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荣宗

作品数:27 被引量:15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稻虱
  • 16篇抗性
  • 16篇褐稻虱
  • 15篇水稻
  • 10篇水稻品种
  • 10篇抗虫
  • 8篇贮藏
  • 8篇抗虫性
  • 7篇贮藏期
  • 6篇麦蛾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育种
  • 3篇生物型
  • 3篇氨基酸
  • 2篇氮肥
  • 2篇稻谷
  • 2篇稻种
  • 2篇游离氨基酸
  • 2篇游离氨基酸含...

机构

  • 2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7篇吴荣宗
  • 13篇张良佑
  • 3篇黄巧云
  • 3篇曾玲
  • 2篇梁能
  • 2篇江志强
  • 2篇潘大建
  • 2篇吴洪基
  • 2篇李冠雄
  • 2篇王合英
  • 1篇杨秀青
  • 1篇刘春茂
  • 1篇范芝兰
  • 1篇杜德平
  • 1篇刘秀琼
  • 1篇冯成
  • 1篇吴惟瑞
  • 1篇陈璧
  • 1篇汪立

传媒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储藏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2篇1995
  • 7篇1994
  • 3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77
  • 2篇196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谷在储藏期间对麦蛾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取稻谷100粒接入麦蛾卵50粒,取稻谷100粒接入麦蛾卵100粒,在RH为75%,27℃条件下与称取稻谷样5g,接入麦蛾卵100粒的可靠方法相比较,观察和评定各抗性指标。结果表明:取稻谷100粒接卵50粒的处理无论是成虫羽化率还是敏感系数,在各品种间表现的趋势基本上与5g稻谷接卵100粒处理的结果一致,因而该方法准确可靠。
王合英李熳萍吴荣宗
关键词:麦蛾抗性贮藏
褐稻虱生物型田间监测技术的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褐稻虱田间群体各个体在同一水稻品种上的蜜露分泌量有很大差别。结合蜜露分泌量和群体建立2种方法进行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地区和增城县农田的褐稻虱属生物型1。采用单一的蜜露分泌量测定法不能准确反映褐稻虱群体中各个体的生物型属性。因此,在进行田间生物型监测时应结合使用其它抗性指标,其中群体建立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工、准确的监测方法。
江志强吴荣宗张良佑
关键词:褐稻虱生物型测定法
杂交稻在贮藏期对麦蛾感虫性的研究被引量:13
1994年
杂交稻在贮藏期受麦蛾为害常表现为感虫,其感虫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稻。杂交稻感虫的原因主要由于谷粒的裂颖率高,有利于初孵幼虫的入侵。裂颖率与成虫羽化率、稻谷损失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而与敏感度系数呈很显著的正相关(p<0.01)。换言之,裂颖率越高,感虫性越大;反之,抗性增强。不育系的感虫性可能是造成杂交稻感虫的主要原因。发展新的抗虫不育系和选用具有显性抗虫基因的恢复系作为抗源,可能会提高杂交稻的抗性。
李熳萍王合英吴荣宗
关键词:杂交稻麦蛾抗虫性
水稻品种贮藏期对谷蠹抗性的研究被引量:10
1993年
本研究测定了42份水稻品种在贮藏期间对谷蠹的抗性,结果得出具有抗级的稻种共有15份,中抗品种共有16份.抗性机制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谷粒的裂颖率与敏感度系数、稻谷受害损失率关系密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抗性与谷粒化学成份中的粗蛋白、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和糊化温度皆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邓政炎吴荣宗杜德平彭壮飞
关键词:谷蠹水稻抗病性贮藏期
华南几种昆虫过冷却点的测定
1.玉米螟、三化螟,荔枝蝽蟓,粘虫是华南地区的重要害虫。这几种昆虫在越冬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选择了过冷却点作为指标之一来探讨这些昆虫在越各过程的生理变化。2.在越冬期过冷却点的测定表明,玉米螟、三化螟,荔枝蝽蟓的...
刘秀琼尹汝湛吴荣宗龐雄飞周薰薇
关键词:玉米螟三化螟氨基酸高等动物
文献传递
水稻中抗品种抗褐稻虱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1991年
褐稻虱在中抗水稻品种上的刺探频率低于抗级品种。虽然褐稻虱在中抗品种上能正常取食,但同化利用率较低。中抗品种受害后,无论是植株损害系数、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程度或产量损失率均显著较感虫品种的少,说明了受害后较之感虫品种具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另外,水稻品种受害后呼吸强度均较健株的明显降低。
李冠雄吴荣宗陈升枢
关键词:水稻褐稻虱抗性光合作用
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评价及利用初报被引量:1
1992年
褐稻虱是亚洲稻区的重要害虫,自从推广抗虫品种后,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出现新生物型,使品种的原有抗性“丧失”。克服新生物型有效途径之一,是扩大抗虫基因源,以育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抗虫品种,其中野生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抗源。为此,我们对野生稻资源进行了抗性鉴定。
黄巧云潘大建梁能张良佑曾玲吴荣宗
关键词:野生稻褐稻虱抗性
水稻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褐稻虱的关系被引量:41
1992年
本研究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在三个秧龄期对褐稻虱的抗性及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叶鞘的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抗虫品种7105,中抗品种的含量一般居中。分析各品种不同秧龄期的氨基酸含量与品种受害级别、飞虱排泄蜜露量、产卵量和存活率的相关性,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异亮氮酸与上述四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天门冬酰胺、亮氨酸、天门冬氨酸以及各种氨基酸的总量与其中三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另外还有七种氨基酸与其中1~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腊膜取食试验表明,天门冬酰胺、缬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对褐稻虱的取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曾玲吴荣宗冯成李洁群
关键词:水稻抗虫性褐稻虱氨基酸
光照因素对水稻品种苗期褐稻虱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2
1991年
在人工气候箱及温室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对品种抗性、植株生势及耐害性和褐稻虱生存、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品种苗期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其原因是由于植株的生势减弱导致受飞虱为害后的补偿能力下降、中抗品种耐害性丧失和抗级品种的拒虫性减弱.在短光照生长条件下和长光照条件下,飞虱取食高抗品种的植株,其吸食量、若虫生存率和发育进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抗品种的抗生性在短光照条件下仍能保持.短光照条件下,如果接虫前或后予以充足的光照条件,或将接虫秧龄提高到4片叶,品种的抗性水平则可保持.
汪茂卿吴荣宗张良佑
关键词:水稻苗期褐稻虱抗虫性
中抗褐稻虱稻种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采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可将对褐稻虱具中抗水平的栽培稻和野生稻与感虫稻种区分开来。但如接虫量过大,则中抗稻种会被评为感虫。此外,当采用植株损害系数评价耐害性时,可用植株生长速率来代替原公式中的植株干物质比率。本法可提高工效,并且不会伤害植株,有利于抗虫品种的后代选育。
吴荣宗李冠雄张良佑
关键词:水稻抗虫性褐稻虱鉴定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