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愈合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压疮
  • 2篇压力性
  • 2篇卒中患者
  • 2篇满意度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创面
  • 2篇创面愈合
  • 1篇叙事
  • 1篇血功能
  • 1篇压疮防治
  • 1篇压疮预防
  • 1篇压力疗法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医院患者

机构

  • 1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周书剑
  • 3篇黄淑芳
  • 3篇管玉梅
  • 3篇徐定英
  • 2篇叶文秋
  • 2篇吴爱萍
  • 1篇黄小红
  • 1篇贺丽
  • 1篇周小玲
  • 1篇段国英
  • 1篇刘芸
  • 1篇黄宴萍
  • 1篇彭灵燕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患者体验提升路径探讨
2024年
患者体验被视为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患者实际就医需求,通过不断创新医疗模式,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等举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围绕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要求,从建设医院智慧服务平台、以效率医疗重塑就医新路径、打造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多学科联动“一站式”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等方面探讨公立医院改善就医体验的路径,为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赵颖文静贺丽周书剑黄小红
“互联网+”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居家护理”的概念,再对国内外“互联网+”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COPD患者院外实施延续性居家护理的必要性,COPD患者对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需求内容、主要模式、“互联网+”服务形式、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其当前存有的问题,为后续临床构建全面、标准规范的“互联网+”COPD患者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及实施提供参考。
周小玲周书剑郑宇洪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居家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护理
叙事护理对癌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护理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对癌性患者的疗效及对护理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癌性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QLQ-30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赖俏兰周书剑吴晓珩徐定英
关键词:不良情绪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用于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患者中选出80例有压疮风险的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由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给予压疮预防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 <0.05;压疮的治疗方面:观察组的压疮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56.25%,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 <0.05。结论: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的成立与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更好加强压疮的预防管理以及治疗,值得推广。
周书剑管玉梅赖翘兰刘芸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满意度
病友及家属互助小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病友及家属互助小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病友及家属加入互助小组,定期参加小组活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于入组前及干预2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经缺损和卒中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治疗2个月后,NIHSS和SS-QO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卒中病友及家属互助小组模式能有效提高病友的其生活质量,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淑芳叶文秋周书剑吴爱萍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溃疡中湿性愈合联合压力疗法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应用湿性愈合联合压力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3月,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抽到奇数的患者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抽到偶数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每组中的患者数量各为40例。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平均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患者总费用指标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平均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患者总费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疾病治疗中应用湿性愈合联合压力疗法,优化了患者的临床指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刘文通周书剑周书琴赖俏兰
关键词:湿性愈合压力疗法下肢静脉性溃疡皮肤湿疹凝血功能
流程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的779例患者按实施压疮流程管理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76例和观察组4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压疮管理流程,包括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高危压疮筛查、压疮预报、高危压疮风险告知、落实压疮预防措施、压疮护理会诊、压疮的处理等。比较2组患者申报难免压疮例数、实际发生压疮例数、院外带入压疮例数和压疮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组申报难免压疮例数和压疮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实际发生压疮/申报难免压疮例数、实际发生压疮/有压疮危险患者例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流程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的治愈率。
黄淑芳叶文秋周书剑段国英
关键词:流程管理脑卒中压疮
病人脑卒中住院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SRSS)量表、自编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问卷对10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7例脑卒中病人SRSS得分为(26.38±6.21)分;其中82例睡眠质量差,占76.64%。且病人睡眠质量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等方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活动量减少、日间睡眠过多等。结论:大部分脑卒中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黄淑芳周书剑吴爱萍彭灵燕黄宴萍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
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我院48例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4例,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Braden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后Braden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赖俏兰周书剑吴晓珩徐定英
关键词:延续护理创面愈合BRADEN评分
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对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和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接收的ICU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2017年7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2019年1月—2020年5月)实施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可降低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水平。
赖俏兰周书剑吴晓珩徐定英
关键词:ICU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