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捷
- 作品数:13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DDR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X线胸片发现肺小结节的患者进行DDR DE和MSCT的检查。结果:84例肺小结节检出情况:胸片1 96个,DDR DE软组织像1 57个,MSCT 1 6 0个。DDR DE与胸片相比排除肺小结节55个、增加肺小结节1 6个。其中排除肺小结节1 7例,增加肺小结节数1 2例,减少肺小结节数1 6例。MSCT与DDR DE相比排除肺小结节6个,增加肺小结节9个。结论:DDR DE软组织像比X线胸片明显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减少了误诊。
- 杨凯谈旭东江泓陈林吴捷汪洋林林
- 关键词:肺小结节双能量减影直接数字化摄影X线摄影术
- 不同矩阵影像诊断显示器检出肺部小结节(<10mm)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不同矩阵的影像诊断显示器对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肺部小结节(<10mm)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100张DDR正位胸片,其中64张为CT和随访证实的直径<10mm的小结节,5位诊断医师分别在1K、2K和数字投影屏幕上阅读胸片,用5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没有、肯定没有来判定结节的有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每位医师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显示器上判定肺小结节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Z值)及其标准误,并进行比较。结果:5位诊断医师在数字投影屏幕上、1K和2K上判定肺部小结节的平均ROC的AZ值分别为:0.7894,0.8622,0.8859。随着显示器分辨力的提高,AZ值随之提高,但经ROC分析,不同显示器的检测效能无差异。结论:用1K显示器和数字投影屏幕结合放大影像后处理,显示肺小结节是可用的;肺小结节采用2K×2K高分辨力显示器更佳。不同显示器的配置可以获得较好的性价比和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 杨凯陈林王惠谈旭东吴捷汪洋林林
- 关键词:ROC曲线肺小结节
- DDR双能量减影普通胸片与骨组织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被引量:31
- 2005年
- 目的 :比较DDR系统双能量技术普通X线胸片与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检出率。材料和方法 :利用DDR系统的双能量减影技术对 12 6例胸部创伤中高度怀疑伴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普通胸片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 94% ,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 91.7%、92 .4%和 80 .8%。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 98% ,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 10 0 %、98.9%和 96.1%。结论 :DDR系统双能量减影X线成像技术的骨组织像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P <0 .0 1) ,降低误诊率 ,尤其对无错位性肋骨骨折。
- 杨凯陈林江泓谈旭东吴捷汪洋岳建国
-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骨组织胸片DDR
- 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数字化成像对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234例不孕症采用数字透视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并连续记录3个月中病人每次检查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结果子宫输卵管均正常者86例(36.7%),单纯输卵管疾患112例(47.8%),单纯子宫疾患17例(7.2%),子宫粘连合并输卵管阻塞14例(6.0%),子宫畸形合并输卵管阻塞3例(1.3%)。连续记录86例每次检查X线曝光时间为63s~212s,平均106s。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造影方法上的改进,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并且可以大大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
- 杨凯谈旭东吴捷秦方辉汪洋林林
- 关键词: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数字化X线辐射
- 多轴位点片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多轴位点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及数字能量减影(DES)正斜位肋骨摄片检查未见明显的移位性肋骨骨折,但有局部肋骨孤度异常(“3”字征阳性)或临床高度怀疑有肋骨骨折的66例患者,用多功能数字化遥控X线机(DRS)进行多轴位观察及点片。结果66例疑有肋骨骨折病例中,多轴位点片显示了33例中的43处不完全性骨折(左侧21例28处,右侧12例15处),并显示了61例中的79处移位性骨折(左侧34例45处,右侧27例34处)。结论多轴位点片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有效工具。
- 杨凯谈旭东吴捷岳建国
-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检查
- D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诊断无错位性肋骨骨折的价值被引量:14
- 2004年
- 杨凯江泓谈旭东吴捷岳建国
- 关键词:肋骨骨折双能量减影
- 肋骨X线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2004年
- 江泓杨凯吴捷
- 关键词:肋骨X线成像技术DR摄影方法
- 电脑性颈椎病的X线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4年
- 吴捷杨凯江泓谈旭东
- 关键词:X线诊断计算机韧带钙化
- 双能量减影标准胸片和软组织像及MSCT对肺转移癌检出率的比较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比较DDR双能量减影标准胸片与软组织像及多层螺旋CT对转移性肺癌的检出率.材料和方法:对肿瘤患者胸片怀疑肺转移的行胸部DDR-DE和MSCT检查,随访时间为1.5~2年.结果:126例怀疑转移性肺癌患者,标准胸片检出90例,检出率为71.43%;软组织像胸片检出114例,其中58例为孤立性,56例为多发性,检出率为90.48%;DE两种胸片对肺内病变的检出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8例孤立性病变,行胸部MSCT扫描,结果为36例多发性(胸片为纵隔重叠及心影遮挡),20例孤立性(随访2~8个月后为多发性),2例未见病变(随访期内未见异常,考虑为纹理聚集所致).12例软组织像阴性患者MSCT检查,2例为多发性(胸片为心影后),10例未见病变(随访期内未见异常).软组织像和MSCT扫描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对肺部小结节的特异性诊断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转移性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减低了标准胸片的漏诊、误诊.
- 杨凯江泓谈旭东吴捷汪洋岳建国
- 关键词:转移性肺癌双能量减影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 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估X线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表现为缓慢加重的腰骶部及双髋部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者68例,进行脊柱正侧位或加摄斜位X线片。其中,6例临床怀疑骶髂并节病变者又经CT检查。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为28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40例。怀疑骶髂关节病变6例,轻度骶髂关节炎34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0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68例中59例HLA-B27抗原阳性。结论X线正位加左、右斜位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是左、右斜位更有利于观察骶髂关节病变。对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T优于X线平片。
- 江泓谈旭东杨凯吴捷陈林
- 关键词:骶髂关节脊柱炎强直性放射摄影术