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骏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腔右心室患儿临床心电图100例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提高双腔右心室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1986年1月~1996年12月间,经手术证实为双腔右心室的100例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电轴右偏49例(49%),右室肥厚45例(45%),TV3R,TV1直立64例(64%),双向27例(27%),其中V1导联R/S<1且T波直立31例(31%),双向10例(10%)。结论临床如有该病可疑体征,而超声心动图未明确诊断者应结合心电图:(1)电轴右偏;(2)右室肥厚或双室肥厚;(3)与年龄不符的TV3R,TV1直立,V3R,V1导联R/S<1而T波直立,或TV3R,TV1双向等表现者应进行超声复查,必要时行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以减少误诊,提高手术成功率。
- 丁文虹韩玲金梅吴邦骏王霄芳王磊
-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三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纯合子家系遗传异质性及其系谱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对3个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样表型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及系谱分析,初步探讨FH异质性的分子基础。方法对3个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心电图、心脏及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结合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apoB)、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结果与GenBank比对,并进行家系分析。结果先证者3例初诊时年龄均<16岁,血浆胆固醇水平>258 mg/dL,出生时即有黄色瘤,之后多处出现黄色瘤并有角膜环,可确诊为纯合子型FH。1例出现早发冠心病,多次发生心绞痛。LDL-R基因发现313+1G→A纯合突变。检查3家系3代共86例,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确诊17例杂合子FH患者,系谱分析家系1、2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家系3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结论证实3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系谱,系谱分析可初步明确FH遗传方式,结合基因检测可对FH异质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蔺洁王绿娅刘舒吴邦骏姚凤霞勇强潘晓冬杜兰平秦彦文姜志胜
-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遗传异质性系谱分析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附26例报告)被引量:1
- 1999年
- 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26例单纯性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ICPS)。术前跨瓣压差6.6±1.6kPa(49.5±12mmHg),术后即刻跨瓣压差2.9±0.7kPa(22±5.3mmHg)。随诊3个月至7年(平均4.3年),远期跨瓣压差小于术后即刻跨瓣压差。术后3.5年出现1例轻度再狭窄,占3.8%。4例合并轻度肺动脉瓣返流,对心功能无影响。6个月后,跨瓣压差轨迹趋于稳定。远期效果佳。
- 朱宇平韩玲王惠玲吴邦骏金梅李稼
- 关键词: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BPV外科手术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被引量:28
- 2000年
- 目的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静脉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并对其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31例患者 ,年龄 0 8~ 38 0 (8 1± 6 0 )岁 ,体重 7 0~ 6 9 5 (2 7 7± 2 0 2 )kg。经静脉使用 6F传送器置入Amplatzer堵闭器 ,听诊无杂音后 10min行胸主动脉造影。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 ,术后 2 4h、3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10 0 %。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 ,10min后胸主动脉造影示 2 9例完全堵闭(93 5 % ) ,仅 2例存在极少量残余分流 ,且 48h后超声心动图示该分流消失。动脉导管最窄径 1 5~8 2 (4 4± 1 7)mm ,透视时间 3 0~ 14 5 (6 7± 2 3)min。除 1例患者术后短暂胸部不适外均无任何并发症。随访 3~ 17(9 3± 3 7)个月未发生装置移位、再通或肺动脉狭窄。结论 应用Amplatzer方法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简便 ,创伤小 ,适应证广 ,成功率高 ,疗效可靠 ,可用于新生儿 ,是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最理想的方法。
- 李志忠韩玲金梅吴邦骏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导管插入术AMPLATZER封堵器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20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及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自1987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PS 202例,PA/IVS 2例,男性116例,女性88例,年龄3个月~40岁,平均4.25岁,体质量5~60 kg,平均(17.32±8.85)kg,发绀34例。完善心电图、心脏X线像、超声心动图检查,行右心导管检查及右心室造影并完成PBPV。结果:PBPV 204例,成功200例,成功率98%。PBPV术后,导管测肺动脉瓣跨瓣压差〔(30.84±15.05)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75.75±30.04)mmHg明显下降,P=0.001。4例失败病例中,1例因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导丝难以到达肺动脉,取消PBPV。第2例导丝送入肺动脉出现循环不稳定取消PBPV。第3例PA/IVS,射频打孔成功后球囊扩张时出现心包填塞,转外科手术。第4例术中球囊扩张时右心室流出道撕裂致心包填塞,抢救无效死亡。其中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三尖瓣腱索断裂;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PBPV治疗PS及PA/IVS安全有效。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
