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祥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不良地质环境中基坑边坡加固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结合现有边坡加固理论和加固经验,对一紧临道路和8层老楼房且下部有厚度达14m淤泥软弱土层的基坑边坡进行了复合加固设计。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加固后的边坡满足最小安全系数的要求。按照本设计进行施工后,基坑边坡的变形和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均在安全允许的范围之内,保证了地下室结构部分的顺利施工。所提供的加固技术对同类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张向阳李欢秋吴祥云庞伟宾
- 关键词:淤泥基坑
- 双层介质抗爆炸震塌结构的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在明挖方式构筑的地下人防工程结构中,通常采用碎石土回填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同构成抗爆炸震塌结构。在弹级、爆炸深度等相同,抗爆炸震塌结构总厚度一定的条件下,碎石土回填层厚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是影响结构抗爆炸震塌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抗爆炸震塌结构最佳的厚度比值,进行了现场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低阻抗的岩土介质做回填层,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消波吸能性能,同时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构成抗爆炸震塌结构的最佳厚度比值及其选择原则。
- 李欢秋吴祥云李永池
- 关键词:岩石力学碎石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爆炸荷载
- 不良地质环境中基坑边坡加固技术分析及其应用
- 结合现有边坡加固理论和加固经验,对一紧临道路和8层老楼房且下部有厚度达14 m淤泥软弱土层的基坑边坡进行了复合加固设计。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加固后的边坡满足最小安全系数的要求。按照本设计进行施工后,基坑边坡的变形...
- 张向阳李欢秋吴祥云庞伟宾
- 关键词:淤泥基坑
- 文献传递
- 坑道内爆炸宏观破坏现象及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 本文介绍了坑道内爆炸试验的背景、目的和试验方案,叙述了宏观破坏现象,给出了空气冲击波和地板加速度的实测波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空气冲击波和地板加速度沿坑道传播和衰减规律。
- 何翔吴祥云任辉启李茂生王励自曲建波庞伟宾
- 关键词:坑道冲击波加速度
- 文献传递
- 细长弹侵彻防护工程材料靶体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2003年
- 通过大量模型试验、近似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3种研究途径,对细长弹侵彻防护工程材料靶体的效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细长弹侵彻防护工程材料靶体的侵彻机理和破坏效应、细长弹侵彻靶体中的应力波的传播规律,给出了适用的细长弹侵彻深度预估公式和方法。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 自行研制和完善了一整套开展侵彻模型试验研究的试验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弹托分离技术;碰撞倾斜度测试技术;传感器埋设技术及应力波参数测试数据的修正。除以上技术之外,作者在试验中,还采用分幅照相技术拍摄弹体着靶姿态。这些技术为试验的成功和获得丰富的、有效的试验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通过土中侵彻模型试验的宏观结果分析得到:弹体对土壤的侵彻效应可分为表面隆起及成坑阶段和坑下侵彻阶段,描述了不同阶段弹着点附近土壤运动、变形和破坏的机理;提出了土介质的变形可以分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依据土中侵彻的机理和试验最大侵彻深度数据,给出了细长弹侵彻土壤的深度预估公式。 (3) 通过混凝土中侵彻模型试验的宏观结果分析得到:弹体对混凝土的侵彻过程可分为成坑和坑下侵彻两个阶段,描述了不同阶段弹着点附近混凝土变形和破坏的机理;提出了混凝土介质的变形可以分为破坏区和未破坏区。
- 吴祥云
- 关键词:数值模拟侵彻土壤弹体
- 自锻破片形成过程的动力有限元模拟
- 1997年
- 本文通过二维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CWES2D对自锻破片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可显示出在成型聚能炸药轰驱动下锥形金属罩的变形并最终形成弹丸的过程。比较不同结构的装药形式、不同锥度和不同厚度的金属罩的计算结果,发现了符合客观实际的一些规律,从而为满足工程需要的自锻弹丸装置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何翔吴祥云
- 关键词:自锻破片自锻弹丸数值模拟
- 全文增补中
- CWES2D软件组成及程序特性
- 1997年
- 本文分别介绍了CWES2D软件的四个组成部分:前处理部分、主计机部分、后处理中分及动画制作和显示部分,简述了每部分的运行环境及程序特点,着重叙述了动画设计方法。
- 何翔吴祥云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动画技术
- 在动载荷作用下岩洞反应的边界元分析法
- 吴祥云
- 关键词:岩体破坏形态峒室积分方程模型(物理)动载荷
- 节理元在模拟层状岩体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 1996年
- 本文运用有限元中的节理元,对实际岩体的节理,断层,层面,破碎带以及有其它做弱结构面的不连续进行了模拟,建立了间断面上的位移,应力关系及本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 吴祥云何翔
- 细长弹体侵彻混凝土的机理研究
- 通过侵彻模型试验,得到细长弹体侵彻混凝土的机理。整个侵彻过程可分为漏斗状弹坑形成阶段和坑下侵彻阶段,给出细长弹体侵彻混凝土的预计计算方法并验证其可靠性。
- 吴祥云李永池何翔曲建波
- 关键词:混凝土侵彻模型试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