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成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HPLC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被引量:17
- 2011年
- 建立了一种用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的方法。样品采用水、4%乙酸和10%乙醇3种模拟物进行浸泡。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Luna NH2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pH=6.5 PBS缓冲溶液(75∶25,V/V),流速1.0 mL/min,DAD检测波长为214 nm。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别在0.1~110 mg/L和0.3~135 mg/L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在0.5 mg/L的添加水平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102.2%和88.0%~88.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3.42%和3.54%~4.10%,检出限分别为0.02 mg/L和0.08 mg/L。方法可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
- 井伟陈旻实李小晶吕水源陈锦东吴洪成郑思远陈锦权
- 关键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食品接触材料高效液相色谱迁移
- 茶叶中联苯菊酯、毒死蜱残留量的测定能力验证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介绍了组织全国多个行业102家实验室参加茶叶中联苯菊酯、毒死蜱残留量的测定能力验证的情况。选用自然基体测试样品,分别采用F检验和t检验法检验样本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采用稳健统计技术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残留量测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 余孔捷蔡春平杨方吴洪成江锦彬李朝阳吴文
- 关键词:茶叶联苯菊酯毒死蜱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接触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被引量:13
- 2011年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三聚氰胺(MEL)及其衍生物———三聚氰酸二酰胺(ANE)、三聚氰酸一酰胺(ADE)和三聚氰酸(CYA)单体迁移量的方法。样品分别采用水、4%乙酸、10%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在70℃浸泡4h,浸泡液过0.45!m微孔薄膜后进入色谱柱。色谱分离采用Luna NH2柱,柱温:30℃,流动相为V(乙腈)∶V((5mmol/L PBS缓冲溶液,pH 6.5)=75∶25,流速:1.0mL/min;DAD检测波长为205和214nm。在此优化条件下,MEL,ANE,ADE和CYA的浓度在0.5~10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6,0.08,0.12和0.15mg/L(S/N=3)。在1.0mg/L的添加水平下,MEL,ANE,ADE和CYA的平均回收率在96.4%~10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79%~4.39%之间。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迁移量。
- 陈旻实井伟吕水源李小晶吴洪成林柏玲郑思远陈锦权
- 关键词:三聚氰胺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迁移
- LC-ESIMS/MS测定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被引量:17
- 2011年
-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正离子源质谱(LC-ESI MS/MS)检测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方法。采用强阳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乙酸铵/乙酸缓冲溶液(pH4.0)(40∶60,体积比),以多反应离子监测对三聚氰胺做定性定量分析。在水、3%乙酸、10%乙醇模拟物中,三聚氰胺在3.00~13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0μg/L;而其在橄榄油和异辛烷模拟物中的线性范围为5.00~130.00μg/L,检出限(S/N=3)为3.00μg/L。在10.00、50.00、80.00μg/L加标水平下的样品回收率为98%~104%,RSD为3.0%~3.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满足蜜胺餐具及相关产品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检测需求。
- 井伟唐熙吕水源李小晶陈旻实陈锦东吴洪成郑思远江晓芬陈锦权
- 关键词:三聚氰胺迁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