- 王霄芳金梅吴邦骏郑可郭保静梁永梅肖燕燕李伟韩玲
-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 波生坦治疗成人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2012年
- 目的 观察波生坦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ES)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波生坦治疗成人ES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入院的8例成人CHD-PAH发展为ES的患者,给予波生坦口服治疗,进行开放性、观察性研究.随访评估服药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NYHA-FC)、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阻力指数、肺体循环流量比、肺体循环阻力比)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共入选成人患者8例,平均年龄为(23±4)岁.口服波生坦治疗平均时间(20±18)个月.治疗后,8例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D)从平均(435±121)m增加至(491 ±92)m(P=0.016);SpO2从(87±3)%提高到(88±5)%(P=0.140).此外,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稳定(P=0.034).7例患者服药前接受心导管检查,其中4例患者服药后再次接受心导管检查,肺、体循环比,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阻力指数,肺、体循环阻力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样本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对波生坦良好耐受,仅1例24岁女性患者有一过性鲜血便.结论 服用波生坦可明显改善CHD-PAH发展为ES的6MWD、SpO2、NYHA-FC等指标.波生坦在成人CHD-PAH发展为ES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顾虹李爱杰张陈王晓峰张宏伟程梦佩吴邦骏郭保静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成人
- 伴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的肺动脉瓣狭窄99例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郑可韩玲金梅吴邦骏王霄芳陆萍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ASDPFO手术时间
- 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未闭68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应用Amplatzer堵闭器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测量PDA大小 ,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Amplatzer堵闭器置入PDA内 ,使之在PDA最窄处固定 ,即刻或 10min后再次造影。术后 2 4h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术后 6 1例 (89 7% )即刻无分流 ;7例 (10 3% )即刻有少量残余分流 ,其中 4例术后2 4hUCG示分流消失 ;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均有所下降。结论 :应用Amplatzer堵闭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 。
- 金梅韩玲吴邦骏李志忠丁文虹陆萍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导管插入术PDA介入疗法疗效AMPLATZER堵闭器
- 小儿心脏位置异常的节段诊断
- 1989年
- 本文分析了我院自1984年5月至1987年9月共收治的14例心脏位置异常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患儿,并对其诊断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指出节段诊断的重要性。
- 王惠玲金梅余祖芬朱宇平韩玲李稼顾虹吴邦骏
- 关键词:心脏位置异常儿童
-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公司Sonos75 0 0型超声心动仪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 (real time 3 dimensionalechocar diography,RT 3DE) ,部分结合二维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 ,TEE )及放射检查技术引导 1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1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了经导管介入治疗手术。结果 :2 2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RT 3DE对房、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相对空间毗邻关系的判定均可获得比二维超声更丰富的数据信息 ,可靠性强。在引导介入手术中 ,无需全麻 ,操作简便 ,三维实时显像表现出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年龄限制少 ,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放射应用剂量。术中实时测量三维距离 ,血流及多普勒技术的应用还受到技术制约。结论 :经胸RT 3DE作为无创心脏检查手段在引导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手术中有肯定价值 ,并可望广泛应用于其他介入治疗 。
- 金梅丁文虹肖燕燕张桂珍吴邦骏王霄芳郑可郑春华耿斌韩玲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