶连续聚集的特点,发育多套成藏组合,保存条件好,是台盆区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塔北隆起东部及巴楚隆起玛扎塔格富气区区域盖层受构造运动和断裂的破坏,保存条件不如塔中地区,主要聚集了晚期高—过成熟干气,天然气聚集期短,属阶段聚气区;逼近寒武系—下奥陶统生气中心,特别是寒武系膏盐层下有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原生干气藏。
王红军周兴熙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气藏形成气藏类型勘探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