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晔良 作品数:37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IL-6、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测定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方法:应用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19例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和36例健康查作者血清IL-6水平,应用比浊法测定对例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和22例健康查作者血浆Fg水平。结果: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和血浆Fg水平均明显高于各自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IL-6和Fg水平均明显升高。 吴建龙 刘鹏鹰 吴晔良 何英 钱文景 王护宾关键词:糖尿病 高脂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纤维蛋白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ST段再抬高的意义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ST段再抬高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 31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按静脉溶栓治疗中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A、B两组 ,比较两组间伴发疾病、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CK峰值水平、梗死后心绞痛 ,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时ST段再抬高与病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再灌注损伤有关 ;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存在多支病变及梗死血管狭窄程度重所致。这类病人心肌受损较重 ,血管再通率低 ,常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单纯溶栓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应重视再灌注损伤的处理 。 庄义浩 杨俊芬 李文广 吴晔良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ST段抬高 手术指征 PTCA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8岁。结果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39例(48.75%),阴性41例(51.25%);冠心病组3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9例(74.36%),非冠心病组4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0例(48.78%)。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田晓虹 陈红 陈朱 夏丽婵 吴晔良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应用心电图记分法评价心肌梗死T波早期倒置的意义 被引量:8 1998年 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评价再通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应用心电图记分法估计溶栓治疗前后MI的面积,并计算MI面积挽救程度;按有无T波早期倒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存在T波早期倒置现象的患者,冠状动脉开通更充分、心肌能获得更充分再灌注,可作为估计预后及是否进一步干预治疗的证据。 庄义浩 吴晔良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电图 记分法 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被引量:1 1994年 自1961年动态心电图(DCG)试用于临床以来,近十数年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迄今尚缺少正常值的完整资料。本文报告316名健康人的DCG值。 方法 所用DCG仪器系美国Avionics DelMar生产的Trendsetter Model DCG Ⅶ型。 羌梅秀 杜福昌 吴晔良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 窦房阻滞 心脏负荷试验 室早 房早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首次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梗死前有无冠心病史、伴或不伴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分为A、B、C三组,统计各组出现的并发症和住院期死亡率;并通过心电图计分法和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水平比较最初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心梗中确存在缺血预适应,各组间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近、远期缺血预适应存在不同机制并有相加作用。结论 无论近期、远期心肌缺血预适应在心梗中对心肌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者有相加作用,其中近期缺血预适应在心梗中对心肌保护作用更显著,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庄义浩 吴晔良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 316名健康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1991年 我院使用美国Avionics Del Mar生产的TRE-NDSETTER Model DCG Ⅶ型分析仪,以佩带式磁带记录盒连续记录受检者24h日常生活中各种状态的所有心电信息,后经快速回放装置以人机结合方法逐一将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最后由电脑处理作综合结论。受检者系我院1983—1989年316名健康人,即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正常,X线无心脏增大,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史,无自觉症状,部分年长者作运动试验无缺血性改变。其中男性223名,女性93名。 羌梅秀 吴晔良 杜福昌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Brugada综合征1例及其救治 2003年 武莉莉 屠洪 吴晔良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 心电图 电生理 室颤 室速 降压治疗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影响 1999年 对67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伴室性早搏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结果显示,高血压病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组35例降压后,室性早搏(294±67)次/24h;与左室正常组32例降压后室性早搏(66±24)次/24h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结果支持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室性早搏有关,降压治疗能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并减少室性早搏。 李振宇 吴晔良 刘靖 刘小敏关键词:高血压 左室肥厚 降压治疗 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心房梗塞 1987年 患者男,72岁。因发作性胸痛4小时而入院。疼痛呈压榨性,每次持续40分钟。呕吐2次,出冷汗。既往有心绞痛史。多次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额面电轴-20度。入院时血压100/80。心律75次,不规则,心尖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肺无异常。下肢不肿。入院时心电图(见附图)示各导P波消失,有“f”波。R-R间期呈长-短-长的规律性变化,QRS波正常,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3:2文氏型传出阻滞。Ⅱ、Ⅲ、aVF导联QRS波呈qR型。 吴晔良关键词: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心房 室早 心肌梗塞 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